禪的智慧--推敲無門關:第12則 巖喚主人

禪的智慧--推敲無門關:第12則 巖喚主人

序:

《無門關》是宋代高僧無門慧開從歷代禪宗祖師的傳記中選出48個公案編撰而成,用來作為門人修行的教材,並獻給當時的皇帝宋理宗參悟。禪宗公案是對僧人參禪悟道過程的瞬間記錄,篇幅短小,濃縮佛教義理精髓,但是令人費解。對公案的參習是僧人提高修為的輔助手段,但並非必需,多數情況下是作為僧人印證自我修為的參照物。在公案面前,修行人的修為水平無所遁跡。不過,從古到今還是有層出不窮的人解讀公案,目的我想還是為了驗證自己所學,並與同道交流,以期得到提高。似也應了佛教追求“無所得”的理趣吧。在此謹對無門關的公案做個推敲,以驗證所學,並回向給同道中人。

原文:

第12則巖喚主人

瑞巖彥和尚,每日自喚:“主人公!”復自應:“諾!”乃雲:“惺惺著!”“諾!”“他時異日,莫受人瞞!”“諾!諾!”

無門曰:瑞巖老子自買自賣,弄出許多神頭鬼面。何故聻?一個喚底,一個應底;一個惺惺底,一個不受人瞞底。認著依前還不是!若也效他,總是野狐見解。

頌曰: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痴人喚作本來人。

推敲:

這段公案是教人認清我們體內有兩個“我”。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叫自心,佛性,如如,佛經中約有50幾種不同的叫法,王陽明把它叫“真己”,實際上王陽明所說的良知,也是這個東西。各大宗教最後的落腳點,都是這個東西,只是叫法不一樣,道教叫它“元神”。人體內的另一個“我”,就是我們的意識,能思考、想象、判斷的,道教叫它“識神”。人睡著以後,識神就休息了,但是元神或叫自心並沒有休息,它一直醒著。只是由於人的私慾雜念的矇蔽,它可能失去覺察,就像太陽被雲遮住了光,雲底下就暗了。

瑞巖和尚的做法就是讓這兩個“我”對話,以保證它們都清醒著。北宋時期的二程也強調“常惺惺”。還有孔門大儒們強調的“吾日三省吾身”、“戒懼恐慎”、“慎獨”、“靜時涵養,動時省察”等等,都是為了養這個“性”。目的就是不斷提醒心不放逸,常駐在“真我”上,是謂修心養性。

無門和尚說,不要把前面那個喚的“我”當作“真我”,要關注後面應答的這個“我”,否則見解不真,似是而非,成了野狐禪。他寫頌總結說:人在生死輪轉中不得解脫,就是因為把“識神”當作了真我自性,跟著自己的思維、情緒、感受跑,而矇蔽了真正的主人:自性。自性如果始終保持清醒,人就不會失控,能做自己的主。

舉個例子:老一輩的武術高手,很多人在睡著的情況下如果有人進入他的房間他能馬上醒來。這就是自性光明的體現。他的識神休息了,但是他的元神明明瞭了地觀察著周圍的環境,包括看到自己在睡覺,聽到自己在打鼾。這聽起來不可思議,實際上人人都能開發出來,是人本來具有的功能。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罷了。中國傳統的儒、釋、道、中醫、武術等身心文化體系都有針對此功能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