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最好的父母》:“自性實現”是父母的必修課

《什麼是最好的父母》:“自性實現”是父母的必修課

最近幾年,作為父母,應該都能發現育兒已經內卷的不像樣了。無論是各類平臺、短影片,還是育兒書籍、文章,雞娃都是核心話題。

今天要孩子從0歲開始學英語,否則容易錯過關鍵期;明天要求孩子儘早開始擁有數學思維。還有跳舞、畫畫、游泳、鋼琴……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都個個優秀的不得了,父母內心的焦慮可想而知。

換個角度去想,為什麼別人的父母會教出這麼優秀的孩子,我就不行?

這個問題,想必很多爸爸媽媽們都希望找到一個正確的答案。

在《什麼是最好的父母》中,日本作家河合隼雄採用問答的形式,透過48個問題,告訴你“自性實現”是父母育兒路上的必修課。

《什麼是最好的父母》:“自性實現”是父母的必修課

所謂“自性實現”,不等同於“自我實現”。自我實現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實現,比如升職加薪、孩子考出好成績、獲得權力地位等,這些都是社會普遍認可、驅使你去做的事。

而“自性實現”則是一種無意識狀態下做的事,也就意味著你要把心靈與身體都投入進去。這也是父母的必修課。

那麼,怎麼才能做到“自性實現”呢?在我看來,至少有以下3個方面。

一、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作為父母來說,肯定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世界最棒、最可愛、最聰明的。比如孩子剛剛出生時,孩子開口說爸爸媽媽時,孩子會爬、會站、會走路時……

這些時刻,對於每個爸爸媽媽,都是最幸福、最難忘的時刻。然而,隨著孩子慢慢成長,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

當你要求他好好坐著吃飯時,他可能會上躥下跳;當你告訴他不要亂動桌上的東西時,他可能就會固執地伸出小手去摸;當他看到想要的玩具你卻不同意買時,他可能會原地耍賴。

乃至慢慢長大,他的學習成績可能不盡如意,可能人際關係也不是很好,甚至沾染一些在你看來很不好的壞習慣。

這個時候,父母很容易陷入一種焦慮、煩躁的情緒中。最常見的就是斥責孩子,甚至是打罵孩子。要麼就是無休止地說教,如同孫悟空身邊的唐僧一般。

孩子是什麼感受呢?要麼是與父母對峙,要麼就沉默不語。特別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總會有那麼點叛逆,更不會那麼順從父母的說教。

所以,父母怎樣做才正確呢?

接納孩子的一切,包括他的不完美。

在書中,作者提到,“成為父母之後,很容易以為孩子的成長會像直線一樣,永遠處於上升趨勢。一想到接下來會怎麼樣的時候,總認為只會比以前更進步。可實際上,孩子的成長是呈“之”字形的,往下走走又上去,往上走走又下去,不會永遠是一個趨勢。”

我們要理解孩子成長的規律,要淡定地看待這樣的“曲折”。這樣才不會讓孩子感受到異樣的眼光,父母也不會陷入無盡的焦慮中。

認同孩子是個普通人,並放下內心的焦慮,這對父母來說是個考驗,卻也是最安心的一條路。

《什麼是最好的父母》:“自性實現”是父母的必修課

二、把孩子看成獨立的個人

父母生下孩子,並慢慢將他撫養成人。這個過程,只要是為人父母,都懂得其中的艱辛。更不用說等孩子工作、結婚、生子後,也仍然有操不完的心。

正是因為這樣的艱辛,讓大多數父母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是我的,當然由我決定他的未來”。

於是,在自己的期待中,孩子學習繪畫、鋼琴,孩子必須每天天早早睡覺,孩子必須成績名列前茅,孩子必須業餘時間到老師家補課……

所有的一切,在父母眼中,都是孩子未來幸福的保障,是家長為了孩子幸福所做的舉動。

然而,孩子真的能從這些舉動中感受到幸福嗎?

你可能會反駁:孩子還那麼小,他們還不懂事,難道任由他們自己選擇嗎?

的確,有些選擇,需要父母的協助。但是,反過來想,真實的生活中,父母僅僅是協助嗎,還是說一手主導?是能夠給孩子一些選擇權,還是幾乎掌控了孩子的方方面面?

我相信,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後者。

當然,父母為孩子好的初衷毋庸置疑。但這種初衷,有點“一廂情願”。

作者在書中提到,孩子的幸福,是由他們自己去創造和構築的。有些父母並不以孩子的幸福為中心,認為只有把孩子放在他們以為的“幸福的狀態”裡才能安心,但這不過是自以為是罷了。真正的幸福,是讓孩子“活出自己的人生”。

牢記一點:孩子並不是我們的附屬品,他們也是一個獨立的個人。

《什麼是最好的父母》:“自性實現”是父母的必修課

三、讓孩子在看不見的地方成長

孩子在父母的蔭庇下成長,父母是孩子強大的後盾和溫馨的港灣。然而,這個蔭庇不應該是無處不在,而是要適當放手,讓自己學著自己摸索。

如果可以,父母當然想包辦孩子的一切,從幼兒到進入學校,再到社會、工作、結婚、生子。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催婚的父母。

但是,孩子也不可能在父母一輩子的蔭庇下長大。

當孩子進入校園,他們會接觸到新的環境,有老師,有同學。

當孩子進入社會,也會重新發展新的關係,同事之間、上下級,甚至是生活中的朋友圈。

這些地方,父母很難全方位無死角地介入。

但往往是在這些新的環境,孩子可能會有所成就,也有可能遭受失敗。這個時候,他們需要學會如何面對榮與辱,學會正確地處理和他人的關係,學會適應新的環境。

《什麼是最好的父母》:“自性實現”是父母的必修課

這就是所謂孩子在“父母看不見的地方”成長。

所以,作為父母,一方面要相信孩子,相信他們能在“蔭庇”之外的地方成長;另一方面,當孩子遇見困難、尋求幫助的時候,也要給予家的溫暖。

養育孩子並沒有所謂的終點,“自性實現”也是如此。這是一個始終在路上的過程,是一個需要父母不斷思考、調整、契合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