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南海核輻射指標升高,疑似核潛艇洩漏?

突發!南海核輻射指標升高,疑似核潛艇洩漏?

突發!南海核輻射指標升高,疑似核潛艇洩漏?

近日,國內一些自媒體編譯了外媒報道的一則內容為“菲律賓科學家新發現南海核輻射指標異常升高”的新聞。在感受外媒的反華惡意之餘,大家紛紛揣測:是不是近期美軍的核動力航母/核潛艇又在南海違法排汙了?還是日本福島核電站排放輻射廢水導致的後果?

突發!南海核輻射指標升高,疑似核潛艇洩漏?

圖:國內自媒體的部分報道截圖

其實,這並不是什麼“新聞事件”,而是2016年11月發表於全球最大學術期刊出版商——荷蘭Elsevier出版集團《環境放射性雜誌》的一篇論文《來自北半球(菲律賓)的珊瑚礁中碘-129核活動的歷史記錄》(Historical record of nuclear activities from 129I in corals from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Philippines))。菲律賓科學技術部(DOST)核研究所(PNRI)的年輕研究員Angel T。 BautistaVII(論文的相關作者之一)在日本東京大學核工程與管理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從事了這項研究。

突發!南海核輻射指標升高,疑似核潛艇洩漏?

圖:荷蘭Elsevier出版集團的ScienceDirect全文資料庫上,該論文的封面截圖

2020年11月底,在越南主持的東南亞核監管機構影片會議上,PNRI主任卡洛·阿奇利亞(Carlo Arcilla)博士向各國代表提到了此論文的內容。12月7日,他在一場影片新聞釋出會上提及了此事。次日,菲律賓各大媒體對阿奇利亞博士的發言斷章取義後,當作特別新聞進行大肆炒作,並暗示此事與“核動力船隻”、甚至中國在南海的軍事活動有關。

突發!南海核輻射指標升高,疑似核潛艇洩漏?

圖:菲律賓各大媒體報道此事時,刻意配上了中國南沙島礁的航拍照片,給讀者以強烈的暗示

其實,只要細看論文《來自北半球菲律賓的珊瑚礁中核活動的歷史記錄》,就會發現其內容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Angel T。 AutistaVII等人在日本的東京大學,利用加速器質譜(AMS)和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分析了從菲律賓呂宋島東海岸的旅遊勝地Baler(太平洋的菲律賓海一側)和西海岸的Parola(在馬尼拉灣沿岸,南海一側)採集的珊瑚樣品中存在的一種碘同位素——碘-129。

這是一種像銫-137那樣的核裂變產物,主要是透過核試驗、核燃料後處理(對反應堆輻照過(即燃燒過)的核燃料所進行的化學處理,其目的是從中除去裂變產物,回收未用盡的和新生成的核燃料物質)以及核事故等人類核活動釋放到環境中。

區別在於,銫-137的放射性較強,其半衰期只有30年,對人體危害較大;而碘-129是一種長壽命的裂變產物,半衰期長達1570萬年(並非某些媒體說的只有幾天時間),可被視為穩定的同位素,輻射危害極小。

碘-129因與核活動主要釋放的碘-131(半衰期僅為8。02天)來源相似、性質相同,可用來重建核活動釋放的碘-131水平,評價核活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輻射影響。同時因為碘具有高水溶性、遷移性和親生物性,碘-129也是一種獨特的環境示蹤劑,可以用來示蹤放射性汙染物及其他性質相似汙染物的環境擴散和行為。

突發!南海核輻射指標升高,疑似核潛艇洩漏?

菲律賓呂宋島東西海岸的兩個監測點Baler和Parola

研究團隊分析了數十年來,兩個監測點採集的珊瑚樣品中,碘-129/碘-127(碘的穩定同位素)的比值。

研究資料顯示,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初,由於美蘇等強國大量進行大氣層和水下核武器試驗,大氣環流和洋流導致當地珊瑚的碘-129比例急劇上升(太平洋一側的升高狀況滯後於南海一側9~11年),至1962年達到峰值。

1963年8月,美、蘇、英三國簽署了《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限制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試驗,核試驗轉入地下(1969年9月23日中國第一次平洞地下核試驗成功)。此後,碘-129比例急劇下降。

但隨著核工業發展,核燃料後處理過程(1977~1996年主要為大氣排放,之後主要為海水排放)和1986年蘇聯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仍導致碘-129比例逐步回升。1986年以後,西海岸Parola站點的碘-129/碘-127比值傾向於一直保持高位,甚至長期超過1962年的峰值;而東海岸Baler站點的該比值在1996年後,傾向於有所降低。研究團隊承認,目前尚無法確定這種影響的來源。

突發!南海核輻射指標升高,疑似核潛艇洩漏?

論文中,菲律賓的兩個取樣站點、以及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復活節島的碘-129/碘-127比值隨年代的變化情況(單位為萬億分之一)

在電話採訪中,Angel T。 AutistaVII對菲律賓媒體表示,碘-129比例的上升有著漫長的歷史,與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沒有關聯,它是自然富集或是其它來源所造成的,具體尚待確定。而從其論文內容來看,文中的資料只分析到21世紀初的頭幾年,顯然與近年的南海局勢更加毫無瓜葛。

阿奇利亞博士召開的影片新聞釋出會是菲律賓科技部慶祝“原子能周”的例行活動,本意並非炒作南海局勢,而是藉此“展示政績”:他同時宣佈,根據歐洲委員會(EC)的東南亞核安全合作工具計劃,菲律賓將獲得10個伽馬輻射劑量率監測站的裝置,並將派人接受培訓以操作這些裝置,這些監測站大部分將設立於南海沿岸。

越南原子能研究所專家阮浩光(Nguyen Hao Quang)對越南科技部下屬的TiaSang網站表示:這是菲律賓科學家努力記錄碘-129隨時間變化的努力。但是,是否能將其視為該地區人類核活動的結果仍然沒有定論,需要更多的證據。越南的11個放射性監測站點和警報網路目前正在持續執行,記錄的資訊全部被直接實時傳輸到越南原子能研究所(VinAtom)進行儲存和處理。在此過程中,我們尚未發現任何異常情況。

突發!南海核輻射指標升高,疑似核潛艇洩漏?

圖:1961年10月30日,蘇聯進行人類歷史上最大當量的核武器試驗——5000萬噸級的AN602“大伊萬”氫彈

而在今年,我國科學家們也進行了類似的研究。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加速器質譜中心環境放射性課題組利用高靈敏度的加速器質譜分析技術,配合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分析(與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手段相同),研究了我國兩種時間序列載體(青海雲杉樹輪和東海陸緣海沉積物)中的碘-129及其穩定同位素碘-127的含量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透過分析樹輪樣品,獲得了青藏高原東北部邊緣過去55年間大氣中碘-129和碘-127的時間變化曲線,結果顯示青海雲杉樹輪是一種可以靈敏地記錄區域大氣碘含量變化的可靠載體。研究還重建了區域放射性沉降歷史、追溯了該區環境放射性物質的來源及傳輸過程。

除全球大氣核武器試驗沉降來源外,我國羅布泊大氣核武器試驗產生的放射性煙雲也可隨對流層西北風直接到達研究區,是該區域放射性的另一個來源,但該區域環境放射性總體水平仍然處於全球環境輻射本底範圍。

西歐主要核燃料後處理廠(論文中分析了英國的塞拉菲爾德、法國的阿格角和馬庫勒核廢料再處理廠)的釋放是目前大氣中碘-129的主要來源,透過中緯度西風環流將其傳輸至該域,並儲存在樹輪中。

突發!南海核輻射指標升高,疑似核潛艇洩漏?

圖:青藏高原東北緣2個青海雲杉樹輪中碘-129/碘-127比值的時間變化與對應的核事件。

該研究還首次調查了我國東海陸緣海沉積物中碘-129的水平及其隨時間的變化,沒有發現明顯的區域汙染來源,表明我國東部沿海核電站(作者注:以及核潛艇)沒有明顯的海洋放射性碘排放。

碘-129的時間變化特徵表明,西歐主要核燃料後處理廠的排放,透過西風環流和東亞冬季風的共同作用在我國北方廣泛沉降,經過雨水沖刷、入海河流、洋流轉移是其近年來海洋沉積物中碘-129的主要來源。

羅布泊核試驗的放射性物質也可透過上述方式儲存在沉積物中,但是其水平遠不及現今核燃料後處理廠的釋放。該研究為汙染物在海陸間的傳輸擴散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突發!南海核輻射指標升高,疑似核潛艇洩漏?

圖:中國東海陸緣海沉積物中碘-129/碘-127比值的時間變化與膠州灣沉積物中碘-129/碘-127比值、全球大氣核武器試驗、羅布泊核試驗、西歐核燃料後處理廠排量的時間曲線對比圖

綜上所述,歷史上的人類核試驗對中國周邊水域的碘-129比例的影響,目前已經基本消除;南海周邊地區也從未發生過陸地核反應堆或核動力艦船的洩漏事故。幾十年來,碘-129比例的回升原因是西歐的核燃料後處理廠排放微量放射性物質。

1996年後,由於核燃料後處理廠的排放方式發生變化,碘-129更依賴於隨洋流轉移,導致其在靠近亞歐大陸的南海一側的比例,相對較太平洋一側略高。但是,南海及其周邊地區的環境放射性總體水平是完全正常的,不會危害人類的健康。

科學研究是長期的嚴肅工作,部分不負責任的外國媒體受到反華勢力指使,聽風就是雨,危言聳聽地含沙射影,藉機炒作中國威脅論,企圖攪亂南海的安寧,是極度缺乏職業道德的。(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