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義他是最大的功臣,被推選為副總統卻無實權,此人壓他一頭

武昌起義他是最大的功臣,被推選為副總統卻無實權,此人壓他一頭

將近一個世紀前,華夏大地依然處於清政府的統治當中,人民的生活水深火熱。之前孫中山密謀已久掀起的黃花崗起義被清政府成功鎮壓。這讓一心革命的孫中山深受打擊。經此一戰,孫中山被逼到國外,國民革命熱情消退了下來。

在後來的辛亥年的武昌起義中,革命軍的陣勢相比於廣州起義,強了不只是一點半點。革命軍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佔領了武昌等大城市,並向北逼近。起義軍能夠如此迅速地發展壯大併成功形成一股強大勢力,靠的不是孫中山,也不是黃興。更多靠的是一位曾經的清軍軍官——黎元洪。

武昌起義他是最大的功臣,被推選為副總統卻無實權,此人壓他一頭

黎元洪是什麼來頭?黎元洪曾經是新軍南部軍隊總帥張之洞手下最得力的將軍。武昌起義爆發後,他為了保命,躲在了武昌城內。在被革命軍揪出來之後,由於革命軍內部沒人可以真正很好地統領全軍。加上黎元洪的名望夠大,革命軍得到他後能夠迅速拉攏部分倒向於他的軍官士兵,從而擴大自己的勢力。抓住黎元洪後,革命軍開始威脅他要作為革命軍的頭牌,以便後續的起義。作為一個想成大事的人,黎元洪想到了全國各地的群眾都想鬧革命,加上自己已經被逼到如此田地。從了革命軍還能當領袖。於是,黎元洪放下了自己心中的尊嚴,轉而開始率領革命軍。辛亥革命結束後,他還當上了副總統。

武昌起義他是最大的功臣,被推選為副總統卻無實權,此人壓他一頭

武昌起義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流血戰鬥場景。尤其是黎元洪當了領袖之後,他為官多年自然知道如何拉攏人心。於是,不少的清政府官兵都向革命軍妥協甚至是直接投靠了革命軍。。武昌起義之後,孫中山火速回國,全國各地都開始鬧起了革命。除了後來袁世凱武裝鎮壓革命軍以及山西那邊閻錫山鬧獨立的衝突以外,和很多暴力的起義不一樣,很多省的高官聽到武昌淪陷,中華民國人民政府成立後,紛紛剪下辮子,宣佈獨立。

武昌起義他是最大的功臣,被推選為副總統卻無實權,此人壓他一頭

如果就這樣擺出事實看的話,似乎革命軍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然而,當時最強大的軍隊是並不是革命軍,而是隸屬於清政府的袁世凱的軍隊。起義軍遇到袁世凱後,也迅速落了下風,吃了很大的虧。不過袁世凱畢竟不是李鴻章,他一心想要爬到更高的位置。作為一代梟雄的他盯準了孫中山的位置死咬不放。他不斷打壓起義軍,同時不斷用自己的兵權威逼清政府。後來孫中山為了百姓以及自己的夙願,答應了把辛亥革命的功勞歸給袁世凱。也就是說,縱觀整個辛亥革命,清王朝是不攻自破的。京城沒有發生任何的流血戰爭。孫中山的目的達到了,但是革命卻是失敗的。

武昌起義他是最大的功臣,被推選為副總統卻無實權,此人壓他一頭

既然軍閥們沒有動用武力,清政府就垮臺了。這足以說明,當時人民已經不想處於這個腐朽的王朝的統治下了。可以這麼說,推翻清政府是必然的歷史選擇。然後碰巧曆史選擇了袁世凱來終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