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中,喬峰明明成功阻止了耶律洪基,為什麼還要自盡?

喬峰在雁門關自殺,不是他人生的第一次自殺。

當初為了救阿朱,他在聚賢莊已經自殺過一次,幸好他爹蕭遠山窺伺在旁,將其救下。

聚賢莊上有很多好手不假,比如少林玄字輩高僧,精通七十二絕技,可是卻沒有能與喬峰匹敵的高手,就算那幫烏合之眾一哄而上,喬峰不說把他們殺得乾乾淨淨,也能全身而退。

然而喬峰武功絕頂,在聚賢莊卻屢遭兇險,身被數創,差點被那幫烏合之眾亂刀砍死,都是因為他已經破罐子破摔,就好像一燈大師得知他的皇妃瑛姑喜歡上了周伯通,生了周伯通的孩子,感染了風寒,不運用內功抵抗,一代宗師差點殞命。

《天龍八部》中,喬峰明明成功阻止了耶律洪基,為什麼還要自盡?

喬峰在聚賢莊自暴自棄,跟在雁門關自殺是一樣,就是陷入了身份定位的問題。

說直白點,喬峰不知道自己是契丹人還是漢人。

當初,丐幫大會,喬峰一出來,那是何等的英雄氣概,為四大長老兩肋插刀,平定丐幫內部叛亂猶如等閒,在場的英雄好漢哪個不服哪個不嘆?皆因此時喬峰認定自己是個漢人,沒有身份認同和身份定位的問題,因此他的全副精力都在江湖事務上。

然而,等到徐長老和馬伕人合謀揭穿了喬峰的出身,讓江湖上都知道天下第一大幫的幫主、名震天下的北喬峰不是漢人而是契丹人,喬峰立刻陷入身份焦慮,變得萎靡不振,再也沒有那種俾睨天下的英雄氣概了。

為了查實自己的身份,喬峰夜闖少林,然後發現自己的授業恩師玄苦大師被人一掌震死,自己的養父養母喬三槐夫婦被人殺害,而矛頭又指向了自己,這進一步加深了他的身份焦慮問題,他變得更加萎靡不振,自暴自棄,甚至為了阿朱這麼一個毫不相干的女子,跑到聚賢莊,差點丟掉性命。

《天龍八部》中,喬峰明明成功阻止了耶律洪基,為什麼還要自盡?

這一切的一切,都證明,喬峰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誰了。

因此,他喪失了生活的目標,喪失了活下來的理由。要是當時有抑啊鬱這種病,喬峰可能就得了。

直到喬峰到了雁門關,看到他父親用雙手留在巨石上的臨終遺言,喬峰才確認了自己是契丹人的身份,接受了自己是契丹人。既然他對自己的身份問題不再疑慮,不再焦慮,那麼他又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和目標,那就是為父母報仇雪恨,查詢帶頭大哥的真實身份。

因此,在查詢帶頭大哥的過程中,喬峰還能談個戀愛,如果是一個有身份焦慮問題的人,活都嫌累,更別說談戀愛了。

喬峰接受了自己是契丹人的身份,他也就很自信的自稱蕭峰,這才有了少林寺前大戰老魔小丑,大呼誰說降龍十八掌不是天下第一這種勇氣和怒吼。心中無掛礙,喬峰變得自信了,對生活的充滿了期望,他的英雄氣概又回來了,他可以在天下英雄面前大膽地承擔下父親蕭遠山犯下的過錯,追慕容博的時候,那是鉚足了勁,一掌打得慕容博雙臂發麻,低呼契丹小狗果然厲害。

也因此,蕭峰坦然接受耶律洪基的邀請,做了遼國的南院大王,雖然他不喜歡打仗,也不懂打仗,但這是他接受自己是契丹人身份最好的象徵。

《天龍八部》中,喬峰明明成功阻止了耶律洪基,為什麼還要自盡?

可是,在最後,喬峰又一次遇到了身份認同問題,再一次面對身份焦慮。

當時耶律洪基要攻宋,蕭峰不從,因為他畢竟是被宋人養大的,他也不希望兩國再交兵,導致邊關百姓無辜受累。於是耶律洪基用計軟禁蕭峰後,自己去打。

當時得知這個訊息的蕭峰是什麼心態?

金庸的旁白說:

“他早將一己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既困於籠中,無計可以脫身,也就沒放在心上。他雖不願督軍南征,卻也不是以天下之憂而憂的仁人志士,想到耶律洪基既已發兵,大劫無可挽回,除了長嘆一聲、痛飲十碗之外,也就不去多想了。”

你看,此時蕭峰並不像郭靖那樣,城在人在,城亡人亡,蕭峰沒郭靖那麼偉大,不是那種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仁人志士,自己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也就任之成行了。如果換成郭靖,他肯定千方百計要逃出牢籠,騎上小紅馬,趕赴雁門關,或報信,或參與守城了。蕭峰做不到,也不會為了阻止這場戰爭拼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後來蕭峰被救,面對援救他的南朝好漢,大理好漢,靈鷲宮好漢,與契丹軍隊的相互拼殺,殺得那叫一個頭崩腦裂,粉身碎骨,蕭峰又一次陷入了身份認同和身份焦慮。

一邊是自己的好兄弟好朋友,另一邊是自己的同胞,都不該死,卻為了自己拼得你死我活,自己幫哪邊都不是。這種身份焦慮一直伴隨著蕭峰被營救逃跑的整個過程,一直到他們逃到雁門關。

《天龍八部》中,喬峰明明成功阻止了耶律洪基,為什麼還要自盡?

蕭峰雖然不是郭靖那種捨身取義的英雄好漢,但是,就像掃地僧說的,他也是以天下蒼生為念,宅心仁厚的人,他不想戰事再起,惹得百姓遭殃,於是阻止了耶律洪基南攻的計劃。耶律洪基被虛竹段譽擒住,身家性命要緊,只得答應。到此,本來事情已經完了,蕭峰也沒有死的理由。

可是,耶律洪基老謀深算,洞察人性,深恨蕭峰讓自己遭受屈辱,於是在指揮大軍撤離時,說了一句導致蕭峰自殺的話:

“耶律洪基回過頭來,只見蕭峰仍是一動不動地站在當地。耶律洪基冷笑一聲,朗聲道:“蕭大王,你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祿,指日可待。””

蕭峰在逃跑過程中本來已經陷入身份認同的迷思不可自拔,耶律洪基這句話進一步加深了蕭峰的身份焦慮,導致蕭峰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做得對還是不對,自己是個契丹人,應該為契丹人謀福利,可宋朝漢人將自己撫養長大,自己也應該感恩戴德,耶律洪基的這句話,使他想不明白蕭峰到底胳膊肘該往哪拐,蕭峰到底是誰,蕭峰到底該怎麼做,蕭峰活不明白了,心裡畢竟日日受到煎熬,就像自己親手打死了自己深愛的阿朱一樣,蕭峰活一天那是心痛二十四小時,還不如一了百了的乾淨。

《天龍八部》中,喬峰明明成功阻止了耶律洪基,為什麼還要自盡?

這種事,很多大英雄大豪傑都遇到過。

例如郭靖,曾經陷入該不該學武功的迷思中,學了武功就會殺人,殺人不能保證不殺一個無辜之人,因此差點自廢武功,幸虧當時丘處機在場,阻止了他,後來又遇到樑子翁這個假禿子,幾句話將郭靖再次引入迷思,差點自殺,幸虧此時洪七公現身,自稱自己一生之中殺了二百多個人,卻沒錯殺一個無辜好人,殺的都是罪大惡極之徒,郭靖終於領會,武功本身沒有對錯,關鍵在於身具武功的人怎麼利用自己的武功,江湖俠士學了武功,可以行俠仗義,揚善除惡,江湖敗類學了武功,卻作奸犯科,欺凌弱小,這一切都是人性在起決定性作用。

郭靖有愛護他的丘處機和洪七公指點迷津,蕭峰呢?第一次自殺,有他爹救,第二次,卻沒人救了。虛竹和段譽江湖經驗太淺,狗屁不懂,導致蕭峰自殺他們沒能來得及阻止。

《天龍八部》中,喬峰明明成功阻止了耶律洪基,為什麼還要自盡?

總之,蕭峰自殺,不是因為什麼捨生取義,也不是因為什麼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純粹是他自己的身份認同問題,是他自己想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