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簡單的遊戲,幫孩子趕走噩夢裡的妖怪

今天早上碰到鄰居送孩子上幼兒園,孩子迷迷糊糊的,眼睛都睜不開。鄰居說,昨晚孩子做噩夢,半夜哭醒了,說妖怪把他吃到肚子裡去了,安撫了好久才再次入睡。

我問孩子妖怪是什麼樣的,他一下子來了精神,邊比劃動作邊說:妖怪眼睛發光、牙齒很長、爪子特別鋒利,會吃小朋友,然後露出害怕的表情。我告訴他那只是噩夢,我們現實中沒有妖怪,他不相信,說今天晚上妖怪還會來我們家的。

一個簡單的遊戲,幫孩子趕走噩夢裡的妖怪

孩子的反應逗笑了我們。

做噩夢是很正常的事,大人小孩都會做噩夢,區別是大人做噩夢不會受太大影響,醒來就可能忘掉了。

孩子做噩夢不一樣,他們區分不了現實和夢境的具體差別,容易把兩者混同,在現實中接觸到一些讓人害怕的影像、圖片等,出現在夢中,等於是在他心中反覆種植記憶,而他們會把這個印象遷移到現實中,認為這種恐怖形象是現實中存在的。

其實,孩子分不清夢境和現實的邊界不要緊,我們只要幫助孩子把噩夢裡的妖怪趕走就可以了。趕走這隻妖怪很簡單:讓孩子拿上一個“武器”,假設和孩子一起重新回到夢裡,然後妖怪出現了,你帶著孩子一起揮動道具武器把妖怪打跑就可以。就像是利用月光寶盒回到過去,讓孩子體驗這一次你不是被妖怪吃了,而是打跑了妖怪。

一個簡單的遊戲,幫孩子趕走噩夢裡的妖怪

這裡藉助的是心理學上的一個概念——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效應:又名偽藥效應,主要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疾病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

一、什麼是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效應是1955年由美國麻醉學專家畢闕博士(Henry K。 Beecher)提出來的,也可以理解為“非特定效應” 或受試者期望效應。

從心理學來說,安慰劑效應是指因病人自身對治療動作的積極期望,而對病情產生減輕或好轉影響的心理現象。它其實是一種潛意識的自我暗示。

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

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從心理機制上講,它是一種被主觀意願肯定的假設,不一定有根據,但由於主觀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趨向於這項內容。

我們歷史上著名的“望梅止渴”典故,就利用了暗示。曹操帶領的軍隊在炎熱的七八月已經飢渴到無力再往前走,大家都想找口水喝。曹操非常心急,這種狀態就算到達目的地戰鬥力也很弱,必須給士兵們補充體力。但嚮導說最近的水源在山谷的另一邊,還有不短的路程。曹操想出了好辦法,高興地轉過馬頭對士兵說:“諸位將士,前邊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紅紅的,肯定很好吃,我們加快腳步,過了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聽了果然大為振奮,大步往前趕。

一個簡單的遊戲,幫孩子趕走噩夢裡的妖怪

曹操利用的就是安慰劑效應,前方並沒有梅林,但他描述的梅林景象讓士兵們產生了自我暗示——趕過去就能吃到紅紅的梅子,因為這種積極的期望而瞬間覺得渾身充滿了力氣。

二、安慰劑效應為什麼能幫助孩子趕走妖怪?

在孩子做噩夢這個問題上,老一輩很早就掌握了安慰劑效應的用法。比如孩子夢到妖怪,老一輩一般會一隻手用力打另一隻手,打得很響,假裝打了妖怪,然後說:“哪個妖怪吃我寶寶,打死你!”孩子看到老人打了妖怪,一般就會停止或減輕哭泣。

只是這種做法在現代看來有點治標不治本——因為孩子下次再夢到妖怪還會害怕,他只能依賴大人打妖怪。正確的做法就是帶著孩子一起打妖怪,讓孩子覺得自己掌握了打妖怪的能力,他會更加有安全感。

在偶像劇《就想賴著你》中有一個ELLA幫助小男孩打走噩夢中妖怪的鏡頭讓我印象深刻:三四歲的小男孩半夜做噩夢大哭不止,說夢到了惡魔鬼,長著尖尖的牙齒,好恐怖。ELLA飾演的保姆聽到哭聲立馬趕過來。最後她教給男孩一個辦法:拿起玩具寶劍當武器,唸咒語,把寶劍往前一砍,魔鬼就消失了。小男孩學到這個方法以後,心中的魔鬼被驅除,開心地笑了。

一個簡單的遊戲,幫孩子趕走噩夢裡的妖怪

日本心理精神學家岡田尊司說:

暗示能起到安全堡壘的作用,當安全堡壘在了,孩子就會感覺放鬆。

在這個劇情中,寶劍和咒語就是孩子的安全堡壘。孩子相信寶劍和唸咒語配合就能打跑妖怪,當他開始使用這兩樣“武器”,就產生了相應的自我暗示——妖怪一定會被我打跑。在這個自我暗示之下,對結果充滿積極的期待,安全感就隨之產生了。

但安慰劑效應並不是靈丹妙藥,需要根據情況合理運用。如果孩子經常做噩夢,情節很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可能是存在某一方面的身體或心理問題,還是需要儘早治療。

一個簡單的遊戲,幫孩子趕走噩夢裡的妖怪

三、安慰劑效應幫助孩子趕跑妖怪的前提:孩子深信父母會幫助他

安慰劑效應的運用是多樣的,為了趕走夢裡的妖怪,我們可以教孩子唸咒語,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遊戲,心理醫生是怎麼幫助自己孩子走出噩夢的呢?下面的這位心理學醫生的做法,比ELLA的辦法更加輕鬆有趣。

愛爾蘭心理專家德蒙特在兒子六歲時,也遭遇了兒子夢到妖魔鬼怪的情況。

兒子哭著說:“我在學校的操場上,突然,有一群妖怪在追著我跑。”德蒙特跟兒子說,我們可以玩個遊戲,你閉上眼睛,我們一起重新回到你的夢境裡。不過這次你要用你的神奇力量去制服他們。

聽起來特別好玩,好像在夢境裡自己還能施魔法,兒子躍躍欲試,問他是什麼樣的力量。

一個簡單的遊戲,幫孩子趕走噩夢裡的妖怪

德蒙特並沒有說是什麼,而是讓孩子更加輕鬆地去想象,你可以選擇把他們冰凍、把他們爆炸,或者把他們變成果凍……聽起來特別有趣。

兒子馬上閉上眼睛,父子兩人一起進入了兒子的夢境。兒子講述著夢境中的情景,就在妖怪在操場追著他跑的時候,他突然使出神奇的力量,把妖怪變成了果凍!孩子太開心了,說我剛剛手指一揮就把他們變成果凍了。

德蒙特並沒有馬上讓遊戲結束,而是接著問兒子:接下來怎麼辦?孩子說:“我要放狗吃掉他們。”於是,他把叔叔家的兩隻小狗派入夢境,讓小狗把果凍妖怪全都吃掉了。遊戲到這裡,他們兩個人因為一起幹掉了果凍妖怪而哈哈大笑,噩夢中的妖怪也就不再可怕了。

一個簡單的遊戲,幫孩子趕走噩夢裡的妖怪

利用神奇的力量打敗妖怪,或者拿起寶劍唸咒語趕妖怪,都是安慰劑效應的實際運用。被治療者因為相信大人能幫助他驅趕妖怪,所以在進行了這一系列的動作後,感覺獲得了期望的效果,趕走了心中的恐懼。

所以,在幫助孩子驅趕噩夢中的妖怪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孩子相信大人會幫助我趕走妖怪。如果沒有相信,安慰劑效應就不成立。

最後,希望所有的父母都和孩子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在愉悅的關係中,孩子才相信你會幫助他,真正的安全堡壘不是那把寶劍或魔法,而是你對他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