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真正含義是第二個皇帝?不,其實是小宗成大宗!

古代帝王去世後,一般都有廟號。人們熟悉的莫過於高祖、太祖和太宗。

通常人們的理解,太祖高祖這廟號,一般用於開國帝王。而太宗,一般是第二個帝王。

有人總結,廟號為“祖”的是有功,比如高祖太祖世祖這類,要麼有立國之功,要麼是立國前使得家族興旺的重要人物。

而能用“宗”作為廟號的,往往要求這位帝王必須有“德”。這裡的“德”,每一個廟號體現的內容都有些不同。

那麼作為最出名的廟號“太宗”的德,體現在哪?那就有些奧妙了。

實際上,“太宗”並不是王朝的第二個帝王專用。只是大部分的朝代,第二個皇帝的廟號很巧合的使用了這個“太”字而已。

比如,漢文帝劉恆,廟號是太宗。但他是漢朝第五個帝王。

朱棣也如此,他是明朝第三位帝王,廟號也是太宗(成祖是嘉靖給上的廟號)。不過,他登上皇位後並不承認朱允文是第二位帝王,還把朱允文時期的年號改成“洪武”,這表示朱棣是繼承朱元璋的帝位,符合宗法。

那麼“太宗”真正的含義是什麼呢?

這得從歷史上尋找答案。

一、歷史上的“太宗”,原本都不是繼承人,繼位方式都有些曲折

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太宗”,出現在商代初期,他就是商朝開國帝王商湯的孫子太甲。

儘管他是湯的嫡長孫,如果按照後來周代的宗法制,他應該是合法的繼承人。但商代繼承法是兄終弟及,無兄弟才傳給兒子,所以太甲一開始並不是繼承人。

實際上,他和劉恆一樣,是商代第五個帝王。

太甲的爺爺商湯沒有兄弟,而他父親太丁又在商湯之前去世,於是王位落在了太甲兩個叔叔身上,沒想到倆叔叔也是短命鬼。

按理說,這王位應該傳給兩個叔叔的後代才對,不過在我國古代著名政治家、商王朝開國元老伊尹的支援下,太甲得以繼位。

當然這期間也有伊尹把太甲流放了的著名歷史典故。

太甲去世後,廟號為“太宗”,這就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太宗。以他曾經被流放的經歷看,這“太宗”廟號,頗具意味。

“太宗”真正含義是第二個皇帝?不,其實是小宗成大宗!

自太甲起,歷朝歷代的太宗,基本上一開始都不是繼承人。

二、兩漢魏晉時期,太宗皇帝原本與皇位無緣

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原本皇位也輪不到他。因周勃等發動政變除掉呂氏集團,這才被立為皇帝。

“太宗”真正含義是第二個皇帝?不,其實是小宗成大宗!

三國時期吳國的太宗孫休,是孫權的第六個兒子。他是因為大臣發動政變,廢了孫亮後,才被擁立的。

晉太宗司馬昱,是司馬睿的小兒子。桓溫廢了他侄孫司馬奕,擁立他為帝。

三、南北朝時期眾多太宗,只有一個人是皇位繼承人

後趙的太宗石寇覓,是兒子給他追封的,他壓根沒當過皇帝,並且他也只是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的遠房堂兄弟。

前涼的太宗張茂,得以繼位,是因為他兄長被殺。等他去世後,還把君位讓給了侄子。等他侄孫繼位後,就給他上了廟號太宗。

其他如慕容衝、苻登、劉彧,都是自個發動政變上臺,廟號也為太宗。

南梁太宗蕭綱,是侯景發動叛亂推上去的傀儡。

只有拓跋嗣,這位北魏太宗既是長子又被立為太子。不過他登基也是靠著政變,殺了政敵上位的。

四、從唐代到清代,歷代太宗上臺不是政變就是戰爭

這段歷史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

最著名的唐太宗,玄武門之變歷史上赫赫有名,他是從大哥那兒奪取的繼承權。

“太宗”真正含義是第二個皇帝?不,其實是小宗成大宗!

趙光義,留下了斧影的傳聞,從兄長那裡繼承的帝位。

“太宗”真正含義是第二個皇帝?不,其實是小宗成大宗!

朱棣的靖難,也是明代歷史上的重要篇章。

“太宗”真正含義是第二個皇帝?不,其實是小宗成大宗!

皇太極,這位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清太宗,上位的時候也是充滿爾虞我詐,期間也有著政變的影子。他和代善等人的恩恩怨怨,那一時也說不完。

“太宗”真正含義是第二個皇帝?不,其實是小宗成大宗!

遼朝太宗,著名木乃伊耶律德光,是阿保機的次子。上位的時候同樣是壓過了大哥耶律倍,耶律倍甚至不得不逃亡。

或許只有窩闊臺上位時算是有遺囑,不過這過程一波三折,拖了兩年,中間不乏內部的戰爭。畢竟他只是儲君之一,不是長子也不是幼子,既不符合中原的嫡長子制度也不符合草原的幼子繼承製度。

五、“太宗”實際上指的是小宗成大宗

自周代以來,宗法制和嫡長子繼承製,一直是我國古代繼承製度的核心內容。但現實情況卻是有好多繼位方式並不遵從這一古老的傳統。

這其中的因素多種多樣,比如上面列舉的眾多太宗的即位方式,多少有些政變的因素。也有一些是家族的嫡系血脈斷絕而繼位的,比如南宋帝位最終回到趙匡胤的血脈上,比如嘉靖繼承堂兄的帝位,光緒入繼等。

但“太宗”一系的特別之處在於,這些帝王並不是入繼大宗,反而是取代了大宗,以便讓後代成為帝王世系。有一點抬高了自家在皇家裡的身份的意思,簡單說就是家主換人了,不是原來的一支掌控權力了。

或許,“太”字的奧妙就在於此,比大還多一點嘛!

從上文我們可以得知,這歷代“太宗”的上位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順。這種破壞了傳統的行為,多少令人有些詬病。

但好多太宗,卻都是能力出眾又強勢的君主。這等他們過世後,廟號的選擇,可就有點兒難辦。

他們有的有著堪比開國帝王的“功”,但從孝道的角度說,又不能在廟號上反應出壓過先輩的跡象。

這時候,只能放棄“功”的考慮,從“德”出發。這個“德”又不應該是一般的德,必須是一個讓後來繼位的帝王達不到的標準。即必須證明這位帝王的開拓地位。

而“太宗”最大的“德”,或許就是抬升了他這一支在皇族中的地位,他的後代必須承認他的這種功績。

畢竟繼承了大統但又不失身份嘛,比起袁紹或者光緒那種過繼出去的,實在是強多了。

總結:

自古以來,這名得正,言必須順。如果名不正,士大夫概資事階層們總會有一些春秋筆法。因為迫於權勢的關係,面對帝王的時候,掌控漫卡天下禮法解釋防秒但權的儒家還是得做一些變通。“太宗”就是變通的一種方式。

就廟號這事兒來看,深受儒家影響的學者和官僚,總得留一點玄乎的東西讓人們去猜測背後的歷史玄機。

首先,他們得承認這些帝王的功績。其次,他們又對太宗們上位頗有微詞,畢竟不是繼承人卻取得帝位,多少有些破壞儒家遵從的禮法。

那如何給人暗示呢?“太宗”就是最好的例子。這是個好廟號,但人們一琢磨這“太”字,比大還多一點,裡面一定有些不那麼光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