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真的在近代早期就領先世界了麼?

超越歷史故事表面,從宏觀的社會視野來討論事件發生的深層原因

更多文章盡在“啟蒙時代的餘孽”,喜歡就點個贊、加個關注吧!

從15世紀末期開始,歐洲進入了近代社會。

在近代早期,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變革發生在歐羅巴大陸上。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與哲學家們從古代的羅馬希臘文明之中汲取精神力量,他們發現,希羅文化講求的是人在現世的幸福與成長,而非基督教強調的來世生活,自此,在知識分子心中,人文主義取代了宗教虔誠;

西方真的在近代早期就領先世界了麼?

隨著通往亞洲的新航路的開闢,歐洲的軍事能力與資本源源不斷地投入到世界各地,商人與資本家們從海外貿易中獲得了無數利潤,成功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殖民地的發現更是重要,無限的原材料、人口與市場令西歐國家崛起;

西方真的在近代早期就領先世界了麼?

在歐洲的各個地區,被稱為“

原工業化

”的過程開始進行,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商人們花錢購買原材料後,將原材料交給村莊中處於農閒期的農民,以件計價,付給農民們工錢,令他們對原材料進行加工。之後,商人們把加工品收集起來進行售賣,以此盈利。這種形式是資本主義手工工場的雛形,是資本主義的萌芽形式。

西方真的在近代早期就領先世界了麼?

以上的諸多變化似乎暗示著一個事實:西方在近代的優越地位在近代早期就已經埋下了伏筆,資本主義與大工業生產的雛形在近代初期都可以尋找到。

這種說法誇大了近代早期西方的優勢,其實,如果我們對以上三個變遷進行細緻觀察的話,就會發現,

這些變遷並未造成永久的發展與優勢,近代早期歐洲的發展仍然是斷斷續續、時起時落的

,直到19世紀,西方的優勢才真正確立下來。

自15世紀文藝復興開始,“文藝復興”一詞實際上並不存在,直至19世紀,才在歷史學家雅各布·布克哈特的著作《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一書中出現。

在這之前,文藝復興只是被當成一個普通的文化繁榮時期,幾乎沒有學者認為文藝復興具有反對宗教、讚美人性、解放思想的豐功偉績。

即使在19世紀“文藝復興”的概念出現之後,學者們也通常認為復興的是古希臘羅馬的繪畫、雕塑、文學風格,而非希羅時期的政治、文化、社會思想。在20世紀20年代,對文藝復興的研究曾經經歷了一段“激進主義”時期,文藝復興被當作近代歐洲稱霸世界的起點,被賦予了太多的意義,

但60年代開始,史學界開始反對宏大敘事,對文藝復興的激進解釋就此結束。

西方真的在近代早期就領先世界了麼?

文藝復興

叢書編委會

中國史

免費閱讀

大航海時代時期,新航路的開闢確實讓商人獲利不少。

但是,在近代早期,歐洲商人在整個國際貿易體系之中並不佔優。

16世紀,西方的產品並不具備便宜、質量高等優勢,當歐洲商人們將商品運送到印度、東南亞與東亞地區後,他們驚訝地發現,自己根本拿不出足以令亞洲消費者滿意的商品,相反,中國的茶與瓷器、印度與東南亞的香料等奢侈品反而讓歐洲與美洲的白銀不斷外流到亞洲,大量白銀透過貿易進入東亞,甚至讓明朝的普遍貨幣變為白銀。歐洲商人僅僅能在印度洋與太平洋上擔任搬運工的角色:在亞洲內部的貿易中,負責將商品由一個地方運送到另一個地方,並從中賺取差價。

西方真的在近代早期就領先世界了麼?

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

貢德·弗蘭克

歷史傳奇

免費閱讀

原工業化與普通的封建農業經濟比,自然有進步性,但是其進步幅度不應被誇大

。原工業化並非起源於先進地區,相反,經濟水平比較落後的地區恰恰是原工業化出現的地方

,在那裡,農民們僅靠農業生產無法維持一家人的收入,他們必須透過手工業來彌補家用,但是由於貧窮,他們沒錢購買原材料,所以,只能出賣勞動力給商人們。而且,15世紀,原工業化現象在世界各地都出現了,但除了西歐以外,其他地方都沒有成長為成熟的資本主義,這說明,原工業化並非歐洲經濟發展的原因。

在解構完近代早期發生在歐洲的幾種變遷之後,“歐洲在近代早期就已經超越世界其他地方”的神話也被破除。西方立於世界之巔是個長期的、連續的、受到多方面作用的過程,不可僅僅使用一個時期或幾個特殊事件來分析。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啟蒙時代的餘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