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只靠輕騎兵就征服歐洲?嚴重謬誤,其實還握有真正的底牌!

難以置信,蒙古人只靠輕騎兵就嘎嘎亂殺歐洲重甲!你是不是也曾這樣認為?黃金家族征服歐洲一直是中世紀的熱門話題,但其實這當中存在一個嚴重誤區。

事實上啊,蒙古三次西征打下近三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僅僅是靠長於騎射而短於攻堅的輕騎兵,對歐洲重甲沒有實質殺傷力的話,哪還能建立什麼金帳汗國,白帳汗國呢?因此蒙古人手中必定握有其他底牌。

蒙古人只靠輕騎兵就征服歐洲?嚴重謬誤,其實還握有真正的底牌!

這裡我們就來複盤一下“蒙對歐”的基本戰術:面對皮糙肉厚的歐洲重甲,他們的確會優先派出輕騎兵,當然輕騎兵的作用不是殺敵,而是誘敵,也就是佯裝打不過然後戰術撤退,等歐洲重甲哐當哐當追上來的時候,輕騎兵會立刻掏出“複合弓”,一支穿雲箭……額然後趕緊跑,完了再放,再跑,如此迴圈幾回合,殺傷力也大(歐洲鎖子甲無法抵禦蒙古弓箭),侮辱性也強,而且急劇消耗了(存活的)歐洲重甲的體力。

不過蒙古人的戰術若是就到這裡為止的話,想必也只能扼制住歐洲重甲進軍的腳步,無法進一步取得戰果,畢竟是你跑去打別人不是別人跑來打你。誒,這時候我們可以想見,歐洲重甲追了老半天已經在大喘氣了,那就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啦——當時地球上最強大的軍隊:蒙古重騎兵。

蒙古人只靠輕騎兵就征服歐洲?嚴重謬誤,其實還握有真正的底牌!

沒錯,蒙古人自己也是有重騎兵的,而這支重量級部隊正是克敵制勝的關鍵,他們的標配是:扎甲、破甲斧、套馬索等等,而且在成吉思汗建立的軍事體系下,重騎兵規模極大,動輒過萬,你說養著這麼大一支重騎兵太燒錢?恩,猜猜蒙古人四處劫掠的錢用在哪了?

在第一次蒙古西征中,蒙古人正是靠著輕騎襲擾+重騎掩殺的“曼谷歹戰術”,打了歐洲諸國一個措手不及,令西方人對自己引以為傲的重甲騎士第一次產生了深度懷疑,我不確定他們後來有沒有學乖,但是學乖了也沒用,因為蒙古人還握有其他底牌,大家知道是什麼嗎?

蒙古人只靠輕騎兵就征服歐洲?嚴重謬誤,其實還握有真正的底牌!

第二次蒙古西征被稱為“長子”西征,因為發起人窩闊臺下令啊,諸王和貴族都必須派出自己的長子帶隊,公元1241年,這支由“爸爸去哪兒”率領的大軍與3萬波日聯軍展開了激戰。

根據《波蘭史》記載,蒙古大軍在這場會戰中使用了一種威力極強的武器:火藥。火藥是怎麼傳到了蒙古呢?大家可以看看這張路線圖。

南宋發明火藥→宋金交戰,金學會火藥→蒙古滅金,蒙古學會火藥

蒙古人只靠輕騎兵就征服歐洲?嚴重謬誤,其實還握有真正的底牌!

根據波蘭史學家的描繪,蒙古人從一種木筒中成束地發射火箭,因在木筒上繪有龍頭,所以被波蘭人稱作“中國噴火龍”,這一隻只強大的老噴雖然看上去略為簡陋,但對當時的歐洲來說絕對是黑科技般的存在,畢竟他們對火器的印象還停留在“希臘火”,因此面對蒙古人的火藥戰術幾乎毫無還手之力,何況火藥突突完後又是一波“曼谷歹”,這誰頂得住?

(第一次蒙古西征時間過早,與歐洲也沒有直接接觸,所以蒙對歐使用火藥普遍認為是第二次西征開始。)

蒙古人只靠輕騎兵就征服歐洲?嚴重謬誤,其實還握有真正的底牌!

之後在第三次蒙古西征中,蒙古人繼續沿用了輕重騎兵+火藥配合的打法,一路橫掃歐洲,最遠打到了東歐的多瑙河流域,給歐洲人留下了沉重的心理陰影。當然,值得他們感謝上帝的是,第三次西征也是最後一次西征,此後蒙古逐漸將戰略重心轉移向南宋,箇中歷史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綜上所述,無論是戰備資源還是戰略戰術方面,蒙古對歐洲實施的都是降維打擊,所以歐洲人輸得一點都不冤,也不知由黃金家族所帶來的這場噩夢,將在歐洲大小城堡的上空盤旋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