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草原沒有樹,遊牧民族靠什麼大規模製作弓箭?答案其實很簡單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蒙古草原沒有樹,蒙古人靠什麼大規模製作弓箭”?

反正我經常能在很多平臺上看到這個問題,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講解。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因為蒙古草原雖然叫草原,但並不是完全不長樹的,就像江浙平原雖然叫平原,但卻不是完全沒有山和丘陵一樣。

蒙古草原沒有樹,遊牧民族靠什麼大規模製作弓箭?答案其實很簡單

在蒙古草原的一些地方是有樹的,比如陰山,賀蘭山等,而且蒙古草原的周邊森林也有很多,如大小興安嶺,阿拉泰山脈,還有西伯利亞,這些地方盛產蒙古人製作弓箭、蒙古包和馬車等工具所需的木材。

蒙古草原沒有樹,遊牧民族靠什麼大規模製作弓箭?答案其實很簡單

事實上蒙古草原非常廣大,其泛指亞洲東北部高原地區,面積極大,亦即東亞內陸高原,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北界為薩彥嶺、雅布洛諾夫山脈,南界為陰山山脈,範圍包括蒙古全境和中國內蒙北部,東西跨經度34°36′,西至東經87°40′,東至122°15′;南北跨緯度15°22′,北至北緯53°08′,南至37°46′。平均海拔1580米,西北部多山地,東南部為廣闊的戈壁,中部和東部為大片丘陵。

蒙古草原沒有樹,遊牧民族靠什麼大規模製作弓箭?答案其實很簡單

蒙古高原北部氣溫低,蒸發量較少,氣候相對溼潤,在氣候分割槽上為半溼潤區,山區分佈著西伯利亞松和西伯利亞落葉松的山地針葉林。

蒙古草原沒有樹,遊牧民族靠什麼大規模製作弓箭?答案其實很簡單

而在蒙古杭愛山到肯特山地區,當地降水量多在200~300mm,屬森林草原帶,水草較充足,牧草以禾草和雜類草為主,在草原上點綴著稀疏的落葉松林,以南則是廣闊的草原。

蒙古草原沒有樹,遊牧民族靠什麼大規模製作弓箭?答案其實很簡單

由於蒙古高原北部受北冰洋水汽影響和東部受太平洋水汽的影響,其降水量在蒙古國北部薩彥嶺、肯特山脈以及內蒙古大興安嶺及其東部平原地區最多,年總量約為300~400毫米,這使得當地植被十分茂盛。從植被的分佈上,由呼和浩特和包頭等地的農牧交錯帶、錫林浩特的草原帶,到二連浩特的荒漠草原帶。受氣候影響,植被覆蓋由北向南依次跨越森林、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戈壁荒漠、典型草原,生態環境多樣。

與很多人的印象不同,蒙古高原真的是一個自然資源豐裕的地區,其自然資源主要就包括有森林、魚類以及多種礦物質。甚至歷史上蒙古高原裡的遊牧部落也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即草原遊牧部落和森林狩獵部落,草原遊牧部落主要從事畜牧業,森林部落主要在森林地帶從事狩獵,也進行採集和捕魚。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蒙古國有15萬公頃的森林,面積覆蓋全國的9。6%。主要的森林面積包括約73%的西伯利亞落葉松,11%的雪松和6。 5%的其他松樹,木材儲量約為130億立方米,如此豐厚的木材保有量和森林資源,怎麼能說蒙古草原沒有樹呢?

蒙古草原沒有樹,遊牧民族靠什麼大規模製作弓箭?答案其實很簡單

並且,蒙古騎兵制作弓箭時,也不只是需要用到木材這一種材料,蒙古人的弓箭屬於筋角複合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角弓,那麼

什麼是

角弓呢

其是

用動物的筋、角,這兩種天然的彈性材料作為蓄能的主體,和其它若干種材料,用膠和合而成的彈性弓體。在《周禮·考工記·弓人》中,古人對

筋角複合弓

的選材以及製作工藝有著詳細的描述:

“弓人為弓,取六材必以其時,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幹也者,以為遠也;角也者,以為疾也;筋也者,以為深也;膠也者,以為和也;絲也者,以為固也;漆也者,以為受霜露也。”

蒙古草原沒有樹,遊牧民族靠什麼大規模製作弓箭?答案其實很簡單

雖然蒙古草原上因為缺少生漆,較少在弓箭上塗抹外,其製作弓箭的技術和方法與中原地區大都相差不大,製作弓箭時除了要用到木材以外(作為弓的主體弓胎和弓稍),還需要用到動物角、

動物筋絲、鰾膠,如

羊角或是牛角,以及牛筋、鹿筋、羊筋和皮膠、魚鰾膠等物,

為弓體外部提供保護、裝飾和區域性加固材料,利用其結構特性,多次複合貼上而成。從而使弓臂變得短小輕便,耐受度強並且力道十足。

而這些動物材料或是副產品對於蒙古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來說是完全不缺的,他們盛產這些材料。

蒙古草原沒有樹,遊牧民族靠什麼大規模製作弓箭?答案其實很簡單

古代時,蒙古草原上的遊牧部落們並不缺少木料,他們實際缺少的其實是鐵料。

缺鐵才是制約歷史上蒙古人等遊牧民族大規模製作弓箭等武器產量的最大原因,要知道在明朝時,明朝政府為制裁和懲罰騷擾自己的蒙古部落,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禁止馬市,並禁止關內鐵料流入蒙古草原。

蒙古草原沒有樹,遊牧民族靠什麼大規模製作弓箭?答案其實很簡單

因為明朝政府十分清楚當時的蒙古人等遊牧民族的手工業是比較落後的,雖然他們也掌握有冶鐵技術(《史集》上有蒙古人的祖先用牛皮鼓風鍊鐵的記載),能夠將鐵器、鐵料製作成武器或工具,但是其技術比較差,而且由於遊牧民族

單一

遊牧制

經濟條件限制,他們很難維持大規模的鐵礦開採、運輸和冶煉,鐵器一直高度依靠從附近地區獲取。

明朝時,蒙古部落的許多鐵質武器和工具的原材料,都是從明朝境內獲取的,一旦明朝政府禁止關內鐵料進入草原,就能極大制約蒙古人的軍事力量和戰鬥力,畢竟當時蒙古人打仗靠的就是弓馬嫻熟,一旦他們沒有了鐵質箭矢(箭矢不同於其他冷兵器,是一種消耗品),戰鬥力和危險性就會大大下降。

蒙古草原沒有樹,遊牧民族靠什麼大規模製作弓箭?答案其實很簡單

這就致使蒙古人入寇的時候,往往連明朝百姓的鐵鍋都搶,這一是因為他們確實缺鐵,可能家庭幾個共用一個鐵鍋,另一個方面則是將鐵鍋這種大型鐵製品拉回草原上重新熔鑄,製作成箭頭,

“以致番人將所得鐵鍋叚疋置造軍器”:

“鐵鍋為虜中炊煮之日用,每次攻城陷堡,先行摉掠,以得鍋為奇貨。”

蒙古草原沒有樹,遊牧民族靠什麼大規模製作弓箭?答案其實很簡單

否則沒鐵的話,那些蒙古部落就只能用石頭、骨頭或是鹿角來製作箭頭了,使用這種箭頭的箭矢威力,比使用鐵質箭頭的箭矢威力小了很多,甚至無法射穿敵人身上的鎧甲。

小貼士:

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鐵鍋,

在古代,鐵鍋堪稱是高科技產品,是可以

當作

戰略物資的,代表著很高的冶鐵技術,事實上中原地區的鐵鍋技術成熟和普及要到宋朝時期,炒菜也是從宋朝才出現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鐵鍋都是中原王朝對外出口的拳頭產品。明朝時,東亞地區只有明朝一家可以造三尺闊面鑄鐵大鍋,周邊其他勢力都不會造。

蒙古草原沒有樹,遊牧民族靠什麼大規模製作弓箭?答案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