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一生輔佐清太宗皇太極,清世祖福臨,清聖祖玄燁三位皇帝

孝莊文皇后—順治皇帝的生母,歷史上有名的莊妃(皇太極時期);後來的孝莊皇太后(順治時期);孝莊太皇太后(康熙時期)。她的本名為名布木布太,亦作本布泰,出生於萬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1613年3月28日),系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清太宗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天命十年(1625年)3月,年僅十三歲的她因為政治聯姻嫁給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

她的一生輔佐清太宗皇太極,清世祖福臨,清聖祖玄燁三位皇帝

孝莊文皇后

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金為清,改元為崇德元年,冊封崇德五宮后妃,也稱五大福晉,布木布泰被封為永福宮莊妃,後人一般稱她為孝莊文皇后。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孝莊文皇后為太宗皇太極生下皇九子福臨,也就是後來繼承皇位的順治皇帝。

她的一生輔佐清太宗皇太極,清世祖福臨,清聖祖玄燁三位皇帝

孝莊文皇后

孝莊文皇后的一生經歷了三朝皇帝,見證了大清朝的成長,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她呵護了清朝的幼年和童年,為大清打下了日後問鼎中原二百多年基業的堅實基礎。

一、輔佐太宗皇太極

太宗皇太極是一位極有作為的皇帝,他為滿族的振興、清朝的建立和全國的統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太宗時期孝莊全力支援丈夫大業,康熙起居注中記載:“佐太宗文皇帝肇造丕基”①她曾“隨太宗皇帝出征,屈尊為受傷將士裹傷”②深得官兵們的尊敬和愛戴。皇太極即位以後,孝莊文皇后更是以贊助內政而聞名,成為皇太極處理朝政的幫手,在當時被稱之為“滿蒙第一美人,後宮第一謀士”。

她的一生輔佐清太宗皇太極,清世祖福臨,清聖祖玄燁三位皇帝

皇太極

太宗皇帝在即位之初,繼承了父親努爾哈赤“殺戮漢人,撫養滿洲”的政策,後來孝莊文皇后建議太宗皇帝,先從治理好關外的“清”國開始,提出拋棄原來的“殺戮漢人,撫養滿洲”的落後政策,採取“滿漢一體③” 和“治國之要,莫先安民④”的方針。皇太極接受孝莊文皇后建議,先後採取了一些積極的措施,為緩和當時滿漢民族矛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為孝莊文皇后在宮中的地位使清朝政權得到了她的母國蒙古科爾沁部落以及科爾沁蒙古部落為首的一些漠南蒙古部落的誓死效忠與大力支援,這對當時清朝實力的擴張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她的一生輔佐清太宗皇太極,清世祖福臨,清聖祖玄燁三位皇帝

福臨皇帝

二、輔佐始祖福臨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八,皇太極“無疾”而崩,沒有留下立儲遺言,於是一場圍繞皇位繼承問題的政治鬥爭激烈的展開。當時,鬥爭的焦點集中在睿親王多爾袞和肅親王豪格之間。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在太祖,太宗時期就曾領兵東征西戰,頗有戰功。睿親王多爾袞是太祖努爾哈赤的十四子,他率領的正白旗是八旗中最精銳的部隊,在諸王中戰功居多,權勢最強。這場爭奪皇位的政治鬥爭愈演愈烈。

正在雙方為爭奪皇位而鬧得不可開交之時,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出現了,她就是孝莊文皇后。她清楚無論是豪格還是多爾袞誰登上帝位都免不了一場大戰,最後的結果必定是一死一傷。但這種結果並不有利於清朝江山的穩固,而且對她來說,自己也將陷入一場危機,丈夫新亡,兒子年幼,極有可能就會成為這場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於是,她權衡利弊之後,開始籌劃。她首先得到自己的姑姑哲哲皇后的支援,再尋機得到禮親王代善的支援,最後又說服了多爾袞,和他達成一致,讓多爾袞擔任攝政王,擁護福臨登基。

孝莊文皇后巧妙的周旋於各種勢力之間,最終不費一兵一馬,化解了這場劍拔弩張的政治鬥爭,將自己年僅六歲的兒子福臨扶上帝位。公元1644年,福臨繼承帝位,改元順治,封哲哲為聖母皇太后,封孝莊為母后皇太后。

順治八年正月十二日(公元1651年2月1日)福臨在太和殿親征。親征之後,一切朝政都由皇帝來處理,這對於剛剛親征的順治皇帝來說困難重重,在各方面都需要母后來指點。康熙起居注中記載孝莊文皇后“啟世祖章皇帝式廓大業”⑤。孝莊文皇后教導順治皇帝,“治國之本乃是“民者國之本”,治民必簡任賢才,治國必親患遠佞,用人必出於灼見真知,蒞政必加以詳審剛斷。賞罰必德其平,服用必合乎則,毋作奢侈,務圖遠大,勤學好問,懲罰戒嬉。倘專事佚豫,則大業由茲替矣。凡幾務至前必綜理勿倦。城守此言,豈惟福澤於萬事,亦大孝之本也。”⑥順治皇帝在孝莊文皇后的細心培育和輔佐之下,學會治國,選賢任能,嚴懲貪官,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應對各種困難,在激烈的鬥爭中取得勝利,立足北京,初步建立了對全國的統治,使清朝政權得到鞏固。

三、培育康熙皇帝,輔佐朝政

她的一生輔佐清太宗皇太極,清世祖福臨,清聖祖玄燁三位皇帝

康熙

康熙即位後,於康熙元年(1662年)八月,尊祖母為太皇太后,祖母太皇太后按照帝王的標準嚴格訓練孫兒,如“儼然端坐”一項是皇帝舉止修養最基本的功夫。為了形成這種習慣,太皇太后時刻告誡孫兒:“凡行為坐臥,不可回顧斜視,此等處不但關於德容,亦有犯忌諱”⑦所以玄燁自幼登基,直至日後與諸臣議事,論證經史,或與親屬閒話家常,率皆儼然端坐,他自己說:“此乃朕躬自幼習成,素日涵養之所 致”⑧康熙的成長,飽含著祖母太皇太后的心血和汗水。他在封祖母為太皇太后的冊文中,特別記下了祖母的誨迪之恩。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吳三桂叛亂,康熙皇帝決意派兵平叛,遭到朝中多數大臣的反對,孝莊太皇太后極力支援康熙皇帝,八旗將士出征,她多次拿出宮中金帛和自己的份銀犒賞出征將士。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吳三桂南亂未平,蒙古察哈爾部親王布林尼又趁機叛亂,清廷有顛覆之憂,玄燁感到不安,請教祖母。太皇太后認為“圖海出眾,可當其責”,向康熙皇帝推薦了這位在順治皇帝時期因刑事問題被免職的大學士圖海領兵。康熙皇帝任命信郡王鄂為撫遠大將軍,圖海為副將軍,率師討伐布林尼,在遼西夜襲連營,大破敵軍,殺死布林尼,順利的平定了布林尼叛亂。

她的一生輔佐清太宗皇太極,清世祖福臨,清聖祖玄燁三位皇帝

這些都能充分的說明孝莊文皇后有驚人的治國才華。她用自己的一生守護愛新覺羅家族的政權,使大清王朝避過了一次又一次的風險和災難,也使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達到盛世的彼岸。

歷史走到今天,我們客觀的評價這位出色的皇后,她無疑是中國封建社會史上一位出色的女政治家。在太宗皇太極時期,她輔佐夫君,開創基業,多爾袞攝政時,她保護自己的兒子,巧妙的盤旋於各種政治勢力之中, 並積極有效的阻止了多爾袞的奪位。順治皇帝親政以後,輔佐兒子處理朝政,積極的拉攏地主階級及知識分子,舒緩“夏夷之防”,並賑濟災民,發展經濟,經過數年的勵精圖治,是大清朝終於在中原站穩腳跟,奠定了大清問鼎中原二百多年的基業。康熙皇帝即位後,她又輔佐幼主總理朝綱,並且協助康熙皇帝平定三藩,徵察哈爾,進行統一大業。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清初盛世局面的基礎,她也以自己高尚品格與出色的政治才能和豐富的治國經驗造就了一代帝王巨星。

她的一生輔佐清太宗皇太極,清世祖福臨,清聖祖玄燁三位皇帝

孝莊文皇后

孝莊文皇后一生經歷了三朝政局的變幻,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代幼主皇帝,晚年又協助康熙皇帝進行統一大業。是清朝一位舉足輕重的政治家和功勳卓著的開國元勳,她在中國封建社會瀕臨死亡,卻又在滿族入侵下重新崛起的時候登上了歷史舞臺,併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倘若從橫向看來,與其同時期的歐洲大陸相比,這無疑是一種落後,一種悲哀,但從中國歷史發展的縱向看來,這樣一個新的封建政權代替一箇舊的封建政權,而又促進了中國歷史的進步與發展,適應了中國歷史發展的規律和潮流,對中國的歷史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