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有5子,兩個成了昏君,最後一個撿來的皇位,卻成千古明君

封建王朝的皇帝們,擁有眾多后妃,兒子成群那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這些含著金鑰匙出生,從小錦衣玉食的皇子們,雖然擁有著最好的待遇,大多數後來還是淪為平庸之人。如果有人登上皇位,就是昏君一個。唐朝就有這麼一個皇帝,五位皇子3個登上皇位,兩個卻都是昏君,只有最後一個,成就了千古明君的美譽。

皇帝有5子,兩個成了昏君,最後一個撿來的皇位,卻成千古明君

這個皇帝就是唐朝第十二位皇帝唐穆宗李恆。穆宗的父親憲宗李純,一生勤勉政事,將唐朝推向了中興的局面,因為積勞成疾,他42歲就暴病而亡。結果穆宗一繼位,就一改憲宗的作風。貪圖享樂,整日沉迷於酒色之中,不到四年身體被掏空,一命嗚呼。雖然不到30歲就駕崩,穆宗倒是留下了五個活蹦亂跳的兒子。

穆宗死後,繼承皇位的是他的長子,唐敬宗李湛,這位少年天子,即位時才16歲,正是叛逆的時候,他“完美”地繼承了老爹的缺點,並且將之發揚光大,不僅非常好色,還極度貪玩。在位兩年間,李湛把皇宮搞得雞飛狗跳,烏煙瘴氣。因為平時對宦官非打即罵,李湛最後死在了宦官手中,生生把自己給玩死了。

皇帝有5子,兩個成了昏君,最後一個撿來的皇位,卻成千古明君

李湛遇弒,他的弟弟唐文宗李昂在宦官們的擁護下繼位。登基之初,唐文宗是想有一番作為的,他將父兄在位時招納的宮女遣散出宮,還杜絕了許多玩樂活動,做出了準備大幹一番的氣勢。只不過,文宗性格上比較優柔寡斷,雖有勵精圖治的雄心,卻沒有執政的能力。同時,他是由宦官擁立登基,所以處處受到這些人的掣肘。

當然了,文宗其實也是做了一番努力的,就在登基九年後,唐文宗籌劃多年的鋤奸計劃發動,也就是史上著名的“甘露之變”。可惜,這場政變被警覺的宦官們提前識破,跟隨文宗的人是些無能之輩,其中還有不少佞臣,他們沒能夠力挽狂瀾,很快就在宦官們的反擊中敗下陣來。這場政變的結局,就是唐文宗被幽禁,雄心壯志徹底成空,他從此安心受到宦官的擺佈。

皇帝有5子,兩個成了昏君,最後一個撿來的皇位,卻成千古明君

之所以說唐文宗是昏君,就在於他的出發點是正確的,只是在行動上徹底偏移了方向。他有一番大志,重用的盡是些諂媚之徒,在這些人的矇蔽下,原本有才能之士反而遠離中樞,無法施展才華,結局如何已經註定了。就在成為傀儡的五年後,唐文宗在鬱鬱寡歡中離開了人世。就在他死後,唐王朝終於迎來了一位合格的掌舵者,唐武宗李炎。

比起兩位哥哥,李炎繼位並不是一帆風順,他的皇位算是撿來的。線淨爬唐文宗去世前,本來非常鐘意侄兒李成美,而以仇士良為首的宦官集團,卻暗中將安王李溶當成了最佳皇位繼承人。要說唐文宗做皇帝確實窩囊,連選定的皇帝都無法如願星嘔繼位。就在他嚥下最後一口氣時,宦官們就準備立刻繼序調將李溶接進宮,擁立他為皇帝。

皇帝有5子,兩個成了昏君,最後一個撿來的皇位,卻成千古明君

結果,宦官們千算萬算,還是出了紕漏。當時李炎正好和安王李溶同住於王爺們下榻的十六王宅邸,仇士良派來的神策軍五大三粗,腦子卻不好使,只知道迎接王爺,卻不知道接誰。派去問信的人也是個說話遲鈍的人,只說是“迎接大的”,意思本來應該是年長的安王。

在這決定帝王歸屬的關鍵時刻,李炎的寵姬王氏靈機一動,站出來說大的就是身材魁梧的李炎。這位王氏巧舌如簧,將一群大老粗說得信以為真,立刻簇擁著李炎進宮。當時情況緊急,仇士良一看接錯了人,也只好將錯就錯,將李炎扶上了皇帝寶座。

皇帝有5子,兩個成了昏君,最後一個撿來的皇位,卻成千古明君

陰差陽錯登上皇位,李炎沒有辜負這份幸運。他在位僅僅六年時間,卻將一眾宦官壓制得抬不起頭來,地方藩鎮割據勢力在他打壓下也被迫臣服,出現了唐朝後期難得一見的皇帝實際掌權的情況。李炎還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盛世“會場中興”,成為歷史上功績卓著的千古明君。與此同時,也給他的父兄三人掙回了點面子,要不然父子四昏君,就真的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