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儒良醫武之望 中國醫藥學的傑出代表

作者:周媛

中國醫藥學堪稱一座寶庫,其學術源遠流長,發展至明清時期,已日臻成熟,出現了門派林立、名醫輩出、著述頗豐的鼎盛局面,武之望就是這一時期的傑出代表。

明代進士 為官清廉

武之望(1560~1629),字叔卿,號陽紆,明代陝西臨潼縣阜廣裡廣陽屯(今閻良區武屯鎮廣陽村廣鎮堡)人,關中鴻儒,著名醫學家。萬曆十七年(1589)進士,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總督陝西三邊軍務。他為官清廉,宦海沉浮30多年,不改正直本色。他博聞強記,著述頗豐,一生致力於醫學研究,造福蒼生,先後有《濟陰綱目》《疹科類編》《濟陽綱目》等近200萬字的醫學著作問世。他熱愛桑梓,編纂的《臨潼縣誌》和倡建的櫟陽橋儲存至今。

在家鄉武屯鎮廣陽村,武之望的大名可謂家喻戶曉,400多年來,當地百姓對這位名醫大儒的事蹟津津樂道。如今已年過九旬的武之望十二世孫武也夫先生說,除醫學成就外,先祖武之望在政治、軍事、方誌、文學、音律、書法等方面也頗有建樹。“我幼年時,家道雖已中落,然家中尚有先祖醫著等古籍數百冊、明清字畫數十幅,皇帝聖旨、古玩多件,《武氏族譜》一套。可惜‘文革’中這些珍貴遺產連同先祖塑像、墓園被毀無餘,每念及此,無不心痛愴然。”改革開放以來,武之望的醫著被國家多次再版,其學術思想引起醫學界的重視。近日,由著名書法家鍾明善題寫書名、閻良區政協新編文史資料《儒醫武之望》付梓出版,該書主編李飛、南海洋在參閱70餘部文獻資料和實地調查走訪的基礎上,對武之望家世源流、生平事蹟、醫學貢獻、存世詩文、交遊子嗣等多個方面進行考證研究,精心編輯,使該書成為目前國內首部全面記述武之望先生的研究專著。

“地以人而名貴,人以地而揚名”。據專家考證,武之望的先祖世居陝西白水縣,後因戰亂遷居至閻良區武屯鎮廣陽村廣鎮堡。廣陽村北曾是秦漢櫟陽城所在地,因商鞅在此變法而聞名。其南有清河,北、東兩面為石川河,“兩水環抱,中據其勝”,可謂一方靈秀之地。武之望出生在一個耕讀之家,從小經史子集無所不讀,尤喜司馬遷和蘇東坡的文章。其族叔武帶川時為當地名醫,精通醫術,武之望常求教於他。

明萬曆十六年(1588)八月,武之望在西安西門內的陝西貢院參加鄉試,一舉考中解元(舉人第一名)。次年春,他赴京參加會試、殿試,考中進士。1590年,武之望走上仕途,任霍丘(今安徽霍邱)縣令。武之望上任後,縮減公費開支,減輕人民賦稅,使百姓安居樂業,連偷盜者都絕跡了。他離任後,當地民眾為其建立生祠以紀念。

武之望是關中人,他長什麼樣呢?據康熙本《江都縣誌·名臣傳》記載“之望長身玉立,丰采映人。政和教肅,士民安之。”他身材高大挺拔,風度超群,一身正氣,對上不諂媚,對下不傲慢,磊落果斷,許多人想走他的後門都碰了壁。武之望因政績卓著,後來被提拔到吏部,任考功主事,次年調任吏部文選司主事。此時的他意氣風發,榮歸故里時也讓村人十分羨慕。

宦海沉浮 心繫桑梓

然而,好景不長。在吏部任職期間,武之望因“生平正色,立朝不為朋黨,遇事獨斷,曾不依違兩可”,故而遭到排擠,後調任南京兵部車駕司主事。官場的複雜鬥爭,使他苦悶不已,遂稱病迴歸故里,時在1603年。

回到家鄉後,武之望閉門苦讀,潛心研究醫學,為民診療。他撰寫的《濟陰綱目》五卷本中所存醫案多例,足見其下的功夫之深。萬曆三十四年(1606),家鄉麻疹大流行,發病急驟,幼兒均患,農村無醫無藥,鄉民愁苦不堪。武之望的一個孫子年僅兩歲,也患此疾,全家人心急如焚。武之望到處尋找醫書,發現管橓所著的《保赤全書》後,如獲至寶,他認真研讀,檢索處方。配了幾劑藥給小孫子服後,沒想到麻疹透發,熱退病癒!武之望用同樣的治法措繩度為家鄉兒童治病,無不藥到病除,一下救活了近百名兒童,他的名聲傳遍四野八鄉,一時求醫者絡繹不絕。在此期間,武之望還查閱典籍,廣搜博採,編纂成《先放蜷臨潼縣誌》四卷,其具鍾拉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海內登壇思國士,中朝題柱記仙郎”,正如武之望歸故里時,其好友陳邦瞻在南京送別他時所作的詩句一樣,朝廷沒有忘記這位忠臣,準備將他二次起用。1609年,也就是武之望回故里的第6年,他復出了,再次擔任南京兵部車駕司主事,同年任兵部員外,次年任郎中。在之後的幾年,武之望不斷被委以重任,然而由於官場爭鬥、同僚傾軋,性格耿直的武之望難以立足。1626年,他一連三次上疏乞休,皇上恩准他回鄉養病。

1628年,武之望病假已滿,二次復出,出任都察院右都御使兼兵部侍郎,並總督陝西三邊(陝西、甘肅、寧夏)軍務,可謂位高權重。

三邊總督號稱“天下第一軍門”,故里群眾至今仍尊稱武之望為“武軍門”,總督府設在寧夏固原。武之望本想憑自己的才幹整飭邊防,安穩民心、報效國家,但由於當時明朝廷已是國庫虧空、腐敗滋行,致使百姓賦稅沉重,流離失所,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社會動盪不安。這一切,讓年近七旬素來體恤民疾的武之望憂鬱成疾,崇禎二年(1629)三月十二日(公曆4月15日),武之望在寧夏固原三邊總督府病逝,享年70歲。他去世後,歸葬故里,被祀為鄉賢。

武之望生活在明代後期,當時政治黑暗,朝綱不振,他在極其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度過自己的一生。他兩度出仕,宦海沉浮30餘年,最終以其正直清廉的形象留在世人心中。

解民病痛 杏林一傑

武之望不僅是一位大儒忠臣,更是一位解民於危困的良醫。不論是回鄉休養期間,還是戎馬倥傯的任上,他從未放棄醫療實踐和著書立說,最終成為杏林一傑。

在武之望的家鄉,至今還流傳著許多有關武之望為群眾診療疾病的軼聞趣事。臨潼區交口街道的賀定一先生講述過一個武之望“移搭手”的故事。說是明朝時當地有個人叫劉誠,長年在蘭州做生意,有一年回家過年,讓武之望給他檢查身體。武先生說:“你身體眼下雖然很好,但七八月間要害搭手病。”搭手就是背部生瘡。劉誠聽了很緊張,但他還要回蘭州做生意,在家不能久待。武之望說:“我給你把瘡移到小腿上,蘭州醫生如果給你當一般瘡治,千萬別治,誰認定是搭手,才能治好。”到了七月底,劉誠小腿上果然生了一個瘡,當地許多醫生都認為是一般瘡,只有一個落魄的鄉村醫生認出是搭手病,並對移搭手的名醫讚不絕口。劉誠的病治好了,而武之望妙手移搭手也在醫界傳為美談。

作為關中名儒,武之望的文學造詣頗深,有不少精美的詩文留存於世。有一年,武之望登上臨潼驪山,放眼四望,吟詩一首:“蒼翠鬱嵯峨,石根帶薜蘿。龍蛇巢樹杪,虎豹宿山阿。夕陽穿林迥,芳菲鋪地多。巉崖迷去路,隔巘聽樵歌。”被當地詩人所推崇。

武之望一生坎坷,他為官、從醫,就是想以己之力營造朗朗乾坤,解百姓於病痛之中,然而現實的汙濁讓他憂憤難抑,他曾作《初秋有感》一詩表達這種心情:“我愛秋天好,人嗟生事虧。郊園資虎豹,血肉厭狐狸。竭澤魚堪痛,焚林鳥盡悲。倒懸阿日解,一問為悽其。”

個性耿直的他,在許多作詩中表達了對無辜遭貶的憤憤不平,對當權者良莠不分的譴責,更透露出對前途的迷惘擔憂,以及對人民的同情和對前賢的追念。

立碑故里 追念先賢

由於武之望學識淵博,官位顯赫,清初武氏族人將他祀入宗祠,武氏宗祠在1862年於戰亂中遭到毀壞。1914年,武之望的第九代孫武鈞召集族人重修宗祠,使之成為當時臨潼渭北地區最大的一座宗祠。經歷歲月的滄桑,目前存世的僅有1917年武鈞撰文的“臨潼武氏重修宗祠碑”,碑身通高3米多,碑首上雕有螭龍,碑文已斑駁不清,碑座殘損,此碑現存於陝西中醫藥大學醫史博物館。

村中有老者稱自己曾在武屯鎮涇惠渠上一水泥橋側見到一塊誥命碑,碑文系萬曆二十一年(1593)九月九日,武之望任江都知縣時,皇帝敕贈武之望父母的一道聖旨,原立於武屯街南武之望父母墳前,該碑現被當地一村民收藏。

武之望之墓在今閻良區武屯鎮東約7裡的中合村,現在此處已成村民宅基地,武氏後人準備出資重修,打造“鴻儒故里”文化名片。

在閻良城區南6公里清河上的櫟陽橋,為青石砌成,長30米,是1627年武之望在家休養期間倡議修建的。當時清河水滔滔奔流,鄉民們過河要來回擺渡,十分不便,不小心就會掉進河中淹死。櫟陽橋的修建,不僅方便百姓出行,也使之成為渭北的交通咽喉。之後櫟陽橋經歷數次加固整修,得到精心保護。

武之望博學廣識,整編醫著,解救人民群眾於病苦之中;他熱愛桑梓,“事關地方利弊,則慷慨切陳”,修志建橋,造福鄉里;他為人平和,從不以才能勢位欺壓他人,品德高尚。武之望先生紀念碑如今矗立在閻良區武屯鎮文化廣場,由其後人捐資所建,同鄉文化學者李飛、南海洋撰寫碑文,成為人們追念先賢的所在。(周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