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約束的力量,帶劍的契約

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

——揚雄

帶劍的契約對於保證合作關係是有效的,但是在更多的情況下,我們根本找不到,或者不值得用“劍”也就是法律來保證合作。那麼在這時,有沒有其他辦法來達到均衡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法律是保證人與人關係之間的唯一武器嗎?

道德約束的力量,帶劍的契約

有一群猴子被關在籠子裡,從籠子上方垂下一條繩子,繩子末端著拴一個香蕉,上連著一個機關,機關可以開啟水源。子們發現了香蕉,紛紛跳上去夠這個香蕉,當猴子夠到香蕉時,相連的繩子帶動了機關,於是一盆水倒了下來,儘管夠到香蕉的猴子吃到了香蕉,但大多數猴子被淋溼了。

這個過程重複著,猴子們發現,吃到香的猴子是少數,而其餘的大多數猴子都被淋溼。於是,每當有猴子去取香蕉,就有其他的猴子主動地去撕咬那個猴子。久而久之,猴子們產生了默契,再也沒有猴子敢去取香蕉了。

道德約束的力量,帶劍的契約

在這裡,猴子間產生了“道德”。猴子們認為取香蕉的後果

對其他猴子不利,因而取香蕉是“不道德的”,它們便會主動地懲罰“不道德的”猴子。

與法律一樣,道德也是對某些不合作行動的懲罰機制。這種機制的出現使得人類從囚徒困境中走出來。道德感自然地使得人們對不道德的或不正義的行為譴責,或者對不道德的人採取不合作,從而使得不道德的人遭受損失。這樣,社會上不道德的行為就會受到抑制。因此只要社會形成了道德或不道德、正義或非正義的觀念,就自動對行為產生了調節作用。

但是在日常生活的交際中,單純依靠對手的道德自律來達成合作是不保險的。霍布斯在《利維坦》中對人類在自然狀態中的人性描述是令今人膽戰心驚、不寒而得。它是西方性惡論最為系統的體現,也是最為有力地表達:

道德約束的力量,帶劍的契約

顯而易見的是,當人們生活在一個沒有公共權力懾服他們的時期,他們就處在所謂的戰爭狀態中。這種戰爭是每個人對其他所有人的戰爭。因為戰爭不僅存在千戰設或戰鬥行動當中,而且也存在於用戰爭進行爭奪的意圖普遍被人們所信奉的一段時期之中。

因此,戰爭的性質就必須要考慮到時間的概念,就像考慮到天氣的性質一樣。因為正如惡劣天氣的性質不在於一兩陣暴雨,而在於一連續多天下雨的傾向一樣:戰爭的性質不在於實際的戰鬥,而在於整個沒有任何保障的戰爭時期的那種人所共知的戰爭意圖…這種人人相互為敵的戰爭狀態還會產生一種結果,那就是沒有任何事情會是不公正的。

正和錯誤、正義和不正義的概念在這裡根本就不存在。沒有公共權力的地方就沒有法律,沒有法律的地方,就沒有不正義。暴力和欺騙是戰爭中的兩種主要美德。

道德約束的力量,帶劍的契約

按照布斯所代表的性惡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像孟子所說的“本善”,而是相互敵對的,每一個人與每一個人之間的關係都是對立、對抗的。正因為這一思維的影響,人性本惡影響了西方几千年之久,直到今天,西方的政治和社會設計中,人性邪惡依然是一個潛在的前提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