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又叫“祭祖節”,這天有什麼講究?送寒衣習俗是怎麼來的?

東晉文人陶淵明在組詩《擬古·其九》中寫道:“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

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詩仙李白,也曾在《秋夕旅懷》中提到過寒衣節:“芳草歇柔豔,白露催寒衣”,可見寒衣節是一個極富歷史韻味的節日。

那麼寒衣節到底是什麼樣的節日呢?它又有哪些習俗文化呢?

帶著這兩個疑問讓我們一起,去探尋有關寒衣節的前世今生。

據史料記載,這個節日與祭祀活動有關係,最早起源於

周朝的“臘祭日”

,是一個比較隆重的天子之禮,後來才逐漸流傳至民間。

寒衣節又叫“祭祖節”,這天有什麼講究?送寒衣習俗是怎麼來的?

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這個具有悠久歷史色彩的節日,並非是一個值得人們歡度的佳節。

寒衣節和清明節、中元節、下元節,並稱為“四大鬼節”之一,又叫“祭祖節”,這天有什麼講究?送寒衣習俗是怎麼來的?

第一、關於寒食節的起源

在西周時期每年的十月初一,都是一年一度的“臘祭日”,在這一天人們會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除了祭祀天地之外還要祭祀逝去的親人。

《禮記月令》中曾有過這樣的記載,每年的寒衣節天子都要率領群臣,去北郊舉行迎冬禮,同時還要撫卹死去將士的家屬。

活人可以賞賜,那逝者如何封賞呢?其中有一項就是"送寒衣”, 天子會令人為了死去的將士上墳祭祀。

寒衣節又叫“祭祖節”,這天有什麼講究?送寒衣習俗是怎麼來的?

其中,有一種祭品就是將棉衣燒給他們,後來民間開始沿襲這個習俗,由於直接燒布匹做的衣服太浪費,所以就用紙做的衣服代替。

《詩經·豳風·七月》中有: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所謂“九月授衣”指的就是,從農曆九月份開始北方的氣溫就要快速下降了,所以人們都該添置禦寒的衣裳了。

而十月份的時候由於氣溫更低,所以才會有“送寒衣”的說法,所以在古代十月初一又俗稱授衣節。

第二、寒衣節的習俗及寓意

話說早在唐宋時期寒衣節的寓意非常深刻,在唐玄宗時期還曾下過詔令,大意就是在十月剛入冬之時,從官方到民間都要舉行祭祀儀式。

寒衣節又叫“祭祖節”,這天有什麼講究?送寒衣習俗是怎麼來的?

後來這一習俗在

宋朝

時推移到了十月朔日,習俗內容便是授衣、祭祀和開爐。

宋朝人祭祀先人是會用刀“綿球楮衣”,後來被世人稱作“寒衣”。

到了

明朝

時《帝京景物略·春場》中記載了寒衣節的場景:“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日寒,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日送寒衣。新喪,白紙為之嗎,日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妓十九、聲十。”

可見在明朝時期寒衣節,已經成為了一個固定的民俗節日。

到了清朝《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則有: “十月 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於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寒衣節又叫“祭祖節”,這天有什麼講究?送寒衣習俗是怎麼來的?

實際上歷朝歷代的寒衣節都各具特色,例如在東淄博地區就有農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和祭祀亡人的習俗,這個習俗也是寒衣節的節日寓意所在。

在祭祀亡人的時候祭品既有豐收之物,也有彩紙剪做衣帽、冥幣等焚於墓前,有“十月一,上墳燒寒”的說法。

第三、寒衣節食俗

實際上寒衣節除了祭祀之外,還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節日美食。由於寒衣節和立冬的時間沒差幾天,所以北方絕大多數地區都有

吃餃子

的習俗。

因為餃子既是立冬時的節令食物,同時也寓意著福氣、團圓之意,表達了人們對故去親人的思念之情。

寒衣節又叫“祭祖節”,這天有什麼講究?送寒衣習俗是怎麼來的?

“十月,餈粑碌碌燒”

是一句客家俗語,在寒衣節這一天客家人家家戶戶都會做餈粑,他們會把新收穫的糯米打成粉然後蒸熟,並以糯米為皮以花生、芝麻、糖等為餡料,做成一種應節食物用來慶賀豐收。

面魔保量條

也是寒衣節的特色食物之意,蕎麵、莜麵等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還特別有節日織湯象徵,原因就是麵條是一種長條形狀的食物,寓意著對親人的無限思念。同時,在冬季時吃套粒既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麵條,也是一種不錯的養生選擇。

寒衣節又叫“祭祖節”,這天有什麼講究?送寒衣習俗是怎麼來的?

結 語

寒衣節、清明節、中元節、下元節,都是以祭祀為主題的節日,不僅表達了古老的文化色彩,而且也體現出了獨具特色的祭祀情懷。

可以說寒衣節作為四大鬼節之一,雖然它的知名度無法與其他三個節日相提並論,但不可否認的是祭祀情節一點都不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