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此人想當帝王,背上罵名還被作者貶低

袁術,是一個不被待見的人。羅貫中寫到袁術時,用了“猖狂”二字來評價他,說他本來就沒有什麼才能,不去老老實實守著自己四世三公的顯赫家世,當了一方諸侯還不滿足,在巧得傳國玉璽後,又胡說他自己是應了天祥去稱帝,最後活該吐血而死。

《三國演義》中此人想當帝王,背上罵名還被作者貶低

在漢末時期,英雄頻出的年代,袁術這樣的“官二代”,仰仗家族勢力,卻成為一方霸主,割據淮南。興平二年(195年)冬,袁術感覺自己兵強馬壯,糧草富足。又巧得傳國玉璽,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卻偏偏低估了其他諸侯,自大得認為時機已到,便僭稱帝號,取代劉氏天下。最終成為時代的笑柄。

《三國演義》中此人想當帝王,背上罵名還被作者貶低

古往今來,都有成王敗寇這一說法。人們都是以最後成功來論英雄,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換句話講,歷史總是由勝者來書寫的。勝利者們合法化的途徑往往是歌頌功德,自我造勢,並且醜化失敗者。用他們愚蠢自大,叛逆天命來襯托自己的光輝。以此證明自己是天選之人,營造心理優勢,合法上位。

《三國演義》中此人想當帝王,背上罵名還被作者貶低

公元196年,也就是建安元年。曹操把漢獻帝遷到許都,以天子名義行事。後人對他評價多為正面,不惜誇讚之詞,說他智勇雙全。而在公元192年,李傕,郭汜這兩個人挾持漢帝,想號令天下,曹操與其二人行為如出一轍,只是李傕,郭汜失敗了,而曹操成功了。人們紛紛說李傕,郭汜是亂臣賊子,結果可想而知,被滅三族。曹操則成為亂世梟雄,稱霸一方,建立自己政權。還有很多人佩服他。這是重果輕因的邏輯錯誤,也是後人看歷史容易犯下的錯誤。用結果的成敗,來判斷起因和過程的正誤。綜上,公元197年,袁術稱帝失敗,人們便說他狂妄自大,膽敢冒天下之大忌,不思復興漢室也就罷了,竟然敢謀朝篡位,是註定的失敗者。試想,若袁術頂住壓力,成功稱帝,統一南方,終結漢亂局。這種行為又要被人們稱為歷史締造者,便會有英明神武的形象,功績不會比開國皇帝劉邦和中興漢室的劉秀差。

《三國演義》中此人想當帝王,背上罵名還被作者貶低

歸根結底,袁術稱帝,風險和收益並存。只能說其中的權衡取捨,他做的並不好。稱帝風險在於名不正,言不順,離心離德,為天下人所不齒,成為眾矢之的。而利益也是擺在眼前的,一旦成功,便掌握國家,不說袁家成為皇族,就是一聲令下,便有渴望改變命運的投機者前來效力,在當時的亂世,這種人可謂多如牛毛。此外,還為袁術手下人帶來諸多好處,他們隨著袁術稱帝便加官封爵,子孫後世有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對於這些人而言,袁術稱帝也是他們功成名就的捷徑。因此投機者和袁術手不謀而合,共同推動了讖言的產生,讖言說:能夠取代漢室的,是名為塗的人,這讓袁術認為時機已到。塗通“塗”,即為道路之意,而袁術字公路,這說明了袁術與此讖言相契合。24年後,即公元221年劉備稱帝,以及三國之爭,都和袁術稱帝理由相似。只是不巧,袁術失敗了,演繹了一場喜劇,成了一個大笑話,並且背上了千古罵名。而劉備,孫權,曹丕等人稱帝,或多或少都和袁術的目的相仿,但是他們成功了,演繹了一段流傳至今,家喻戶曉的三國故事,為人們津津樂道。提起他們,從古至今,哪位文豪都是不吝讚美之情,不惜大篇筆墨講述他們英雄事蹟。

《三國演義》中此人想當帝王,背上罵名還被作者貶低

小編認為:同一個目標,想去實現的人不同,經過也有很大的不同,當然,也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就像開篇提到,說起袁術,我們固化了對他的印象,但是當時很多東西,需要我們細細的去思考才能得到最終結果。人們習慣以成功或失敗論英雄,英雄也都是人們去根據結果自己定義的,有些及時沒當成英雄,做了“狗熊”,這樣的人就會踩到腳底,可謂“殺人還要誅心”。但是也不要輕易的去全面否定他,逆流而上之人總有一些常人難以達到的目的。然而,歷史潮流如滾滾長江,歷史總是由成功者書寫的,當我們在為成功者高唱讚歌的時候,請不要忘了那些開創的人,他們有些人註定會失敗,卻值得我們去銘記。因為他們的失敗經驗對我們來說也是十分寶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