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迫擊炮剛開火,美軍士兵就抱頭鼠竄:聽聲就知道不是朝鮮軍

抗美援朝戰爭的初期是圍繞著運動戰打響,這個時期志願軍為絕對主力,承包了戰場上

96%以上的戰鬥任務。而元氣大傷,戰力本就很弱的朝鮮人民軍則擔負著發動群眾支援前線以及配合志願軍作戰的任務。由於運動戰前期聯合國軍始終認為中國並未參戰,即便參戰了也只是小股部隊防衛一些重要地區,所以對志願軍的瞭解並不是很大。但是到了中期及後期,聯合國軍在接受志願軍參戰的訊息後,也開始學會在戰場上如何透過槍炮聲來分辨對方是否為志願軍的技能,而且透過火力密度,還能判斷出對方是否是精銳部隊。

志願軍迫擊炮剛開火,美軍士兵就抱頭鼠竄:聽聲就知道不是朝鮮軍

在聯合國軍優勢的航空火力支援及空中偵察的情況下,志願軍在運動戰時單支部隊的規模主要是連和排。每個連滿編大概在

150~180人之間,每個排有40人左右。可別輕視這些小規模部隊在戰場上所發揮出的威力。按照編制,志願軍每個連有1個連部和3個排部,主要戰鬥單位是9個步兵班另加1個迫擊炮排。視情況和部隊性質,還會加強部分火力。比如走在團營級部隊最前沿的尖兵連,就會有額外的重機槍班和迫擊炮班的加強。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在瞭解戰史時,經常會看到志願軍某連出現了營級重機槍和81/82毫米迫擊炮,人數也達到了180人乃至200人以上的情況,這些都是正常的。

志願軍迫擊炮剛開火,美軍士兵就抱頭鼠竄:聽聲就知道不是朝鮮軍

對於聯合國軍士兵來說,它們如果在公路上遭受志願軍的打擊,如果傳來了迫擊炮開火的聲音,那必然是一個連級部隊或加強排的精銳部隊。隨後,聯合國軍會派遣先鋒部隊首先對這個志願軍陣地發起一次

“火力偵察”的攻擊,主要是透過槍炮聲判斷這股部隊的火力配置及具體情況。如果同時出現捷克式輕機槍,民24重機槍或其它重機槍和迫擊炮的聲音,而且步槍齊射的密度火力非常大的話,那必然是營連級的部隊在這裡部署。這時候,聯合國軍擔負“火力偵察”的部隊能剩一半人撤回都算是幸運的。因為志願軍和其它部隊不同,為了降低聯合國軍空中支援和炮火支援的效率,同時擴大自己的陣地火力,通常都會把試探攻擊的聯合國軍放到很近的位置再開火。

志願軍迫擊炮剛開火,美軍士兵就抱頭鼠竄:聽聲就知道不是朝鮮軍

在鐵原阻擊戰中,志願軍

63軍軍長傅崇碧深感7萬美軍的壓力,在接到志願軍總司令部彭總髮出的“堅守15日”電文後,將第189僅剩的9400多名戰鬥人員分成200多份,撒播在多線200多個陣地上,讓7萬美軍及其它聯合國軍逐個拔除,在拔除過程中,為志願軍其它兄弟部隊爭取時間。而對於63軍軍長傅崇碧這樣的部署,美軍司令李奇微知道其中的緣由,他也知道志願軍這是在拖延時間,延緩聯合國軍的總攻銳氣。但是對於志願軍這200多個小陣地,聯合國軍則根本做不到快速拔除,雖然其中一些小陣地只有2個班或1個排,但因為構築了完善的避炮工事和防炮洞,美軍炮擊的效果相當有限。

志願軍迫擊炮剛開火,美軍士兵就抱頭鼠竄:聽聲就知道不是朝鮮軍

在這種戰術的拖延下,美軍花費了

3天時間才勉強開啟一條通道。但是,這時候已經為時已晚。當聯合國軍花費3天時間開啟189師陣地之間的通道時,63軍其它部隊已經在鐵原內圍構築出了完善的工事群,而其他戰線的志願軍部隊因為189師的頑強阻擊,已經完成了短暫的休整,人員編制已經得到調整,美軍這時候再聯合其它聯合國軍向志願軍發起攻擊的獲勝希望已經不大,繼續作戰毫無任何意義。為此,李奇微不得不放棄“禮拜攻勢”計劃,重新做出其它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