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狗十三》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經朋友安利,看了一部名為《狗十三》的中國劇情類文藝電影。在前一天訂下票後,隔天下午四點四十五分走進影院,在那一場的觀影區只有兩個人坐著。我打趣道:“算包場了”。

人人都在《狗十三》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這部在熱搜就讓我有所耳聞的《狗十三》講述的是主人公李玩青春的成熟與蛻變,刻畫出一個在當今社會背景下現實意義濃郁的家庭,尤其是對家庭中親子關係的描寫,細膩真實。

這個以現實題材編織而成的故事,是很多國人家庭生活的縮影,觸動了無數觀眾的內心世界,有人說要是看了《狗十三》後沒共鳴,只能說明你生長的很幸福。

人人都在《狗十三》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一個初中女生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離異、父親再婚、母親的漠視、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繼母產下弟弟、心理被忽視。似乎生活對這樣一個花季少女顯得不太善良,可這的確就是當今社會許多青少年所正在經歷的。

劇中女主成績優異保送省重點、父親事業有成物質條件不錯,爺爺奶奶的疼愛重視、繼母也不是個壞女人。現實生活遠比劇情更難過,這些環境條件的附加讓我覺得女主的命運底色其實還算OK。

人人都在《狗十三》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當然《狗十三》並非賣慘,以女主的寵物狗“愛因斯坦”作為線索來表現李玩的內心世界,從抗拒到接受再到失去後的崩潰。

對李玩來說,“愛因斯坦”是她是填補情感缺口的五彩石,當狗丟了以後,李玩幾近瘋狂的去尋找“愛因斯坦”,在當面對家人的欺騙、表姐的背叛、父親的責打。。。她選擇了與生活妥協,接受了假“愛因斯坦”、不拒絕長輩的好意而吃下那一塊狗肉、看見真“愛因斯坦”時也選擇了轉身告別。

人人都在《狗十三》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最終,她也成為了一個“懂事”的人、完成了成熟化的所經工序。片中有兩處耐人尋味的地方,一是在飛進教室引起紀律騷亂而被打死的蝙蝠,二是鄰居總是模仿鳥叫而“被”當成精神病送走。在目睹了這些後,李玩也變得不再“任性”。在這個普遍想獲得認同感的世界裡,“異類”註定會付出代價。

這也許是生長在90年代背景下人群的專屬悲劇,我們常常被大人教育“要懂事”“要理解父母”“這都是為你好”,似乎我們的成長情緒在大人看來,用來抒情都嫌不夠。

人人都在《狗十三》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面對這種強者邏輯,要想推翻,你只能等待變得更強,那這是不是又。。。或者,這就是東亞社會的文化陰影?我想這也許和60、70年代生人遭遇的時代環境是有關係的。

那一代人溫飽都成問題(所以普遍會希望孩子們節約糧食,多吃飯,長胖才好看),因此會無形中覺得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在物質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對孩子精神世界的追求毫無感知能力。

人人都在《狗十三》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當相對開明的我們成為父母后,對於自己曾經歷過的那些悲哀又會怎樣去對待我們的孩子?普遍在樂活化、差異化的生活方式下生存的我們是否會讓“溝通和尊重”作為教育的第一要義。

人人都在《狗十三》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長大後不再過分強調原生家庭的影響是我們都明白成熟就意味著自我擔當,而把一切沮喪的原因也都轉移到了自己身上。總是想強調自己的相同與不同,來獲取認同,最後,人人都在《狗十三》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