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垃圾?下城AI智慧幫你破解垃圾分類難題

編織袋是什麼垃圾?滌棉布是什麼垃圾?雨傘是什麼垃圾?這些問題,你能回答得上來嗎?今年以來,全國各地都在大力推進垃圾分類,杭州也不例外。很多網友反映,不少垃圾讓他們“傻傻分不清楚”,經常要面對直擊靈魂的拷問。

現在,這一難題被破解了。不用問朋友,不用查資料,只要把垃圾往攝像頭下一放,聰明的AI智慧就能幫你自動識別出垃圾種類。這麼機智的垃圾房在哪裡?杭州市下城區天水街道燈芯巷社群居民喝到了“頭口水”。

垃圾怎麼分類怎麼投?

AI智慧輕鬆破解“靈魂拷問”

江山弄鳳起裡交叉口,5個簇簇新的垃圾回收桶吸引了周圍居民的注意,其中有3個“其他垃圾”桶、2個“易腐垃圾”桶。

和普通垃圾房不同,這兒多了兩個攝像頭和一個電腦螢幕。

一個攝像頭是“刷臉”用的。它能夠拍攝到扔垃圾者的上半身動作,當居民把垃圾投進桶裡後,精準判斷出有沒有投擲錯誤。

比如,記者將一堆廢紙投進了“其他垃圾”投入口。“分類合規,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短短几秒拍攝後,AI智慧就作出了分類正確的判斷。如果投錯了,AI智慧會發出“分類不合規,寶寶不開心”的分類錯誤提醒。

另一個攝像頭是用來“識物”的。當你面臨“這是什麼垃圾?”的靈魂拷問時,就可以讓它大展身手了。

比如,記者將礦泉水瓶放置在攝像頭下,掃描幾秒後,螢幕上果斷跳出“礦泉水瓶屬於可回收物”的判斷,並且提醒居民“按材質打包,投入可回收物桶,食品飲料包裝清洗瀝乾,並壓扁。”

這是什麼垃圾?下城AI智慧幫你破解垃圾分類難題

“這是一套AI智慧識別系統,利用人臉識別、AI技術和‘城市大腦’平臺,對垃圾投放點環境、定時定點參與等情況實時監控。”據燈芯巷社群介紹,這套系統還能對居民參與垃圾分類進行識別統計,對垃圾箱滿溢、垃圾外露等情況第一時間發出預警,有效彌補非集中投放時段志願者缺少的監管問題。

這麼“時髦”的垃圾桶,老小區居民能接受嗎?“當然了,我們相信科學,也要嘗試新東西,肯定好用的。”75歲的居民吳韻清笑呵呵地說。

試行一個星期,已經有二三十位居民用上了這套系統。“接下來我們會根據系統執行情況,逐步實現街道全域推廣。”天水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易腐垃圾又臭又髒? 生態化處理讓垃圾不出社群

正確分類、投擲垃圾,只是垃圾分類的第一步,如何處理垃圾,才是資源再生利用的關鍵途徑。在燈芯巷社群出入口,一臺藍灰色大型機器特別顯眼,它就是易腐垃圾生態化處理裝置。

“每天早上9點到10點,居民可以把易腐垃圾拿過來,破袋後投入其中,機器日承載垃圾量為300至400公斤。”機器運營方、中社聯(杭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陳海龍介紹。

被機器“吃”掉的易腐垃圾去哪兒了?在接下來的6個小時中,機器將透過破碎、脫水、攪拌和生物發酵,將易腐垃圾轉化為有機肥料。如果按300至400公斤垃圾承載量來計算,最終可以產生約80公斤有機肥料。

這是什麼垃圾?下城AI智慧幫你破解垃圾分類難題

陳海龍端出了一盤黑色有機肥料。“都說東北黑土地肥力高,我們機器轉化的有機肥料同樣富有營養,後期可以用在綠化園林種植、城市綠化施肥、農業追肥等渠道中。”

實現易腐垃圾不出社群,是引進該生態化處理裝置的重要意義。“實現易腐垃圾就地集中生態處理,能夠減少易腐垃圾數量,減少有害氣體和腐爛氣味。”天水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僅如此,易腐垃圾還能“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我們正在考慮採用積分制度,來這裡倒垃圾的居民都可以獲得一定積分,今後可以用來兌換有機肥料,拿回家種種花草和蔬菜。”

目前,天水街道已在燈芯巷社群和萬壽亭農貿市場分別引入了這一裝置,其中燈芯巷社群每天可以就地處理易腐垃圾300-400公斤,萬壽亭農貿市場每天可處理2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