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靠什麼起家?七個謀士,三個武將!

23招賢才:曹操起家靠什麼

重讀三國”第一季 第二十三章

大家好,我是讀者。關注我,帶你走進一個不一樣的文化歷史世界。

上一次我們講了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攻入長安,殺了王允。這次我們就接著往下講,小說也從這裡進入了第十回。

李傕、郭汜這些人,比董卓好不到哪兒去,他們挾持了漢獻帝,把持了朝政。

曹操靠什麼起家?七個謀士,三個武將!

那麼咱們前面說過的,討董聯盟的成員西涼太守馬騰,還有一位幷州刺史韓遂,就帶兵殺奔長安,討伐李傕、郭汜。可惜,因為軍糧不夠,這次討伐以失敗告終。

他們具體怎麼打的我就不說了,但我想提一下西涼的一位少年將軍馬超,他是馬騰的兒子。小說描寫他的長相,說是

“面如冠玉,眼若流星”,就是說他面板很白,雙眼有神,是個小帥哥。

雖然當時馬超只有

17

歲,但論起勇猛,他幾乎可以說是呂布第二。而且,呂布有勇無謀,馬超卻有勇有謀。他一出場就表現不凡,一槍就把李

傕這邊的一個將領給刺死了,然後又活捉了另外一個將領。

後來啊,馬超還成為了劉備手下的五虎將之一,是個很重要的人物,在這裡呢,他先出場亮了個相。

接下來,小說的重點又轉到了曹操。前面我們提到過,曹操離開了討董聯軍,當他重新出場的時候,他已經擔任了東郡太守。東郡這個地方是屬於兗州的。

曹操靠什麼起家?七個謀士,三個武將!

當時,山東青州的黃巾軍殘部又捲土重來,朝廷就派曹操去鎮壓。曹操很快就取得了勝利,光俘虜就抓了三十多萬人。

他從裡面挑出身強力壯的,組成了一支精銳部隊,號稱

“青州兵”;同時,他也擴大了自己的地盤,控制了整個兗州,有了一大塊根據地。

但有兵,有地盤,還不足以成就一番大事業,成大事得有人輔佐。

所以接下來,小說就重點講了曹操是如何在兗州招納賢才的。

我統計了一下,當時來投奔曹操的人才

一共有十個,七個謀士,三個武將。

我要特別提一下

第一個和第十個,他們一個是謀士,一個是武將,都很有代表性。

第一個的這個謀士,叫荀彧,他先跟隨冀州刺史韓馥,隨後跟了袁紹,後來又離開袁紹,跑到曹操這兒來了。曹操非常看重荀彧,甚至把他比作漢高祖劉邦的著名謀士張良!

劉邦能取得天下,張良立了大功。曹操拿荀彧跟張良比,可見荀彧很了不起。這麼了不起的謀士拋棄了袁紹,改跟曹操,這無形中就是說,袁紹不如曹操。

好,荀彧就先介紹到這兒,在後面的故事裡,他還會經常出現。

還有第十個,我也得跟你說說,他是個猛將,名叫典韋。典韋因為犯了事兒,只能跑到山裡躲起來。有一天他赤手空拳追趕一頭猛虎,剛好被曹操手下的一個將領看到了,這個將領就把他推薦給了曹操。

曹操靠什麼起家?七個謀士,三個武將!

這個將領還跟曹操講了一個故事,說典韋以前幫朋友報仇,砍下了仇人的頭。幾百人在鬧市裡圍堵他,但誰都不敢靠近。他使的兩支鐵戟,有八十斤重,這麼沉的兵器,他騎在馬上,還能夠舞起來虎虎生風。

前面我們講過,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重八十斤,其他人的兵器好像都沒有這麼重的。可見這個典韋力氣很大,武藝不凡吶。

接著小說又寫了一件事兒來告訴我們典韋的力氣有多大:一陣大風颳來,曹操帳前的大旗杆搖搖欲墜,好幾個士兵一起抱住也不頂事。典韋叫他們閃開,他只用一隻手就扶穩了旗杆。

《三國演義》中雖然寫了很多猛將,但要論力氣,典韋應該算第一。

曹操當即就任命典韋做了帳前都尉,也就是曹操的貼身侍衛。請注意:小說裡寫曹操解下自己身上的錦襖賜給了典韋。

到後面第

12

回,我們還會看到曹操收服另一位大力士許褚時,也取了一件衣服給許褚穿上。這個細節不太起眼,你自己看書的時候很容易就略過去了,但這個細節又很重要,我得好好給你解釋一下。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有一篇《淮陰侯列傳》,是劉邦手下的大將韓信的傳記,裡邊寫到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跟項羽相持不下,這時候就有人來遊說韓信,說你別跟劉邦了,還是跟項羽吧。

曹操靠什麼起家?七個謀士,三個武將!

韓信回答說:劉邦

“授我上將軍印,

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就是說劉邦讓我率領幾萬人馬,對我言聽計從,還脫下自己的衣服給我穿,把自己的飯給我吃,我怎麼可能背叛他呢!

所以,“解衣衣我”就成了重用賢才的著名典故。《三國演義》裡寫曹操動不動就脫下自己的衣服給別人穿上,就是要強調曹操愛惜人才,而且很會籠絡人心。

《三國演義》寫曹操重視人才、愛惜人才,這一點跟歷史上的曹操是完全一致的。

你如果學過中國古代史,就一定知道

曹操提出過“唯才是舉”的主張。

意思就是說:只要你有某一方面的才幹,曹操就可以重用你,即使你道德上有缺點,他也不計較。

曹操的這個主張,在當時顯得特別與眾不同。因為東漢的社會風氣是重德不重才,或者是重出身不重才能。

我們前面也提到過袁紹、袁術兄弟因為出身顯赫,就瞧不起出身下層的關羽和張飛。但曹操跟他們不同,他看關羽是個英雄,就很敬重他,他還跟袁術說誰有功勞,就該獎賞誰,不必問出身的貴與賤。

這也說明曹操在知人、用人上確實有過人之處。他能成就一番大事業,也跟這一點有很大的關係。

好,讓我們回到小說上來。曹操在兗州剛站穩腳跟,就派人去接他父親和叔叔一家老小。

曹操靠什麼起家?七個謀士,三個武將!

他們一家人來兗州的路上,經過了徐州。當時的徐州刺史陶謙想結交曹操,就用好吃好喝招待曹操的家人,還派自己的部下帶兵護送他們去兗州。

可是陶謙沒想到,他這個部下看到曹操的父親帶著許多財物,就起了貪心,把他們全殺了,搶了財物,落草為寇去了。陶謙是好心辦了壞事啊。

曹操聽到這個訊息,恨得咬牙切齒,他一口咬定是陶謙縱容部下殺了他全家,立刻起兵報仇,要掃蕩徐州,還命令部下一旦佔領了城池,就把城裡的百姓全殺光。

訊息傳出來,就驚動了一個曹操當年的恩人出來為陶謙說情。誰呢?就是陳宮。

你應該還記得,曹操行刺董卓失敗,在逃跑途中,被中牟縣縣令陳宮的手下抓了。陳宮救了曹操,本來還想跟曹操一起幹一番大事業,結果他看到曹操殺了呂伯奢全家,就寒了心,離開了曹操。

這陳宮跟陶謙關係好啊,於是就來找曹操求情,說陶謙是個仁人君子,你父親遇害,跟他無關;再說,徐州百姓也是無辜的,希望你不要濫殺無辜。

但曹操根本聽不進陳宮的勸告,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

其實,報父仇並不是曹操進攻徐州唯一的理由。更重要的理由是:徐州緊挨著兗州,很富庶,也是個戰略要地。

曹操早就在打徐州的主意了,現在陶謙的部下殺了他父親,他正好以此為藉口奪取徐州。所以不管別人怎麼勸,他都是不會聽的。

好了,這一次我們主要講了曹操在兗州大舉招納賢才,擴充自己的勢力,他又以陶謙部下殺自己父親為由進攻徐州,要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地盤。

曹操靠什麼起家?七個謀士,三個武將!

那麼曹操能不能順利攻佔徐州呢,我可以先劇透一下,沒那麼容易,這中間還有不少波折呢。下一次,我再仔細給你講吧。

上期回顧:

《三國》中的一個倫理難題:該不該哭董卓?觀點各有不同!

下期預告:

24三讓徐州:仁義劉備得人心

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下期再會!

曹操靠什麼起家?七個謀士,三個武將!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文史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