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勤於政事的唐文宗,為何無法中興唐王朝?

歷史上的唐代中晚期,相對於初唐、盛唐時期而言,一直是人們鮮有關注的盲點時期。但當我們切實地去觸碰這段歷史,便可以發現,唐代中晚期的歷史實際上要更耐人尋味一些。這中間,唐代中晚期有許多傑出的君主,如唐憲宗李純、唐武宗李炎等,在歷史上都有極高的讚譽。可當我們深入這段歷史就能發現,這一時期曾有許多君主嘗試力挽狂瀾,但其結果卻是無疾而終,甚至衍生出亂局,唐文宗李昂便是如此。

歷史上勤於政事的唐文宗,為何無法中興唐王朝?

公元826年,大唐寶曆二年,正值壯年的唐敬宗離世。而從唐敬宗手中接過衣缽的人,便是唐穆宗的第二子,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唐文宗李昂。歷史上唐文宗的在位時間,將近十四年之久。縱觀文宗一朝,便可以發現,唐王朝始終處在中興與崩潰的邊緣。這是因為,唐朝在經過穆宗、敬宗兩朝的衰敗之後,在文宗一朝終於迎來中興的跡象。可是在唐文宗在位的末年,宦官集團卻得以凌暴朝野。

歷史上勤於政事的唐文宗,為何無法中興唐王朝?

根據史料的記載,在位十四年的唐文宗,始終都是一個勤於政事的存在。援引《舊唐書》的記載則為“帝在藩邸,知兩朝之積弊,此時釐政,並出宸衷,士民相慶”並且,唐文宗在位的初期,還崇尚節儉,屢出宮內宮女,並裁撤冗官。以至於,史書都稱唐文宗在位的初期政治清明。可見,唐文宗相較於父兄而言,要更為勤於政事一些,並且其始終都致力於中興唐室。但後面的歷史證明,勤於政事的唐文宗,並沒有使唐朝中興,反而將唐朝推向了亂局之中。那麼,歷史上勤於政事的唐文宗,為何無法中興唐王朝?

歷史上勤於政事的唐文宗,為何無法中興唐王朝?

首先,透過史料我們能夠了解到的是,勤於政事的唐文宗,所以無法中興唐王朝,可以說是兩方面的原因。一來,唐文宗雖然有中興之志,但其卻並不具備治理朝政的才能,這就使得唐朝無法在文宗的治下中興。再者,文宗一朝的朝堂,恰逢“牛李黨爭”的一個高潮階段,這也就使得唐朝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理。而在以上兩個原因的交織影響下,最終使得唐文宗錯失中興之主的殊榮。

歷史上勤於政事的唐文宗,為何無法中興唐王朝?

先講唐文宗個人方面的原因。根據《新唐書》的記載,唐文宗李昂性格上最大的特點,便是“仁而少斷”這就使得唐文宗,每當遇到大事需要處理時候,往往會受朝臣的意見所影響。要知道唐代中晚期要面對的問題,實際上要遠超於此前盛唐時期所要面對的問題。如果君主本人缺少謀略,而僅是遵從文臣的方略顯然不足以應對危局。

歷史上勤於政事的唐文宗,為何無法中興唐王朝?

《劍橋中國隋唐史》曾指出,唐文宗有著極高地治理熱情,所以其也很容易輕信朝臣,而這樣的情況,間接所導致的便是“甘露之變”的發生。可見,唐文宗本人雖然勤於政事,但其卻並不具備相應的才能。這樣的情況下,便使得文宗一朝出現了孜孜以求治,卻不得治的詭異景象。而這樣的情況,間接也決定了唐文宗李昂的悲慘命運。

歷史上勤於政事的唐文宗,為何無法中興唐王朝?

其次,以朝局的角度來看,唐文宗一朝的“牛李黨爭”實際上也達到了高潮。縱觀文宗一朝便可以發現,唐文宗在位的歷史時期,先是“牛黨”得勢,極力打壓“李黨”後是文宗打算將“李黨”的李德裕引入朝中,但卻又為此招致“牛黨”的全面反對。以至於,最後唐文宗將“牛黨”悉數貶黜,而只用李鄭之徒,這就最終導致了“甘露之變”並且,因為朝中黨爭嚴重,使得文宗一朝的朝政有著很大的搖擺性,尤其是對待藩鎮的態度問題,更是在文宗一朝呈現出了姑息的態度。可見,“牛李黨爭”的情況,最終也成為了唐室於文宗時期無法中興的一個重要原因。

歷史上勤於政事的唐文宗,為何無法中興唐王朝?

歷史上的唐文宗李昂,可以說是一位極具悲劇色彩的皇帝。其在位的十四年時間中,始終都致力於中興唐室,但其最後卻落得個憂憤而亡的結局。實際上,唐文宗的悲劇所映照的則是唐代中晚期,固有政治體系的崩塌,而對於種種弊病而言,僅依靠勤於政事,顯然已經無法挽救唐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