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鞏固自己的皇權所誅殺的胡藍黨,到底是對還是錯

《胡藍獄》這首詩以漢朝的開國大臣韓信和彭越為引子,採用通俗易懂的順口溜似的語言,介紹了明代“胡藍之獄”的歷史史實,並對其原因和後果作了較為深入的分析,讓我們對“胡藍之獄”有了一個大體的瞭解。但是從本質上分析,“胡藍之獄” 只是明太祖朱元璋維護自己統治的一種措施,是一個從社會最下層出身的封建最高統治者本身所固有的統治心理在作祟。

朱元璋為鞏固自己的皇權所誅殺的胡藍黨,到底是對還是錯

明太祖 朱元璋

胡藍黨獄源起

朱元璋之所以能奪得天下,建立大明王朝,除了依靠廣大計程車兵和人民群眾外, 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一批能征善戰、運籌帷幄的文臣武將的輔佐。所以在明王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對他們論功行賞,封官加爵,因而他們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都有相當大的實力。不過,大明王朝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在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同時, 新的矛盾和危機又擺在朱元璋面前。一批王公大臣、開國功臣自以為功高蓋主,驕橫跋扈,不把朱元璋和明王朝的法律放在眼中。朱元璋本人對此非常痛恨,更擔心他們會憑藉強大的軍事、經濟實力而背叛他,使千辛萬苦奪來的成果付之東流,這樣使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日益尖銳。同時,明朝內部各種官僚集團之間的矛盾如文武大臣之間的矛盾,淮西集團和浙東集團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而朱元璋正是利用了各派間的鬥爭以實現了自己的目的。

胡惟庸是安徽鳳陽定遠人,龍鳳元年(1355)在和州投靠了朱元璋,頗受朱元璋寵信,被授予元帥府奏差。後來歷任寧國主籌、吉安通判、僉事、太常侍卿等職, 可以說是少年得志。洪武三年(1370),拜為中書省參知政事,為右丞。洪武六年升為右丞相,旋進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胡惟庸當上左丞相後,日益驕橫跋扈,與太師李善長相勾結,專權納賄,陷害異己。他還時常在不奏報朱元璋的情況下,獨斷專行的執行生殺升黜大事。他在朝廷中不斷培植私人勢力,並拉攏軍事勢力,逐漸形成了一個文臣武將齊集的小集團。朱元璋從元亡的教訓中,深切地感到如果臣下的權力太大,會導致宰相專權而不受節制的局面。所以他視胡惟庸為明朝皇權的一大威脅。這樣,皇權與相權之間產生了激烈的衝突。

朱元璋為鞏固自己的皇權所誅殺的胡藍黨,到底是對還是錯

以朱元璋為首的浮雕

丞相戮,將軍誅

洪武十三年,有人上書告發胡惟庸謀反。朱元璋大怒,以“擅權植黨”、“枉法誣賢”等罪名殺了他, 同時被殺的還有陳寧、塗節等人。胡惟庸死後,洪武十八、十九年,又有人告發他通倭、通北元。於是朱元璋為肅清“逆黨”,又加胡惟庸以“通倭”、“通虜”和“謀反”的罪名,不斷的牽連擴大。洪武二十三年,又興大獄,牽連及李善長、陳仲亨、費聚、常遇春等人,都以與胡惟庸有交往而被殺,前後被殺的有幾十家王公貴族,共3 萬多人。此案延續了10 年之久,朱元璋做《昭示奸黨錄》佈告天下,史稱胡獄。

胡惟庸被殺後,朱元璋廢罷丞相,革中書省, 並嚴格規定以後都不得再立丞相。規定如臣下敢有奏請立丞相者,處以重刑。丞相被廢除後,它的職能全部由六部分理,皇帝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中央集權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朱元璋為鞏固自己的皇權所誅殺的胡藍黨,到底是對還是錯

朱元璋請客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又興藍黨大獄。藍玉是安徽定遠人,開平王常遇春的內弟。初在常遇春帳下為官, 其有謀略,作戰英勇,屢立戰功。史稱其“臨敵勇敢,所向皆捷”,“有大將才”。洪武二十一年,任大將軍,率15 萬大軍攻入漠北,追擊蒙古軍隊, 虜獲男女七萬七千餘人,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朱元璋對他寵信有加,把他比之為衛青、李靖,封他為涼國公加太子太傅。在這種情況下,藍玉日益驕橫跋扈。他蓄莊奴假子達數千人之多;他乘勢暴橫,仗勢侵佔東昌(今山東聊城)民田。當御史按問時,竟將御史鞭打後趕走。北征的時候,他私佔大量珍寶駝馬。回師時夜經喜峰關,因守關吏未及時開門,竟縱兵毀關而入。他的所作所為,引起了朱元璋的強烈不滿。尤其是當他發現有可能受胡黨牽連時,又想向朱元璋發難以自救。洪武二十六年,錦衣衛指揮蔣獻告發他謀反。朱元璋在上朝時,即下令將其逮捕處死。這次牽連族誅者自公侯伯乃至文武官員,被殺者約有兩萬人。史稱“藍獄”。

朱元璋還手詔佈告天下,作《逆臣錄》。《逆臣錄》中有一公、十三侯、二伯。明初的胡惟庸和藍玉兩案, 史稱“胡藍之獄”,實質上是明太祖朱元璋為維護自己的統治而採取的非常措施。前後長達14 年,共殺了四五萬人,明朝的元功宿將幾乎被殺殆盡。在當時社會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使許多儒生不願意入朝做官,即便為官者也大多戰戰兢兢,沒有大的作為。胡藍之獄使明朝喪失了一大批治國安邦的文臣武將,其損失是難以估量的。

朱元璋為鞏固自己的皇權所誅殺的胡藍黨,到底是對還是錯

朱元璋dioa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