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統一三界的戰略上,趙匡胤和柴榮截然相反,那麼誰的策略更正確

眾所周知,在後周世宗柴榮駕崩以後,趙匡胤就被手下黃袍加身而建立了宋朝。雖然趙匡胤是將柴家人趕下去而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但是他和柴榮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要一統天下,結束這個動盪不安的時代。不過在方針上,二人可是有所不同的;柴榮是想著先解決掉契丹這個北方的心腹大患,那麼再收拾南方那些割據的小政權時就特別容易了;而趙匡胤採取的措施卻是先收拾掉南方那些割據的小政權,這樣回過頭來再對付北方的猛虎契丹就沒那麼困難了。那麼相比之下,二人的方針誰更準確一些?今天我們就要來慢慢分析一下了。

在統一三界的戰略上,趙匡胤和柴榮截然相反,那麼誰的策略更正確

其實站在他們的角度來看,雙方的觀點和做法都沒有什麼錯誤。畢竟柴榮認為,當時天下的狀態就是四分五裂,在這種情況之下,也就等於其他所有政權都是自己的對手。因此,柴榮就決定擒賊先擒王,將契丹這個最強的宿敵給解決掉,這樣就會對其他勢力起到強大的震懾作用。說不定,等後周回過頭來再對付剩餘的勢力時,這些地區的老大和他們相遇後就會嚇得聞風喪膽,直接就舉白旗投降了,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了其他政權。而在趙匡胤稱帝建立北宋之後,他就有了不同的想法,他認為契丹這頭巨獸是非常難對付的,如果一開始就對其動手的話,那麼不會取得成功不說,而且自己一方會死無葬身之地。因此他就決定先解決割據南方的那些勢力,只有將他們全部剿滅,那麼自己這邊就有了更多的資本。那麼,再回過頭來對付契丹時,自己就有更大的把握獲勝。

在統一三界的戰略上,趙匡胤和柴榮截然相反,那麼誰的策略更正確

不過,有人就說了:還是柴榮的觀點正確,趙匡胤這種做法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失誤。畢竟他們認為,正是因為北宋先去解決南方的這些割據勢力,才會讓契丹也就是遼國的勢力進一步擴大。因此在北宋一朝,始終都沒有將遼國幹掉,也就藉助金國的勢力趁火打劫了一把而已,而且之後也被金國順勢滅掉,才會在歷史上留下靖康恥這麼丟人的一面,連皇帝都成為階下囚而被送到了屠宰場。南宋就更不用說了,始終都偏安於南方一隅,連華夏文明的發源地都給丟了,因此在面對北方的蒙古之時,他們就被消滅了。所以他們認為,這是趙匡胤決策失誤而為後來的一系列遭遇埋下了伏筆。那麼趙匡胤真的有錯嗎?仔細研究這段歷史後,就可以得出結論。

在統一三界的戰略上,趙匡胤和柴榮截然相反,那麼誰的策略更正確

實際上,無論是柴榮制定的策略還是趙匡胤實施的計劃,都沒什麼問題,只不過由於二位所面臨著並不相同的具體情況。而且雖然是趙匡胤實施了“先南後北”的方針,但是最初也是後周大臣王樸提出的這個建議。而對於這種意見,柴榮也是支援的。那麼有人會問了:為何後來柴榮就改變計劃了呢?那是因為遼國實在是眼前的心腹大患了,當時在讓北漢成為了自己的分公司後,遼國就開始挑釁後周了,認為對方不堪一擊,想讓對面趕快舉白旗投降。然而,柴榮怎麼能忍受這種氣,再加上後周在和南唐交手的時候,就算對面處於下風也沒有坐以待斃,而且和後晉一樣,偷偷派使臣和遼國接觸,想要讓自己實現最後的翻盤。而遼國肯定是不願意看到中原統一的,於是就答應了南唐的請求。而在這種情況下,柴榮不得不改變策略,不然被契丹在背後捅上一刀子的話,那自己就沒有喘氣的機會了。

在統一三界的戰略上,趙匡胤和柴榮截然相反,那麼誰的策略更正確

而且就個人原因來說,柴榮也是要先打契丹的,畢竟他是從姑父郭威那裡繼承的皇位;而大臣們面對看到這種外人坐上了皇帝寶座後,心中肯定是有所不服的,柴榮也明白當時內部的情況對自己不利,因此始終想找一個機會立威,讓手下的那些大臣臣服。而面對遼國的挑釁,柴榮選擇先對付這個敵人是再好不過的機會了。畢竟遼國是後周最強大的對手,如果他能將這個可怕的對手給解決掉,那麼對後周而言就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功績,那樣的話,那些大臣肯定會對柴榮佩服的五體投地,從此心甘情願的為自己效命,何樂而不為?而如果先解決南唐等南方小政權的話,大臣們就會笑話他就會挑軟柿子捏,肯定不會服從於他,那樣還怎麼治理整個政權。再者說,在當時,遼國的形勢也有一定的變化。因為當時的遼國皇帝是遼穆宗耶律璟,此人不光是一個不務正業的昏君,而且還是一個暴君,為了煉製所謂的長生不老藥而不惜將人身體裡的膽給挖出來,可以說視人命為草芥。在這種情況下,遼國還能有之前的繁華強盛嗎?這對後周而言是有利的,於是柴榮才會攻打契丹,而且是自己御駕親征。

在統一三界的戰略上,趙匡胤和柴榮截然相反,那麼誰的策略更正確

而趙匡胤所面對的情況就有所不同了,畢竟在為後周效力的時候,趙匡胤就立下了很多軍功,在軍中擁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力。這樣,他才能有機會在軍中培養自己的親信,以至於到陳橋驛兵變之時,他才會被黃袍加身而建立自己的政權;因此就可以看出,柴榮所想和所做出的決定多少有些冒險,畢竟當時內部的形勢對自己不利;而趙匡胤就不用如此,畢竟早就籠絡了人心,不用再做這麼冒險的事情,於是他才會做出先易後難的措施,讓自己先慢慢積攢經驗,等到時機成熟再和最終boss決戰。而且在趙匡胤繼位後不久,遼國的皇帝也已經換人了,當時坐上龍椅的是耶律賢,這是一位有道明君,不光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而且重用了耶律家族的大量人才,這些角色在後來的宋遼戰爭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讓遼國徹底走向了鼎盛的道路。因此從當時那個情況來看,是完全不利於趙匡胤的,因此他才沒有做出孤注一擲的決定。

在統一三界的戰略上,趙匡胤和柴榮截然相反,那麼誰的策略更正確

綜合來看,二人的抉擇都沒有什麼錯誤,根據當時自己和對手的形勢,他們都做出了正確的判斷,並沒有誰對誰錯可言。至於有人說,正是趙匡胤先南後北的策略才讓後來的宋朝都有屈辱歷史,這點是完全不客觀的。如果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只要是一個腦子清醒的君主,就不會做出先打遼國這種賭博式舉動。至於宋朝為何始終都是屈辱史,那就和後來的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有關了,當時趙匡胤明白,自己是被手下那些將領擁戴上位的,既然可以擁戴自己,那也就可以將自己給廢掉;於是才會召集那些大將吃飯,在言語之間令他們交出了兵權,這樣趙匡胤才會將兵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等打仗時才會讓將軍帶兵;這樣將軍和士兵平時見不著面,到打仗時才能臨時相見,肯定不會形成默契,而且掌握兵權的文官根本不懂平時訓練等問題。因此就可以說明,就算後來的趙匡胤有過失,不過他先北後南的策略絕對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