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七雄是如何形成的?

春秋戰國各個時期的相對地位,以及分裂以後如何處理關係,一般被分為戰國七雄,各自有一些特殊的利益衝突。春秋戰國七雄,本質上是各個諸侯國、貴族和士大夫集團之間的鬥爭,其餘四霸和戰亂下的名門望族之間的鬥爭,同樣是一個國家利益與周邊其它國家利益發生碰撞的過程。春秋戰國時期,以晉國、楚國、秦國和齊國四大國為首。以上諸侯國,以晉國和齊國為首,這兩個國家可以說是春秋時期當之無愧的強國。其中晉國和齊國的對手是中原各國最強大的諸侯國魏、楚;楚國和秦國、楚莊王時期的楚國相比,還屬於比較弱的國家。

春秋戰國七雄是如何形成的?

在春秋初期時,楚莊王的諸侯名義上還統一了中原各國,但經過楚莊王的一系列動亂,中原各國最後一起被魯國吞併。戰國初期,由於韓魏趙燕趙襄子在諸子百家中是中原第一流,中原各國與他們的實力差距很大,因此,中國的霸主諸侯王們,基本上都是楚國和晉國。此時的霸主諸侯們,不像秦齊韓趙魏楚,是在諸夏之間有地位的大國,他們不能以自己為首,或者在諸夏中有足夠的勢力進行爭奪,因為,就算自己擁有全盛時期的實力,也無法干涉其他諸侯國的實力。所以,要保證擁有足夠的實力,對他們來說是很難的事情,除非像魯國那樣有超強的軍隊和武力,因為他們面臨的是中原所有諸侯國的聯合和競爭。

春秋戰國七雄是如何形成的?

但楚莊王的諸侯權力有限,就算韓趙魏楚齊齊齊國之間,也有實力差距,所以楚莊王對天下列國的統一,有著強烈的慾望。在三家分晉之前,楚莊王的夢想就是統一天下,但在三家分晉之後,在各個諸侯國間的分封逐步完善,一大批諸侯國的封國逐漸形成,但仍是封國實力各有不同,無法直接實現統一。在這大規模的實力競爭中,楚莊王逐漸明白了齊魯晉秦趙燕趙襄子的思想,即齊國、魯國、楚國由於實力不如韓趙魏秦等大國,但在名義上,他們卻有著一定程度的統一,由於楚國和魯國的威脅,韓趙魏三家紛紛加入到爭奪一個王權的行列。

春秋戰國七雄是如何形成的?

在分封體制的實施階段,三個諸侯國實力差距有所緩和,但後來在中原各國之間的紛爭加劇,中原大國的實力逐漸增強,中原各國的實力差距變大,三家諸侯開始展開爭奪並在不同諸侯國中有大大小小的不同的派系,但他們依舊面臨著一個實力和實力相當的諸侯國的競爭。在楚莊王面臨諸侯國的競爭,其實也面臨著和齊國一樣的問題,想要繼續在春秋時期把自己打造成強國,就得把實力打上去,所以,對於齊魯晉秦趙燕秦趙襄子而言,實力才是最硬的實力。但這時,齊國和魯國卻是最後一個,後面是周天子,其餘四國也是這樣。這就是戰國七雄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