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說“歲”“年”

歲末年初說“歲”“年”

古人用來表示時間概念的漢字有“日”“月”“年”等。日和月本是象形字,本意就是指太陽和月亮。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隨太陽的升降來安排生產和生活,逐漸在頭腦中形成了“日”的概念;又發現月亮每過一定時間會盈虧一次,於是又有了“月”的概念。用“日”來代表一天時間,用“月”來代表一個月時間,這些都很好理解。但是表示一年這個概念的“年”又是個什麼東西呢?

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年”是一種頭長尖角的怪獸,每年臘月末都會闖入村莊吃人。人們聚集在一起,共同抵禦“年”的侵襲。一次,人們燒竹竿取暖時紅紅的火焰和“噼啪”的炸裂聲把年嚇跑了。自此人們認識到年的習性:怕紅、怕“噼啪”聲。於是每年臘月底大家一起穿紅衣、貼紅窗花、放鞭炮,用來驅趕“年”,過年的習俗就是這麼形成的。

當然,傳說畢竟是傳說。表示一年時間概念的這個年字,本意到底是什麼呢?

歲末年初說“歲”“年”

甲骨文

歲末年初說“歲”“年”

金文

歲末年初說“歲”“年”

小篆

原來,年是一個會意字。《說文解字》上說:“年,谷熟也。”甲骨文是一個人揹著禾,表示穀物成熟進行收穫之意;金文稍變,人與禾連在一起了;到了小篆,人訛變為千;楷書則寫成“秊”,而現在常用的“年”在古代其實是俗字。

沒有了“禾”字頭的年字,讓後人無法聯想到“年”與“谷熟”之間的關係。中國是以農業種植為主的國家,收成的好壞關係著一年的命運。“禾”是“年”的基礎,有禾才有年。所以我國古代穀物豐收就叫“有年”,穀物大豐收就叫“大有年”。古代先民原始的耕作技術使得莊稼一年只能成熟一次,而一年就在先民們忙碌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中過去。在一年又一年的重複勞作中,先民們自然而然地把季節和農事的週期叫做了“年”,於是“年”就從“谷熟”的含義引申為指代時間的“年”了。

“年”的名稱在上古時代也幾經變易。《爾雅-釋天》裡說:“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

歲末年初說“歲”“年”

甲骨文

歲末年初說“歲”“年”

金文

歲末年初說“歲”“年”

小篆

歲的甲骨文像兩隻腳邁步揮動著兵器戉,有邁步收割之意。古代一年收割一次,所以又引申為一年。因為木星約12年繞一周天,每年執行一個星次,所以古人又把木星稱為“歲星”。同是紀年用字,歲、年二字在上古漢語中的用法略有不同。“歲”是從歲星引申而來,“年”是由禾熟引申而來,所以清代學者顧炎武說:“天之行謂之歲”、“人之行謂之年”。又說:“自今年冬至,至明年冬至,歲也。自今年正月朔,至明年正月朔,年也。”意思就是“歲”是地球公轉一週的時間,約365天,實際就是陽曆年;而“年”是從第一年的正月初一到第二年的正月初一,約354天,實際就是陰曆年。

歲末年初說“歲”“年”

河南登封元代測景臺

商朝以“祀”為年,原因是各種祭祀活動多以一年為一個週期,所以引申為時間概念的“年”。直到周朝,才把年稱為“年”。不過,周朝的年是以十一月初一為歲首,直到漢武帝實行《太初曆》,才定正月初一為新年歲首,十二月三十日為除夕。自此,我國從漢朝到清朝兩千多年一直使用夏曆,年節的日子就這樣沿襲下來了。如今我們將老祖宗創立的夏曆正月初一稱為“春節”,不過人們還是習慣地將“過春節”叫做“過年”。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早就認識到四季變化與天象執行有密切的關係。甲骨文裡已經有古代曆法的記載。《尚書-堯典》裡說:“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說明當時已經知道一年有366日,併發明瞭設定閏月的辦法。春秋中葉,古人以土圭之法來觀測日影,實測出一年的長度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知道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並提出了十九年七閏的方法,這比同時期古希臘和羅馬的歷法要進步得多。

歲末年初說“歲”“年”

江蘇儀徵出土的東漢銅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