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北京城中軸線東移,和元大都中軸線脫不了干係!

北京城中軸線是北京古城文化的重要傳承載體,是體現中國都城營建制度的巔峰之作。北京城中軸線的形成與明初建設紫禁城有關,明永樂年間建設北京宮殿,紫禁城中軸線沒有沿用元大都大內中軸線,而是向東偏移150米左右,同時向北延伸至鐘鼓樓,向南至麗正門,形成城市中軸線與宮城中軸線合一現象,開創了新的都城規劃格局。

明北京城中軸線東移,和元大都中軸線脫不了干係!

北京城中軸線的這兩個現象與明代建設紫禁城有關。明代紫禁城中軸線沒有沿用元大都宮城中軸線,兩者並不重合,而是發生東移,並依據古代堪輿定向理論形成自子午線北西偏轉2度多的現象。北京城中軸線規劃設計有其特定時代的指導原則,富含傳統文化內涵,開創了新的都城規劃制度,奠定了今日北京城雄偉莊嚴、恢弘氣派的文化格局。

明北京城中軸線東移,和元大都中軸線脫不了干係!

壹 元大都中軸線分析

1。中心臺是元大都城的幾何中心

《析津志》記載:“至元四年二月己丑,始於燕京東北隅,辨方位,設邦建都,以為天下本。”可見,元大都建設是經過精心規劃的。元大都在規劃之初,其設計者劉秉忠是以麗正門外第三橋南的一棵大樹作為南側基點,在大樹所在子午線經過的積水潭東岸選一地點設中心臺,把經過中心臺與大樹的子午線作為大都宮城的中軸線,以中心臺作為大都城的幾何中心向四面對稱延展,設計大都城的四面城垣。《析津志》記載:“中心臺,在中心閣西十五步。其臺方幅一畝,以牆繚繞。正南有石碑,刻曰:中心之臺,實都中東、南、西、北四方之中也。在原廟之前。”

此處非常明確地說明中心臺是整個元大都的幾何中心,這個中心應該到東西南北四面的城牆距離是相等的。侯仁之認為:“在城市設計的同時,把實測的全城中心做了明確的標誌,在歷代城市規劃中,還沒有先例,這也反映了當時對精確的測量技術用在城市建設上的極大重視。”

明北京城中軸線東移,和元大都中軸線脫不了干係!

2。中心臺、斷虹橋與元大都中軸線的關係

元大都中心臺,位於舊鼓樓大街南口東側,今鼓樓以西,這是大都城的幾何中心。中心臺和麗正門外第三座橋南的大樹連線構成元大都宮城中軸線。元大都中軸線上的建築有厚載門、延春閣、延春門、大明殿、大明門、崇天門、周橋、靈星門、千步廊、麗正門,是宮城中軸線向南延伸而形成,大都宮城厚載門以北為御苑,並沒有建設道路以體現中軸線,經過海子橋。

明北京城中軸線東移,和元大都中軸線脫不了干係!

(1)元大都中軸線與中心臺關係

參考《北京歷史地圖集》的元大都地圖,沿元大都城的四角,劃出兩條對角線,其交叉點就位於舊鼓樓大街南口和今北京城鼓樓之間的部位,此即元大都幾何中心,就是中心臺所在位置,恰在元鼓樓以東,與古籍記載完全吻合。元大都中軸線是依據中心臺而確定的,並不與今鐘鼓樓大街在一條線上,也不與舊鼓樓大街在一條線上,而是在兩者之間。

(2)“斷虹橋”與元大內周橋三橋之“東虹橋”

斷虹橋是故宮中一座不同尋常的橋,其建築形式不同於明代,長18。7米,與今太和門外19。5米長的金水橋邊橋接近,比武英殿前三座白石橋的任何一座都長,並且斷虹橋下河寬6米,武英門橋下河寬5 米。武英殿地位重要,明代為皇帝便殿,河橋長度、橋下河寬度卻不及位於側面的斷虹橋,顯而易見,斷虹橋在建築規制上較高。

姜舜源據此判斷斷虹橋是利用元代舊有的周橋,並認為“斷”為“截斷”“折斷”,將周橋三虹截去兩虹,故謂之“斷虹”。但是,“斷虹”兩字令人困惑,如果此橋是斷橋,稱作斷虹橋合情合理。這樣完整的一座橋,稱作斷虹橋,似乎另有來源。

斷虹橋是故宮內部自古口耳相傳而形成的地名,斷虹橋得名應該與元大都宮城中軸線上的周橋有關。元大都宮城中軸線依據中心臺而確定,恰好經過武英殿東牆,東距斷虹橋約30米。說明斷虹橋位於元宮城中軸線之東側。《南村輟耕錄》記載說:“直崇天門,有白石橋三虹。”斷虹橋應是“三虹”中的東虹。“斷虹橋”發音與“東虹橋”發音極為相近,當是音近轉說而來。

明北京城中軸線東移,和元大都中軸線脫不了干係!

實際情況應該是明初建設北京宮城,拆除了周橋三座橋中的西虹橋和中虹橋,僅剩下東虹橋。失去另外兩座橋樑,東虹橋失去方位參照,因而不再具有指位意義,此後在口語逐漸被唸白,由“東虹橋”唸白為“斷虹橋”。

明北京城中軸線東移,和元大都中軸線脫不了干係!

這種地名現象在別的地方也有案例,北京市海淀區有一個村叫做董四墓,其本名是“東四墓”,清中期尚有東四墓、西四墓,後來西四墓消失,東四墓失去參照,訛傳為董四墓,並編造出有關“董四”的人物故事來。王子林也認為斷虹橋是元大內周橋之東虹。由此看來,斷虹橋之所以形制特殊,是因為其為元大都宮城周橋三橋中的東橋,由此可進一步確定元大都宮城中軸線就位於斷虹橋西側,元代宮城在明紫禁城偏西,明紫禁城中軸線發生了東移。

明北京城中軸線東移,和元大都中軸線脫不了干係!

元大都宮城中軸線示意圖

貳 明紫禁城建設與中軸線東移

依據前面關於元大都中心臺和斷虹橋的分析,可以斷定,明紫禁城中軸線並不與元大都中軸線重合,而是向東偏移。明初建設紫禁城是在元大內舊址基礎上向南、向東兩面移動。紫禁城南移後,在原來的元大內延春閣遺址上堆砌土山,名曰鎮山,意味著壓勝前朝。紫禁城在空間佈局上向東移動,很可能也有厭勝之意。從傳統的五行關係來說,東方屬木,木生火,明朝為火德,中軸線東移,就木位以壯火德,可保江山永固。中軸線東移也將元宮城置於西部金位,金主刑殺,也有壓勝前朝之意。

20世紀50年代,在萬寧橋曾挖出一尊明代的石鼠,後來又在正陽門(明永樂麗正門)橋下挖出一尊明代石馬。萬寧橋和正陽門是位於中軸線上的兩個重要地標,石鼠顯然代表子位,石馬代表午位,一南一北正好成為中軸線子午向的標誌。正陽門是明初北京城牆南移時新建的城門,其附近出土的石馬顯然與元朝無關。

明北京城中軸線東移,和元大都中軸線脫不了干係!

依此推測,明代紫禁城中軸線是以經過萬寧橋的子午線確定的,以此為子位,該子午線與南城牆交點確定正陽門位置,以此為午位。紫禁城中軸線向北延伸至鐘鼓樓,從而構成了北京城的中軸線。這條中軸線打破了元大內宮城軸線至厚載門即停止的做法,創造了宮城中軸線與城市中軸線合為一體的設計理念。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小地名大乾坤

北京為何以“北京”為名,你可瞭解?

北京“中都”、“大都”之名從何而來?

“燕國”為何以“燕”為名呢?後來何去何從呢?

北京古稱“薊”因何得名?“薊都”究竟在今天哪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