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6年,潼關外、靈寶西原——唐玄宗的滑鐵盧

那一年,詩人杜甫從洛陽返回自己的任所華州,正好路過潼關。

彼時的潼關,正被戰爭緊張的氣氛籠罩著。

詩人杜甫並沒有著急趕路,而是放慢了腳步,在潼關吏的邀請下,他下馬步行。

漫步潼關,滿眼盡皆蕭瑟;驀然回首,滿心盡是追憶。

杜甫,不由得悲從中來,用充滿悲憫的筆觸,回憶了幾年前潼關外那場慘烈的廝殺: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這便是著名的

《潼關吏》。

而在詩的開頭,還有一行小注:

“安祿山兵北,哥舒翰請守潼關,明皇聽楊國忠言,力趣出兵,翰撫膺慟哭,而出兵至靈寶潼關遂失守。”

言簡意賅!

哥舒,就是哥舒翰。潼關之戰前,哥舒翰還不是“慎勿學”的反面典型,那時候,他可是風光無兩。

1 戰略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來形容756年6月前的哥舒翰,應當並不為過。

當時,安史叛軍席捲河南、河北,

就連東都洛陽也淪陷賊手,以至於潼關暴露在叛軍面前

。而潼關背後,則是大唐帝國的首都——長安。

此時正是,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12月。

此時的哥舒翰,正在長安養病。就在十個月前,身為突騎施後裔,河西、隴右節度使的哥舒翰入朝,途中中風癱瘓。

洛陽失守後,玄宗便想到了他。

至於為什麼會選中一位癱瘓的病人為帥,則不得而知。

只知道,當年的12月13日,長安八萬名士卒集結完畢,由哥舒翰率領奔赴潼關。玄宗則在興慶宮勤政樓為其送行,百官郊外踐行。

帝國命運,繫於一身。

公元756年,潼關外、靈寶西原——唐玄宗的滑鐵盧

哥舒翰

儘管身體不行了,但哥舒翰的腦子還是清醒的。

他清醒的認識到,

潼關,只能守,不能出。

他對手下分析戰況時就說道:

“叛軍從遠處而來,最希望速戰速決;我們偏不如他們的意,堅守不出,氣死他們。”

這樣的戰略,是正確的。

於是,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攻潼關。哥舒翰守關不出。

陝郡的叛軍偽裝成散兵遊勇的樣子,誘導哥舒翰來攻。哥舒翰依然堅守不出。

安祿山快被哥舒翰搞瘋了,常常憂慮地和左右說:

“哥舒翰真孃的老奸巨猾,搞得我軍幾個月攻不進去,這可咋整?”

然而,雷打不動的潼關,卻從後方裂開了一個口子。

2 後方

最初的時候,楊國忠是支援哥舒翰的。畢竟,守住潼關,就守住了楊國忠的利益。

直到安思順在長安被殺。

作為安祿山的族弟,安思順卻一顆紅心向朝廷,他多次提醒朝廷,安祿山可能要造反。那這樣的人,怎麼會被殺呢?

因為哥舒翰。

安思順與哥舒翰有過仇怨。於是,到達潼關後,哥舒翰就叫人偽造了安祿山給安思順的書信,隨手又轉送給了唐玄宗,謊稱這是在潼關截獲的,請求玄宗殺掉安思順。

既然帝國所仰仗的將軍,說有這麼回事,那就有這麼回事吧。玄宗想也沒想,就把安思順殺了。

這一操作,驚呆了楊國忠。

哥舒翰可憑一己好惡,左右皇帝的思維,這豈不可怕?萬一哪一天,你哥舒翰看我楊國忠不順眼,也偽造這樣一封書信,怎麼辦?

事實上,哥舒翰的部下,確實對楊國忠動了殺心。

王思禮就曾秘密進言,說把楊國忠綁到潼關,直接殺掉了事。

只不過,哥舒翰沒有同意。但,一顆釘子,已經釘到了楊國忠與哥舒翰兩人之間。

公元756年,潼關外、靈寶西原——唐玄宗的滑鐵盧

楊國忠的猜忌

對於“守關”戰略提出異議的人,是唐玄宗。

一晃半年過去,潼關無礙,玄宗憂懼的心多少放鬆了一些。急躁,又佔據了主動。

是的,作為皇帝,

他怎能不想盡快收復東都洛陽,怎能不想盡快平定叛亂。

於是,他催促哥舒翰趕緊進兵陝郡和洛陽,又要求郭子儀也發兵南下配合。老謀深算的哥舒翰立刻回奏:

不可,這會正中安祿山下懷。

遠在河北的郭子儀、李光弼也即刻上奏:

不可,如果舍潼關而東出,一旦敗了,後果不堪設想。

就在玄宗猶豫時刻,楊國忠投出了關鍵一票:

“哥舒翰堅守不出,總是坐失良機,這成什麼樣子?”

如果說玄宗是急躁,那麼楊國忠就是包藏禍心了。

公元756年,

一場不該打的仗,只能開打了。

據說,哥舒翰出關之前,拊膺大哭。或許,這個清醒的癱子,已經預感到了結局。

3 指揮

哥舒翰的臨戰指揮,也出現了問題:二十萬大軍傾關而出,潼關則不留將士防守。

這難道就叫破罐子破摔?

在看到敵軍崔乾祐率領的叛軍佇列散漫之後,唐軍竟然發出鬨笑,完全沒有意識到,這隻

是敵人在誘敵深入。

當唐軍出擊之後,伏兵便突然而出。

中午時分,天上颳起了一股邪風,煙塵滾滾之中,唐軍不辨敵我,竟自相殘殺。

而正自駭然之時,敵軍又從背後殺來……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戰場,就在潼關外、靈寶西原。

公元756年,潼關外、靈寶西原——唐玄宗的滑鐵盧

潼關失守

六月九日,敵將崔乾祐乘勝入潼關,輕而易舉地打開了長安的東大門。

而哥舒翰,則狼狽地逃回了潼關西驛。此時,一個叫做火拔歸仁的部將,找到了機會,他綁著哥舒翰,直接投奔了洛陽。

來到洛陽之後,哥舒翰骨頭軟了,直呼安祿山為“撥亂之主。”

但,這怪哥舒翰嗎?

當火拔歸仁捆好哥舒翰後,他對這位昔日的主帥說了這樣一句話:

“你別不服,也別悲傷,你忘了當年封常清、高仙芝的遭遇了嗎?”

封常清、高仙芝是在洛陽淪陷之後,作為敗軍之將被殺的。

哥舒翰憤怒地握住鞭子,想勒死自己。可惜沒成功,便也認了命。

可,這能只怪哥舒翰嗎?

4 結尾

潼關失陷後,演員唐玄宗上線了。

六月十二號,唐玄宗宣佈親征。

可一邊說親征,另一邊又讓穎王前往四川,並要求蜀地官員做好迎接準備。

呵呵。

這是迎接穎王還是迎接皇帝本人呢?

在第二天黎明時分,唐玄宗就出逃了。

而這一切,都出乎了安祿山的意料。奪下潼關後,由於摸不清長安守備情況,他一直停滯不前。

十天後,安祿山遣將,策馬入長安。

公元756年,潼關外、靈寶西原——唐玄宗的滑鐵盧

安史之亂/易中天中華史

¥

21

京東

月銷1

購買

該怎麼評價這場戰鬥呢?

錯誤的戰略?失敗的指揮?戲劇性的結尾?

不知道。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勿學的,又豈止是哥舒。

作者:腦洞闡史觀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