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氏後人講述抗英名臣卞士雲 道光皇帝稱他做京官外官都好

卞氏後人講述抗英名臣卞士雲 道光皇帝稱他做京官外官都好

卞氏後人回到老宅

卞氏後人講述抗英名臣卞士雲 道光皇帝稱他做京官外官都好

城南卞公祠

2018年9月25日,是浙江巡撫卞士雲誕辰230週年紀念日,來自全國各地的卞氏後人及學者數十人齊聚揚州,走進位於廣陵路的卞家老宅,回憶這位從揚州城走出的清朝重臣。

寒門學子考取進士

堂名“榴瑞堂”報答母恩

卞士雲(1788—1843),原名榮賢,字光河,號季青、竹辰。他出生於揚州城南,為何卻是儀徵人呢?

“揚州卞氏為東晉卞壺之裔,揚州城西南有卞忠貞公祠,就是為了紀念卞壼這位‘忠孝之道,萃於一門’的賢臣。”80歲的卞士雲五世孫卞重年告訴記者,卞氏南宋時遷揚州,至忠貞第38世、江都第16世卞履義始著籍儀徵。卞履義(字儀封)就是卞士雲的祖父。卞士雲父親名叫卞銘(1749-1798,字新盤),卞士雲是卞銘與繼室陳氏所生。

卞銘本是一個讀書人,因為家境貧寒,不得不棄學經商,經營生意時也常常是手不釋卷,一輩子生意做得不大,是小康之家。卞銘年屆不惑才生下卞士雲,他常常教育兒子說:“我平生未嘗揚人之過,未嘗隱人之善。人有憂未嘗生喜幸心,人有樂未嘗生嫉妒心。”

卞士雲11歲時,父親卞銘就去世了,母親陳氏靠幫別人家做針線活,供他上學。當時在府學時,有人看到他十分聰慧,願意出重金讓他去做生意,母親陳氏謝絕了,在隆冬風雪之日,她望著院前石榴樹說:“老天保佑我兒讀書功成名就,石榴樹隆冬也會開花。”果不其然,石榴樹不久開了兩朵花。從此,卞士雲受母教激勵,苦讀不已。1816年鄉試奪魁,1820年庚辰科考取覺羅官學(學生均為皇族,又簡稱宗學)教習。1823年會試中進士,二甲第五名。道光皇帝欽點翰林院編修,這一年卞士雲三十六歲。

為了報答母親的一片苦心,卞士雲將自己的這一支命名為“榴瑞堂”。

痛陳淮鹽運輸改革弊端

道光稱他做京官外官都好

道光十年(1830),兩江總督陶澍上表擬對淮鹽運輸方法進行改變,鹽船直接出江,不再在儀徵掣捆。當時儀徵從事解捆搬運等工作的伕役有數萬人,如果這樣改革,他們就會絕了生計,衣食無著,儀徵勢必失去昔日繁華。

時任京畿道監察御史的卞士雲,認為這樣改革弊端很大,又念及家鄉的生機將絕,遂與都察院左都御史史致儼、浙江學政吳椿聯名上疏,痛陳其害,這一改革動議被暫時擱置了。

卞士雲歷任安慶、鳳陽、寧國知府,升廣西右江道、湖北按察使,署布政使。他在任內重新審理天主教牛八教案、銅船水手黃和尚案,將被株連的無辜者悉數釋放。

道光皇帝兩次召見卞士雲,評價他說:“汝任御史時,即知汝才幹明練,做京官好,做外官亦好”,“卞士雲才具操守,朕所素知,爾等當效法之”。

回鄉丁憂時臨危受命

率浙江軍民抗擊英軍侵犯

道光二十年(1840)二月,卞士雲生母陳氏在湖南任所病逝,卞士雲開缺回籍,由湖南護送母親靈柩歸葬揚州。按照禮制,官員為父母喪守制三年,要離職家居,稱丁憂。

儀徵學者巫晨介紹,道光二十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英國軍艦溯海北上,沿途攻陷浙江定海等軍事要地。道光二十一年冬,道光皇帝為解燃眉之急,想到了還在丁憂的卞士雲,授予他總辦浙江軍營糧臺事務兼管浙江布政使司事。道光二十二年,尚未實授浙江布政使的卞士雲被授予署理浙江巡撫的職務。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守制二十七月已滿的卞士雲被授予浙江布政使,署理浙江巡撫。

浙江沿海常常遭到英國軍艦的侵犯,軍務繁忙。卞士雲身先士卒,指揮防禦。軍民缺糧,川、鄂兩省糧船不能到達浙江,卞士雲奏請免稅,並四處招徠糧商直達浙江,以解燃眉之急。英艦進入長江,鎮江告急,手下人對他說,揚州的家眷恐怕不安全。卞士雲厲聲說道:“我要以身殉國,奮不顧身,還談什麼妻兒老小。”極大鼓舞了浙江軍民抗擊英軍侵犯的決心。

道光二十三年五月,卞士雲積勞成疾,病逝於署理浙江巡撫的任上,享年五十六歲。

卞士雲有一姐,嫁給太學生吳熊弼。他本人存世一女兩子。女兒嫁給直隸候補知縣程迪芳,長子卞寶書,次子卞寶第。如今,位於廣陵路219號的卞寶第故居完好地儲存,為揚州市級文保單位。通訊員 卞世傳 記者 姜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