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故事:紀念高熙喆撰漷河永濟橋碑文110週年(李慶)

向房村鄉賢彭延信老先生打聽,得知我小時候見過的漷河東岸的那通石碑還在,並說石橋還存了一段,遂心生慶幸,忙專門前去尋訪。

滕州故事:紀念高熙喆撰漷河永濟橋碑文110週年(李慶)

沿滕州城東新修的龍泉路向南,經過王開村東,來到如今的郭河橋,橋北幾百米處,就是當年王開村通往房村的老河口,我小時候跟奶奶去前房村走老姥孃家,就走這條路,過石橋,經過河東岸高坡的石碑下,奶奶曾告訴我那石碑上也有她孃家人的名字,於是我就記住了,當時覺得石碑很是高大巍峨,後來才反應過來那是因為我兒時矮小的視角所看……

滕州故事:紀念高熙喆撰漷河永濟橋碑文110週年(李慶)

二十多年後,又來到我曾走過的地方,石橋還在,石碑也在,只是河道變窄了,且橋下也沒了流水,河兩岸長滿了楊樹荒草,昔日白沙鋪地的河灘,如今成了羊群出沒的草場,當年那條清澈歡歌的漷河呢?

石橋,如今也僅剩下13孔,中間還斷塌了一孔,白石橋面上飄落著初秋的樹葉,在有一搭無一搭的蟬聲中蜷縮,我在那石橋上來回走了一趟,就走過了二十多年的人生歷程,終於走到嵌入於我童年記憶深處的古石碑下,這回可要好好看看這通石碑了……

石碑正(南)面刻《創修永濟橋碑》,碑文為清末民初滕縣大文人“高翰林”高熙喆所撰,碑文如下:

滕州故事:紀念高熙喆撰漷河永濟橋碑文110週年(李慶)

“漷水之見於《左氏內傳》也久矣。自國初以來,與南梁水合流,遂為負郭之害。而漷之故道,其勢力遂殺然。每當盛夏苦澇大浸,稽天民之病,涉者蓋累累然,而房尚村其尤也。居村之西北,維舊有石槓以渡行旅,蓋即漷水之下流也。既而梁為水吃日就傾圮,往來者皆迂以取濟焉。趙君廣清者,房尚村人也,慨然曰:是不可無以維之,而附近村居皆爭鳩資以助其成,以宣統二年三月三日經始,三年四月十六日蕆事,計其資為緡者八佰,橋之孔蓋二十有三。由是厲者唱喁揭者唱於轆轆踽踽,蓋居然康莊矣!橋既成,請餘為文以紀其實,且曰橋不可以無名,是在吾子。餘竊維天下之善,猶水也,掘井得泉,水無地不在,善無時而或息也。人之樂善如橋也,平者,橋之體也;通者,橋之用也。苟平矣,苟通矣,而天下焉有不治者乎?吾顧後之為善國者之視斯橋也!遂為文以記之,名之曰永濟。趙君勉乎哉!後之過斯橋者,苟有志焉,而樂善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滕州故事:紀念高熙喆撰漷河永濟橋碑文110週年(李慶)

落款時間為“大清宣統三年歲次辛亥四月中浣”,即著名的改朝換代的“辛亥革命”那一年(1911年)。石橋落成幾個月後,石碑上“大清”的國號就不復再用。由此看來,當南方的革命黨奔走呼號大肆“造反”之際,我鄉計程車紳聞人也在集資建橋造福一方,身為清朝“賜進士出身、誥授朝議大夫、翰林院編修、甲午科山西正考官、掌湖廣貴州道監察御史、宣化府知府”的邑人高熙喆老先生,在即將失去滿清皇朝誥封庇護之際,依然以當朝官員長者的身份口吻,以橋作喻,以橋象徵,諄諄教誨“後之為善國者”,充滿了憂國憂民、愛國愛家的情懷和願望!

滕州故事:紀念高熙喆撰漷河永濟橋碑文110週年(李慶)

高老先生端坐書齋撰寫這篇碑記銘文之時,預感到他所跪拜維護的大清王朝行將滅亡了嗎?他所期望的“後之為善國者”,如今把這個千年古城建設得怎麼樣了?

石橋落成五個月後,高翰林以及“大清”辮子上頂了二百多年的那個“天”就塌了,吾邑鄉人踩著“永濟”石橋走進了民國、走進了“新中國”,一直走到20世紀末期,漷(kuò)河用簡化字叫了“郭河”,河水在“現代化”的潮流中斷流,石橋遭到廢棄,橫在垃圾荒草叢中,曾在橋上行走過的少年如今也成了中年,他在廢橋上顧盼四望,尋找他少年時的記憶以及躺在白沙河灘上仰望天空的青蔥歲月……

滕州故事:紀念高熙喆撰漷河永濟橋碑文110週年(李慶)

又記:老家在房村(即碑文上所記“房尚村”)的彭延信先生說碑文的書寫者是他同村已故的秦學經老先生,碑上落“邑庠生秦學經書丹”。彭先生如今也已是古稀之年,他曾專門回老家找到房村秦姓後人,拜託他們看護好這通石碑。彭先生告訴我,說我奶奶的父親叫孫茂昌,但是石碑上只有“孫茂林”的名字,我奶奶已於幾年前以九十多歲高齡去世,我再向誰打聽石碑上留名的“孫茂林”是誰呢?

(本文選自李慶著《石刻春秋——古滕鄉野餘碑拾遺》[中國文史出版社,2020年8月版],第59頁—第61頁。特此鳴謝!)

滕州故事:紀念高熙喆撰漷河永濟橋碑文110週年(李慶)

【作者簡介】

李慶,男,1967年生,山東滕州人,原滕州廣播影視總檯總編輯、主任記者,山東省“齊魯文化之星”。主創《柳琴戲的傳說》《煎餅》《天下滕姓出滕州》《詩路滕州》等電視紀錄片獲全國獎,2013年出版專著《古滕文化走筆》,2020年出版《石刻春秋——古滕鄉野餘碑拾遺》。

滕媒體注:本文首發《滕州文學》,轉載旨在傳播更多滕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