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載德永芳,贏在用人。千年前都知道不用“憤青”

中國政府用人制度一般可以簡單分為①先秦時期:血緣關係的世襲制;②春秋戰國:軍功進爵;③漢朝:察舉制(人品);④曹魏:唯才是舉(用才不用德);⑤晉朝:九品中正制;⑥隋唐:科舉制(隋考詩詞歌賦,唐考策論)。

先舉幾個舉幾個例子看看前朝用人弊病

01

察舉制

你不是要看人的品質嗎?好的沒問題。父親死了,我守孝不去當官一下守十年。地方官說至孝之人。把他舉薦給中央。派人一調查,好嘛!守孝十年在墓道里生了十幾個孩子,妻妾成群。這叫啥虛偽!偽君子盛行。三國演義裡的王朗,奴顏婢膝之徒。

大唐盛世,載德永芳,贏在用人。千年前都知道不用“憤青”

02

唯才是舉

曹魏時期,曹操把唯才是舉發揮到極致,亂世用才不用德,不問德行只要有本事那我就要你,這類人呢往往沒有道德底線,在哪能得到好處就去哪!高平陵之變完美證明了這一點。司馬懿一個士族領袖,站出來收拾曹家,那麼多人沒有一個有氣節的人站出來反對,因為她們知道跟誰不是跟,換個領導而已。可憐曹家幾代努力,全給司馬家做了嫁衣,讓西晉一統。

03

九品中正制

九品是劃分人才優劣的的九個等級,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中正是品評官,一般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員兼任。中央有關部門依據中正對士人評定的品第——品和狀,選拔官吏時授予相應的官職,九品中正制創立之初,評議人物的標準是家世和才能並重;但是

中正官一般由士族出身的官員擔任,發展到西晉,主要看門第和家世,甚至成為唯一選才的標準。“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任用官吏,全憑門資。九品中正制東漢末年以來世家大族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它的實行,進一步促進了魏晉之際士族的形成以及西晉以後士族制度的鞏固和發展。九品中正製成為世家大族壟斷官吏選拔、培養私家勢力、維繫政治特權的工具。

大唐盛世,載德永芳,贏在用人。千年前都知道不用“憤青”

04

科舉制

隋文帝時期隨著士族和庶族力量對比的變化,原先以門第高低為主要標準的選官制度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社會狀況。為擴大封建統治的階級基礎,採用科舉制給庶族參與政權提供途徑。考詩詞歌賦,這問題來了,給個題目你去創作,對於好多人來說這是蛟龍入海,洋洋灑灑千字,辭藻華麗。可是拉上戰場實用就不行了誇誇其談之徒太多了。

05

大唐盛世唯賢是舉,考策論

我們天可汗李世民說唯才是舉,這種方法適合亂世,治世需要品行兼優,政績再好,德不配位,就會造成官員鑽法律的空子,影響朝廷的治理。只有德才兼備才是成就盛世的必須。

選才,太宗說,把現實的問題拿出來當題目,你得拿出解決辦法,實際能奏效,不能說寫文章抨擊這不好那不好。抨擊誰都會,關鍵提出要解決方法,這就難了。策論要的不是辭藻華麗,而是實力派。

大唐盛世,載德永芳,贏在用人。千年前都知道不用“憤青”

總而言之,太宗的用人思想已經超越當時的時代限制,他要求德才兼備,才是之國之利器:考策論,就是pass掉今天的憤青,文采斐然,抨擊時弊,讓人義憤填膺。卻並提不出解決方法反而使事態擴大。要選德才兼備的實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