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的寡婦在真實社會中會怎樣?古代的寡婦都在守寡嗎?

《金瓶梅》一書中的男主角西門慶,風流成性,豔福不淺,與眾多女人保持著情人關係,正式娶進門的妻妾有八房,其中有三房都是寡婦。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毒殺親夫的潘金蓮,另外一位李瓶兒,曾是西門慶的好兄弟花子虛的妻子,花子虛還在世的時候二人就勾搭成奸,結局最好的是孟玉樓,她之前的老公是個販布的商人,因意外身亡,她經人介紹嫁給了西門慶,西門慶死後,她又嫁給了知縣的兒子為繼室,實際上是大房的身份了。

根據《金瓶梅》中關於服飾,民俗,以及官職的稱呼的描寫來看,當時應該是北宋年間,西門慶其人在《水滸傳》中也有出現,《水滸傳》所寫的是北宋末年,宋徽宗年間的故事,我們可以基本確定,西門慶是生活在北宋年間無疑了。

問題來了,我們都知道在古代有一個叫做“貞潔牌坊”的東西,是官方為丈夫死後守寡守節的婦女頒發的,也就是說,在古代,寡婦守節是被民間社會乃至官方鼓勵讚美宣揚的。

那麼在《金瓶梅》中,二嫁甚至三嫁的李瓶兒和孟玉樓,是不守婦道的淫賤之人嗎?作者這樣寫只是為了角色需要嗎?她們的再嫁在真實的社會中會受到處罰或者是人們的唾棄嗎?

潘金蓮不在此次討論之列,無論在任何時候,為了任何目的,謀害他人性命都是不可被原諒,應該受到法律懲罰的。

《金瓶梅》中的寡婦在真實社會中會怎樣?古代的寡婦都在守寡嗎?

早在春秋時期,寡婦再嫁和現在一樣,是件非常普遍且平常的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孔子的兒子伯魚死後,他與妻子雖然已育有子,妻子還是改嫁了一個衛國人。齊桓公因為蔡姬一個玩笑開過了頭,一生氣把她送回了蔡國,蔡國也毫不示弱轉頭就把蔡姬另嫁他人。

到了戰國,戰亂四起,各國都缺打仗的人手,更是鼓勵寡婦再嫁,充分利用生育資源。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開始重視“貞節”,反對婦女再嫁,他曾在巡遊會稽的時候刻石一塊,說婦女有子再嫁,是不貞的行為。

對於沒有孩子的寡婦再嫁,態度似乎更為寬容,沒有明確規定。其實在現在也是一樣的,無論是離婚還是喪偶,沒有孩子的女人再嫁似乎更容易些,有孩子的女人不管是周圍人還是自己,對再嫁的態度都謹慎的多,為了孩子終身不嫁,或等孩子長大成人後再嫁的也不在少數。

到了漢朝,出現了兩本奇書,《烈女傳》和《女誡》,前者第一次系統明確的提出好女不事二夫的觀點,大肆褒揚了十餘個從一而終的貞節烈女,並受到了官方的肯定和提倡。

《女誡》的作者叫班昭,班固的妹妹,不知是跟女性同胞有什麼仇什麼怨,在書中寫道按照禮教,丈夫有再娶之義,妻子無再嫁之文,妻子對丈夫要從一而終,丈夫續絃則是天經地義。

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漢朝開始出現了一些所謂的貞節烈女,為了不再嫁人採取了一些非常極端的手段。

東漢有位桓氏,丈夫劉長卿去世後,擔心父母逼她再嫁,便割耳毀容,以示為丈夫守節之決心。荀爽的女兒荀採喪夫,為了女兒後半生的幸福,荀爽就把她騙回家逼她改嫁,結果荀採在婚禮上自殺了。

《金瓶梅》中的寡婦在真實社會中會怎樣?古代的寡婦都在守寡嗎?

由此可見,那個時候守貞還是當事人個人選擇,家族親友還是鼓勵希望寡婦再嫁的,第一個戴上枷鎖的人往往都是自願的。到了明清時期,官方開始透過修建貞節牌坊的方式旌表為丈夫守寡的婦女,守貞就成了當事人在宗族甚至當地政府逼迫下不得不做的事,完全不顧及個人意願。

我們都聽過“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句話常常被用來形容那些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潔之士。可事實上,這句話的原意是提倡貞節,反對再嫁的。

原話出自宋朝著名學者程頤,他認為男子娶孀婦為妻,是娶失節者,因此自己也不免失節。那有人就問他,那麼窮得吃不起飯快餓死的寡婦,能不能再嫁呢?

他說:“這只是有人害怕寒冷餓死,才這麼說,但是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這樣看來在宋朝失節是一件比餓死更為嚴重的事情,天大地大,守節最大。那麼娶了寡婦的西門慶,嫁了又嫁的李瓶兒和孟玉樓在當時的社會中就該是被千萬人唾罵,出門都會被砸爛菜葉子臭雞蛋的存在了。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先來看看發生在程頤自己家的一件事,他的侄兒媳婦就在丈夫死後改嫁了,程頤不但沒有阻止,還稱讚她的公公程珦操持外甥女(古時流行表哥表妹結親)再嫁是撫育晚輩的慈祥行為。

這可真是說一套,做一套的典型代表了,事實上,宋代雖然有很多理學家提倡貞節反對婦女再嫁,但並沒有深入民間,普及全社會,依然是你說你的,我嫁我的。

《金瓶梅》中的寡婦在真實社會中會怎樣?古代的寡婦都在守寡嗎?

在古代,普通老百姓大多以種地為生,失去了丈夫,就意味著失去了絕大部分的收入,沒有兒子,或兒子尚未成人的寡婦,為了生存下去,再嫁是最好的選擇。宋朝法律就規定,夫亡子幼,無人主家,寡婦可召後夫,還規定丈夫失蹤六年或外出三年未歸,妻子可以改嫁。由此可見,寡婦是有再婚的法律權利的。

不僅在民間寡婦再嫁非常普遍,在上層社會中也不乏這樣的事情,范仲淹的母親就曾經改嫁朱氏,兒子早死,范仲淹便做主將兒媳嫁給了自己的弟子;王安石的兒子王雱精神失常,王安石不忍兒媳龐氏痛苦不堪,便代她擇婿而嫁。

和下層百姓為了生存而再嫁不同,上層社會或富裕之家的寡婦再嫁,更多的是對自身幸福的追求,是對婦女人倫慾望的一種尊重和肯定。

李瓶兒和孟玉樓再嫁都屬於這種情況,有錢且無子,守寡之後,上門提親的人也不在少數。李瓶兒就曾在花子虛去世後,招了一位上門女婿,後來覺得他實在比不上西門慶能讓自己開心,就趁他吃官司之際,將他踢出門,帶著大量嫁妝嫁給了西門慶,心甘情願的給他做了第六房小妾。

孟玉樓也是聽說了西門慶溫柔多情,善討女人歡心的美名,主動請了薛媒婆上門向西門慶提親,帶了二十多擔嫁妝嫁過來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姐不圖他的錢,也不圖名分,就是圖他能讓我開心。

所以即使身處當時真實的社會環境中,李瓶兒和孟玉樓還是可以再嫁給自己喜歡的男人,古代的寡婦也並不是如我們所想的,只能孤老終身,也可以再嫁人或招夫。

#金瓶梅#

《金瓶梅》中的寡婦在真實社會中會怎樣?古代的寡婦都在守寡嗎?

金瓶梅原版無刪減一函5卷劉心武評點全本金瓶梅詞話蘭陵笑笑生著橫版繁體字臺版

¥

430

領券

減30

京東

月銷80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