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武:宋高宗生母韋賢妃在金國時,曾和別人結婚生子?

蕭武:宋高宗生母韋賢妃在金國時,曾和別人結婚生子?

因為今天有朋友問到韋賢妃的這個問題,以前沒注意過,簡單翻了一下宋史。

對韋賢妃的記錄多一點,柔福帝姬很簡單,實際上就是一句話。先上史書記載為敬:

后妃傳:

韋賢妃,開封人,高宗母也。初入宮,為侍御。崇寧末,封平昌郡君。大觀初,進婕妤,累遷婉容。高宗在康邸出使,進封龍德宮賢妃。從上皇北遷。建炎改元,遙尊為宣和皇后。封其父安道為郡王,官親屬三十人。由是遣使不絕。紹興七年,徽宗及鄭皇后崩聞至,帝號慟,諭輔臣曰:“宣和皇后春秋高,朕思之不遑寧處,屈己請和,正為此耳。”翰林學士朱震引唐建中故事,請遙尊為皇太后,從之。已而太常少卿吳表臣請依嘉祐、治平故事,俟三年喪畢,然後舉行。乃先降御札,播告天下。後三代俱追封王。帝以後久未歸,每顰蹙曰:“金人若從朕請,餘皆非所問也。”王倫使回,言金人許歸後。未幾,金人遣蕭哲來,亦言後將歸狀。遂豫作慈寧宮,命莫將、韓恕為奉迎使。十年,以金人猶未歸後,乃遙上皇太后冊寶於慈寧殿。是後,生辰、至、朔,皆遙行賀禮。洪皓在燕,求得後書,遣李微持歸。帝大喜曰:“遣使百輩,不如一書。”遂加微官。金人遣蕭毅、邢具瞻來議和,帝曰:“‘朕有天下,而養不及親。徽宗無及矣!今立誓信,當明言歸我太后,朕不恥和,不然,朕不憚用兵。”毅等還,帝又語之曰:“太后果還,自當謹守誓約;如其未也,雖有誓約,徒為虛文。”命何鑄、曹勳報謝,召至內殿,諭之曰:“朕北望庭闈,無淚可揮。卿見金主,當曰:‘慈親之在上國,一老人耳;在本國,則所繫甚重。’以至誠說之,庶彼有感動。”鑄等至金國,首以後歸為請。金主曰:“先朝業已如此,豈可輒改?”勳再三懇請,金主始允。鑄等就館,館伴耶律紹文來信,金主許從所請。洪皓聞之,先遣人來報。鑄等還,具言其實。遂命參政王次翁為奉迎使。金人遣其臣高居安、完顏宗賢等扈從以行。十二年四月,次燕山,自東平舟行,由清河至楚州。既渡淮,命太后弟安樂郡王韋淵、秦魯國大長公主、吳國長公主迎於道。帝親至臨平奉迎,普安郡王、宰執、兩省、三衙管軍皆從。帝初見太后,喜極而泣。八月,至臨安,入居慈寧宮。先是,以梓宮未還,詔中外輟樂。至是,慶太后壽節,始用樂。謁家廟,親屬遷官幾二千人。太后聰明有智慮。初,金人許還三梓宮,太后恐其反覆,呼役者畢集,然後起攢。時方暑,金人憚行,太后慮有他變,乃陽稱疾,須秋涼進發。已而稱貸於金使,得黃金三千兩以犒其眾,由是途中無間言。太后在北方,聞韓世忠名,次臨平,呼世忠至簾前慰勞。還宮,帝侍太后,或至夜分未去,太后曰:“且休矣,聽朝宜早,恐妨萬幾。”又嘗謂:“兩宮給使,宜令通用;不然,則有彼我之分,而佞人間言易以入也。”時皇后未立,太后屢為帝言,帝請降手書,太后曰:“我但知家事,外庭非所當預。”將行冊命,承平典禮,悉能記之。帝先意承志,惟恐不及,或一食稍減,輒不勝憂懼。常戒宮人曰:“太后年已六十,惟優遊無事,起居適意,即壽考康寧;事有所闕,懼母令太后知,第來白朕。”十九年,太后年七十,正月朔,即宮中行慶壽禮,親屬各遷官一等。太后微恙,累月不出殿門,會牡丹盛開,帝入白,太后欣然步至花所,因留宴,竟日盡歡。忌日,以諭宰執。後苦目疾,募得醫皇甫坦,治即愈。二十九年,太后壽登八十,復行慶禮。親屬進官一等;庶人等九十、宗子女若貢士已上父母年八十者,悉官封之。九月,得疾,上不視朝,敕輔臣祈禱天地、宗廟、社稷,赦天下,減租稅。俄崩於慈寧宮,諡曰顯仁。攢於永佑陵之西,祔神主太廟徽宗室。親屬進秩者十四人,授官者三人。太后性節儉,有司進金唾壺,太后易,令用塗金。宮中賜予不過三數千,所得供進財帛,多積於庫。至是,喪葬之費,皆仰給焉。然好佛、老。初,高宗出使,有小妾言,見四金甲人執刀劍以衛。太后曰:“我祠四聖謹甚,必其陰助。”既北遷,常設祭;及歸,立祠西湖上。

公主傳:

柔福在五國城,適徐還而薨。靜善遂伏誅。柔福薨在紹興十一年,從梓宮來者以其骨至,葬之,追封和國長公主。

此外還有諸多宋人筆記,因為出過靜善假冒柔福帝姬事件,所以,後人腦補了很多情節。包括一些宋人筆記也說,柔福帝姬是真的,但是因為她在金國做俘虜的時候,和韋賢妃一起被賜給完顏宗弼,所以,韋賢妃南歸後,為了掩飾過往黑歷史,就讓高宗殺了柔福帝姬滅口。這些年又有著名的網路小說,就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不用說了。

重點是韋賢妃在金國的遭遇,她到底有沒有和柔福帝姬共侍一夫,而且還生了兩個兒子?

按照正常邏輯來說,至少有一點是確定的,在韋賢妃北遷不久後,高宗就已經登基稱帝,而且金人也知道韋賢妃就是高宗的生母。

這意味著什麼?

就算徽宗皇子眾多,高宗並不受寵愛,談不上什麼感情,欽宗也沒什麼好說的,但高宗對自己的生母不可能沒有一點感情。這就是說,至少韋賢妃是有政治利用價值的。對這種人,自然不可能隨意處置,而是要給以一定的待遇,以延續她的利用價值。

在這種條件下,我認為金國不太可能把她像對待其他后妃公主一樣,隨便賞賜給金國的王公貴族。

再說年齡。

因為韋賢妃70歲和80歲的時候,高宗都為她舉辦了盛大的生日趴。那麼,現在一般公認的,按照這些記載推算出來的韋賢妃的生年為1080年。

如果這個記載沒有問題,那麼在北宋滅亡韋賢妃北遷的時候,她已經47歲了。

47歲在化妝、整容、保健水平已經發展了一千年之後的今天,其實絕大多數普通女性對男性的吸引力都已經大打折扣了。就算韋賢妃是在皇宮裡生活,化妝和保健水平也不差,駐顏有術,也不可能對男性還有多大吸引力了。

更接近真相的可能是,北遷時的韋賢妃就是一個並不怎麼受待見的普通嬪妃,也就是個半大老太太。要說金國的王公貴族對她有多大興趣,讓隨行北遷的那些比她年輕漂亮得多的公主、后妃、宮人們怎麼辦?

蕭武:宋高宗生母韋賢妃在金國時,曾和別人結婚生子?

再來說韋賢妃的姿色。

按照宋史后妃傳的記載,韋賢妃和喬貴妃一開始都是鄭皇后的侍女,兩人關係特別好,約為姐妹,誰先得到皇帝寵幸,就向皇帝推薦另一個。結果是喬貴妃先得到寵幸,然後才向徽宗引薦了韋賢妃,之後生下了高宗。

高宗出生於1107年。這時候,韋賢妃已經27歲了。在靠青春、顏值和心機博上位的後宮裡,韋賢妃算是趕上了末班車。過了這個年紀,就算是有人推薦,她恐怕也很難打動作為藝術家皇帝的徽宗了。

這就是說,韋賢妃的姿色很普通,至少在皇宮中並不算很出眾。

韋賢妃姿色普通的另一個例證是,在剩下高宗之後,因為徽宗子女眾多,所以每個兒子能否得寵,還要看母親是否受寵,但高宗顯然並不受寵,所以才會在金軍已經圍困了汴京城的時候,徽宗才會讓他去金營送死。

在講究門第、出身的後宮,韋賢妃不僅出身低微,而且姿色平平,所以她一直都不怎麼受待見。一直到高宗奉命出使,去金營送死,大概徽宗才感覺有點愧疚,給韋賢妃升級,從婉容進封賢妃。

那麼,有沒有可能,韋賢妃的年齡是偽造的,她的實際年齡比高宗對外公佈的年齡要小比如五到十歲呢?

這個可能性基本上可以排除。

蕭武:宋高宗生母韋賢妃在金國時,曾和別人結婚生子?

如果小五到十歲,那麼,高宗出生的時候,韋賢妃的年齡大概就是17到22歲。這個年齡,在當時來說,就算是姿色平平,畢竟還是青年時期,對徽宗不可能連一點吸引力都沒有。如果她在生下高宗之後還能得到徽宗垂青,在這個年齡段,她不可能沒有其他孩子。

子憑母貴,母憑子貴。在高宗當了皇帝之後,韋賢妃的身份當然非常特殊。如果她還生過其他孩子,哪怕是夭折了,也不可能毫無記載。宗室傳、公主傳、后妃傳裡這種夭折的孩子的記載車載斗量。

但韋賢妃就是沒有,只有高宗一個孩子。這說明什麼?說明生高宗就是她的末班車,在這之後,她再未得到過徽宗的寵幸。那就是說,她的姿色在後宮非常普通,完全不會引起徽宗的注意。

年齡不太可能造假,那麼,她在北遷的時候就已經47歲了,姿色平常,就是個普通老太太,怎麼可能被剛從宋朝皇宮裡抓回來3200多名后妃、公主、宮人的金國王公貴族看上?

而且,47歲這個年齡,就算是在技術已經如此發達的今天,不借助輔助手段,也很難自然懷孕,更何況是在當時的條件下,韋賢妃怎麼還能和金國王公貴族生兩個兒子?

柔福帝姬事件真相如何,現在確實還很難說,可能永遠也說不清了,但是,後人腦補的韋賢妃在金國和人結婚生子的事不太可能。

子憑母貴,母憑子貴。子憑母賤,母憑子賤。不要因為後來討厭宋高宗,就順帶連他媽都編排,而且是如此明顯的違背常識的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