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真的是昏君麼?從這首詞中就能看出,只怪他生不逢時

對於李煜這個人,人們的評價一直都不是很統一,有人喜歡他的才華,為他的詩詞所傾倒,同時也有人對他的政治抱有偏見,認為他不是一個合格的君王,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屆無能昏君,至於這兩種說法到底哪一個是正確的,我們沒有辦法進行評判,今天我們不妨透過他的一首詞瞭解他。

李煜真的是昏君麼?從這首詞中就能看出,只怪他生不逢時

我想介紹的這首詞是他所寫的《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從這首詞裡我們或許能夠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李煜,也許也能更深程度的瞭解李煜這一生,看過之後我們可能心中對李煜會有一個不一樣的態度,對於李煜來說,他也許不是不想做一個好皇帝,只不過很多時候身不由己罷了。

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這首詞裡有一句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很多人當時看到“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時,以為這只是李煜在無聊時的傷感,但如果你將這兩句話聯絡在一起就會發現,其實這個時候的李煜表達的是對故國的思念,而且這種思念一直都沒有斷過。

李煜真的是昏君麼?從這首詞中就能看出,只怪他生不逢時

人們對李煜的詞最熟悉的莫過於《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裡,李煜也曾表達過自己對故國的思念,那句“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便是最好的證明,可以說雖然李煜在治理國家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功勞,而且整日都是尋歡作樂,但是他對國家的感情其實很深厚。

李煜在寫完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這首詞沒過過久就離世了,可以這麼說,直到他死去的那一段時間,他對自己的國家都滿懷思念與深情,對於他來說,可能並不是不想好好的治理國家,只不過在他的身上充滿了無奈,那個時候的國家早就不是他能改變的了。

其實從李煜自己的個人意願來看,他是根本不想當皇帝的,但是他生在帝王之家,他身上的責任是不容他推卸的,無奈之下他只能成為一名君主,如果世人在評價李煜的時候,認為他是一個不夠賢明的君主,那麼他的父親李璟才是真正的昏庸無度。

李煜真的是昏君麼?從這首詞中就能看出,只怪他生不逢時

當時李煜從父親的手裡接過的家國事業本就已經是千瘡百孔了,他的父親對國家的振興沒有一點上心,即便外面在抵禦外敵打仗,但是他仍然在自己的皇宮裡尋歡作樂,就是這樣,當時的南唐幾乎就是一個空架子,朝野內外幾乎都不齊心治理國家,這樣的爛攤子轉交給李煜,他自然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而且李煜在登上皇位之後,並不是一直都沒想過改變國家的命運,他也曾嘗試過各種手段,對內儘量穩定住朝堂的局勢,對外也曾想過聯合其他國家一起削弱大宋的勢力,但是他所作出的這些努力,對於當時的南唐局勢來說,無疑就是杯水車薪的。

李煜真的是昏君麼?從這首詞中就能看出,只怪他生不逢時

所以我們不能一味一時的表現現象就單純的判定為李煜是一代昏君,從很多現實情況的考量來看,李煜所面對的困境多半是他不能解決的,即便他的心裡有很大的治國理政的理想抱負,但現實情況都不足以支撐他改變整個國家的命運,面對這樣的情況,他選擇將自己的諸多情感寄託在詩詞上,也許是比較不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