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伏羲將中華文明推向第一個高峰

一、關於太昊伏羲氏建都於陳和宛丘,歷代史籍均有所載:《左傳·昭公十七年》:“陳,太昊之墟也。”《詩經·陳風》鄭玄注:“陳者,太皞慮戲氏之墟。”唐《元和郡縣誌》:“陳州……陳州之域,本太皞之墟。”《帝王世紀》:“天皇庖犧氏都陳。”《金樓子·興王篇》:“太昊庖犧氏……德於木,為百王先,都於陳。”《補史記·三皇本紀》:“太昊庖犧氏……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稱帝出震,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都於陳。”後有的史籍將都於陳記作“都宛丘。”《竹書紀年前編》:“太昊庖犧氏,以木德王。元年即位,都宛丘。”《五帝紀》:“帝太昊伏羲氏,成紀人也,以木德繼天而王,都宛丘。”《路史》太昊紀:“太昊伏羲氏,都於宛丘。”

太昊伏羲將中華文明推向第一個高峰

陳州淮陽

二、陳、宛丘的地望與二者的關係:陳,指的是今河南省之淮陽縣,就是“包公陳州放糧”的地方。但淮陽稱陳卻不自包公始,而是周武王時已開始有“陳地”之名。周武王封舜的後裔“媯滿”。

在陳地,這便是古陳國,媯滿則稱“陳胡公”。宋《元豐九域志)載:“周武王克殷紂,得舜後媯滿,妻以元女大姬,封之於陳,以奉虞舜祀。”“陳城,陳胡公築。”還有學者考證,“陳地”之名,來源更早。史載“炎帝初都陳,後徙魯。”“陳城,故陳國也,伏羲神農並都之。”這是說炎帝神農氏在太昊伏羲之舊都陳的廢墟上重新建立了都邑,所以稱“陳”。“陳”者,“舊”也。所以,“太皞伏羲都於陳”,並非太昊當時之事,而是後世的記載。

那麼太昊“都於陳”和“都於宛丘”是怎樣的關係呢

這只是一個地名演變的問題。媯滿的古陳國,傳二十世計六百年,於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陳國被楚惠王所滅。《史記·陳杞世家》:“(公)二十四年,楚惠王復國,以兵北伐,殺陳滑公,遂滅陳而有之。”楚滅陳國,改稱陳縣。漢高祖封其子劉友于陳,改稱淮陽國。這便是陳地稱“淮陽”之始,漢文帝又廢淮陽國改稱淮陽郡。晉又改稱陳縣,唐時設宛丘縣,屬陳州轄。宋仍稱陳州,轄宛丘縣。“宛丘”之名,源自《爾雅·釋丘》:“丘上有丘,為宛丘。陳有宛丘。”這說明宛丘在陳州境內,大概是一個小山丘或高地。《晉書·地理志》載:“陳城南道東有宛丘。漸欲平。”宋《太平寰宇記》“宛丘在縣東南五里,高二丈。”太昊伏羲氏居宛丘,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必然的。太昊伏羲氏族處於漁獵時代,其末期已進入畜牧時代那時人類的生存,既離不開水,但又懼怕洪水侵襲,所以必然選擇既離水不遠、又不致被洪水淹沒的地方,那就只能是小山丘或高地之上。不論“宛丘”也好,太昊之墟也好,都指的山丘或高地。

太昊伏羲將中華文明推向第一個高峰

宛丘古城

太昊伏羲都淮陽即宛丘,在近世考古學中得到了佐證。據考在遠古中國東部地區大部為海的時候,宛丘所在的黃淮平原便出現了淮陽古陸地。之後千萬年間也未受冰川嚴重影響,相反氣候溫和溼潤,地勢平坦,河流縱橫,雨量充足,適於動植物生長。但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對淮陽縣城中心的一次挖掘,發現十二米深以上均有雜物,可見十二米以下才是古淮陽城的地面。其原因為歷年黃水氾濫淤積。在對淮陽故城進行挖掘時,發現出土文物大都為春秋戰國時代所遺留,如瓦當、空心磚、殘陶斧,還有戰國夯器等,位置在今之淮陽縣城東,說明這是春秋戰國時代的陳故城,最大可能是陳胡公時的陳故城,卻不是太昊伏羲都陳之地。況《水經注》既雲“宛丘在陳城南道東”,又云“故陳國也,伏犧神農並都之,城東北三十里許,猶有羲城實中“。

宛丘究竟在哪裡

1979年至1980年間,河南省考古部門根據地方誌中對“平糧臺”的記載,其地址也在“淮陽城東南五里”,與《晉書》、《水經注》、《太平寰宇記》所述地址相似,便在這裡進行了發掘,結果發現一座龍山文化遺址,面積五萬多平方米,發現有城門的門衛房和陶排水管道。其考古年代,根據地層疊壓關係,經碳14測定,平糧古城第一期屬大汶口文化,距今六千多年,與伏羲太昊時代相符合,結論這裡確是宛丘古城遺址。但《水經注》所云“城東北三十里許,猶有羲城實中”,那又是一個什麼地方呢

淮陽縣東北三十五里,有一座朱丘寺,是一處高臺遺址,高三米。1990年在這裡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有夯土牆夯土臺建築,採集到了大量大汶口文化的灰砂紅陶和龍山文化陶片,面積4。5萬平方米,其時代也大約與伏羲時代相符合,所以肯定這裡為太吳伏羲故城,即《水經注》所云之“羲城實中”。

太昊伏羲將中華文明推向第一個高峰

太昊陵伏羲墳墓

關於太昊伏羲之陵廟,先秦至漢、晉的史籍都沒有記載。至唐時,《補史記·三皇本紀》注引皇甫謐言曰:“伏羲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陰高平之西也。”北宋初,《宋太祖修陵祭祀詔》中記載:“其太昊葬宛丘,在陳州。”宋代《文獻通考》也載:“太昊葬宛丘。”對於太昊陵此前的歷史,《大清一統志》中披露:“太昊陵在府城(陳)北三里許。隋以前未知崇奉,唐貞觀時始禁民樵採,宋乾德四年,詔立陵廟,春秋祀太牢。”那麼淮陽縣之太昊陵究竟何時就存在,還不甚清楚。近年有學者提到:在整理太昊陵冢時,曾在墓土中發現了漢代的陶器殘片,還發現一把殷商時的青銅劍。這是否說明,淮陽的太昊陵是漢代甚至更早的殷商時代便存在呢?

經實地察看淮陽太昊陵,陵園內出示明修《陳州府志》記載:春秋有陵、漢有祠,唐宋時期不斷擴建形成規模,元朝祀事不修,廟貌漸堙。現存陵制及建築乃明太祖朱元璋頒詔修建的。根據伏參先天八卦興建,是中國帝王陵廟之規格最大者,系宮殿式古建築群之孤例,居中國十八大名陵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陵”。今之太昊陵,佔地875畝,南北中軸線長750米,分為外城、內城、紫禁城三道皇城。統天殿為陵廟中等級最高之建築(圖十四)。進入太始門,為太昊陵墓,巍然隆起,陵之左右立有石碑,均為明代遺存。據介紹,明太祖朱元璋與太昊陵有較深情緣:太昊陵廟於元末已蕩然無存。至正三年(1343年),朱元璋十七歲,因遭大旱,父母雙亡,皇覺寺僧也都散夥。元璋雲遊至太昊陵祈禱。1351年元璋二十五歲,已加入農民起義軍郭子興部,一次戰敗,被敵軍追至淮陽,元璋躲入太昊陵一間破敗廟舍中,竟然未被發現。1368年元璋奪得天下,立刻命徐達親往祭祀太昊陵,自己也前往參拜。洪武四年太祖命重修太始門,並親寫祝文、刻石立碑,供於太始門樓上。——故太始門者實系碑亭。同時撥銀大修太昊陵廟,嚴令按南京皇宮規制興建,以致形成今日之金碧輝煌之規模。

太昊伏羲將中華文明推向第一個高峰

伏羲畫卦臺

伏羲畫卦在中國文字的起源中佔有重要位置,在整個中華文明的起源中所處的位置是怎樣的呢。伏羲透過仰觀俯察,“觀鳥獸之紋與地之宜”,將觀察到的材料加以分析歸納綜合,然後用一長一短兩條線段,分別代表陰、陽兩極,排列成八種不同的圖象,分別命名為“乾坎艮震巽離坤兌”。這就是後人頌揚的“一畫開天,包羅永珍”。伏羲創始八卦之後,又經炎帝、黃帝演為六十四卦,又到文王演“周易”,開中華文化之先河。之後,由歷代賢聖學者繼承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理論體系。自古《易》稱群經之首。它博大精深,無所不包,涉及天文、地理、政治、軍事、宗教、禮制、歷史、農業、醫學、藝術等各個學科領域。八卦的產生開闢了華夏文明的新紀元,成為中華文化的源頭。便是當今之世,八卦對於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仍在發揮有益的作用,甚至可為攀登尖端文化科學高峰起先導作用,具有全球性的影響。

太昊伏羲將中華文明推向第一個高峰

上世紀七十年代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中,《周易》因無標題,由學者根據其內容定名為《六十四卦》、卷後佚書《二三子問》和《繫辭》,總稱《周易》。綜觀其內容,帛書《周易》與當世流傳的各種《周易》不完全相同,但是《繫辭》中,有些句段竟與我們今天所引用的內容相同。據學者考證,西晉初從汲冢所得《竹書》中也有周易,並且內容與當時的流行本相同,但汲冢本已失傳。所以馬王堆帛書本便成為我們研究八卦易學的最珍貴的實物資料。帛書問世後,先輩學者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釋。有的認為八卦產生於結繩記事,八卦是既成文字的誘導物,肯定先有天地、水火等文字,再加以某種改變和省略而成八卦符號。有的認為八卦是模仿占卜的龜兆而來,陰爻陽爻這兩個符號是象徵占筮用的竹棍,一節的象徵陽性,兩節的象徵陰性。

太昊伏羲將中華文明推向第一個高峰

有的學者研究了甲骨文之後,推斷我國先民有一數卜階段。長橫代表奇數、兩短橫代表偶數。對大量六個數字組成的奇異數字符號加以譯解,正好就是易卦。這之後,於1977年又在岐山周原出土了甲骨卦畫和卜辭,在安徽阜陽漢墓中出土了竹、木簡《周易》;1984又在湖北江陵戰國墓中出土了竹簡《卜筮記錄》。這些珍貴文物的出土,為我國研究易卦的起源提供了更多的實物資料。《易經》中的八卦圖,在我國唐宋銅鏡圖案中多處可以看到。有一面八卦天文鏡,系對宇宙的概括,於公元1698年被耶穌會傳教士鮑威得到,鮑又介紹給英人萊布尼茲,萊氏潛心研究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和方點陣圖,以陰爻“——”代表0,陽爻“一”代表1,他發現了從63到0的二進位數字,悟出了“二進位制原理”。這“二進位制新算術”的發明意義非同小可!它成為爾後電子計算機發展的理論基礎。萊氏得此啟發後,繼續探索作出了“元命數法”,從而改進了“加法器”,設計了“手搖演算機”。他首創用數學方法研究邏輯,演繹出了著名的“數理邏輯”。

太昊伏羲將中華文明推向第一個高峰

伏羲畫卦的貢獻,竟然對現代尖端科學有如此之高的價值,而發現這一價值的還是一名英國人。萊布尼茲說:“易圖可以算是現存科學之最古老的紀念品,雖為四千年以前的古物,但卻沒人瞭解它的意義。它和我的算術完全一致。”這之後,美國一位科學家,又受萊氏研究成果的啟發,將二進位制數學邏輯法則應用到了電路中,在世界科技領域產生了劃時代效應,著《替續器及開關電路的符號分析》論文,使手搖計算器發展成了“電動計算器”,進而發展成“電子計算機”,即風靡全球的電腦。當今之世,電腦已將人類的經濟發展推進到了“自動化時代”。但老祖宗太昊伏羲創始八卦的影響還不止此。據介紹,德國科學家漢森堡的論文《測不準定律》,華裔美籍科學家楊振寧、李政道的論文《不對等定律》,都得之於易學的啟示。我們可以預測今後的世界:中華文化這一瑰寶必將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輝,進發出無可限量的青春活力

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太昊伏羲氏的歷史功績,除上述畫八卦、造書契外,尚有多項。如結網罟以佃以漁;養犧牲,以充皰廚;作甲歷,定四時;正姓氏,定嫁娶,倡導對偶婚;造琴瑟,作樂章,歌“扶”;建屋廬,開始室居;嘗百藥,制九針;造干戈,飾武功等……已有多處典籍記載,今人也不否認,故不再重述。

太昊伏羲將中華文明推向第一個高峰

關注我,不迷路,互關互粉,有關必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