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真的殺死親生女兒嗎?或許真相很簡單

武則天野心無止境,尤其是長子李弘出生後,更助長其衝擊後位的慾望。可武則天無論怎樣處心積慮在王皇后身邊佈下重重情報網,都始終未能抓住王皇后大的差錯,以致其攻勢一度停頓。而武則天長女安定公主死亡事件,就成其向後位發起總攻的突破口。

武則天真的殺死親生女兒嗎?或許真相很簡單

公元653年底或654年初,武則天長女出生。小公主粉妝玉琢的模樣,深得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喜愛。有一天王皇后前來探望小公主,可誰料王皇后離開後,小公主竟離奇死亡。於是李治就認為王皇后害死小公主,遂起了廢后之意。

由於此事發生時,武則天與王皇后之爭正處於你死我活白熱化階段,而武則天又成為此事唯一受益者。於是有人認為小公主之死,純粹就是武則天策劃的一場陰謀,遂有關小公主死因的各版本傳聞甚囂塵上。那麼小公主到底是怎麼死的?難道真是被親生母親武則天所害嗎?

《唐會要》曾記載:“昭儀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殺之,上遂有廢立之意。”

《唐會要》只是記載了小公主死亡的客觀事實,並未說小公主死因。其言下之意就是小公主不是武則天害死,只是被武則天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將小公主之死強扣到王皇后頭上,以致唐高宗起了廢后之意。

武則天真的殺死親生女兒嗎?或許真相很簡單

可在《新唐書。后妃列傳》中對此卻有另一番描述,武則天就是親手弒女然後嫁禍王皇后的兇手。據《新唐書》記載,武則天生女後,王皇后要探視小公主以示母儀天下的風範。武則天知道李治愛女情深,每天下朝第一件事就是來看看小公主,於是就打了一個時間差。

有一天,王皇后來看小公主。武則天藉機溜走,獨留王皇后一人在小公主寢室。畢竟不是親生女兒,王皇后看了幾眼小公主就離開了。武則天迅速返回把小被子蒙在女兒頭上,將其捂死,然後又溜出去靜待李治的到來。

李治下朝來到武則天寢宮,武則天興高采烈迎上去一起進入小公主房中,卻發現原本活潑可愛的小公主居然已無生命體徵。武則天頓時驚慌失措,卻又接連丟擲幾個關鍵質問“這孩子怎麼就死了?這是誰幹的?剛才誰來看過小公主?”

武則天真的殺死親生女兒嗎?或許真相很簡單

這可是重大責任事故,早已嚇破膽的宮女趕緊交代王皇后來過。武則天一聽就開始肝腸寸斷般號啕大哭。李治看到愛女慘死,再看到愛妃梨花帶雨模樣,直接大腦短路失去思辨能力,竟脫口而出“後殺吾女!”

李治聯想起王皇后曾與蕭淑妃聯手詆譭武則天,可未料其竟如此狠毒報復到一個無辜嬰兒身上,於是就生出廢掉王皇后,再扶武則天上位的念頭。

可見《新唐書》已明示小公主非自然死亡,這一切皆是武則天親手炮製嫁禍王皇后的陰謀。《唐會要》與《新唐書》有關小公主之死,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版本,到底哪一種版本更可信呢?我認為還是武則天親手弒女的說法可信度更高些。

武則天真的殺死親生女兒嗎?或許真相很簡單

第一,王皇后不具備殺害小公主的動機與性格。

《舊唐書·王皇后傳》記載王皇后“性簡重,不曲事上下”。也就是說王皇后性格端莊沉穩,不懂得刻意討好任何人,應是一位非常矜持的大家閨秀。

可想而知這樣一位常年端著大家閨秀範的女人,若說在背後吹吹枕頭風,搞點小動作還有可能,若讓其為宮鬥去親手殺害一個嬰兒,尚不具備那種遇事殺伐決斷的行動力。

我們再看當時王皇后與武則天的力量對比。王皇后出身於太原王氏,在隋唐身份制社會,屬於“五姓七望”最為尊貴的高門大族。王皇后母親出身河東柳氏,也是一個大族,其舅柳奭當時還擔任中書令。可以說王皇后憑其家世背景,在外廷擁有龐大的人脈力量支撐。

而武則天的父親只是一個成功逆襲的暴發戶,再有武則天原是先皇唐太宗李世民才人這點瑕疵,可以說武則天在外廷缺乏與王皇后抗衡的實力,只能憑藉李治的感情做籌碼。

古代帝王婚姻鮮有愛情可言,大多都是權衡各方關係的利益聯姻,想換皇后不是動動嘴皮子那麼簡單。李治對王皇后的感情雖日趨淡漠,但其不可能忽視王皇后背後盤根錯節的家族關係網。

如果王皇后不出現令人無法容忍的大錯,李治就不會為一己之情,甘冒因小失大觸怒朝中重臣的風險換後。其實我們從李治雖喜歡武則天,可一直在後宮爭鬥中和稀泥,就可窺見李治不會為武則天盲目行事的小心思。

武則天真的殺死親生女兒嗎?或許真相很簡單

簡單說按照當時局勢,穩紮穩打的持久戰策略對王皇后更有利。所以說王皇后不會輕舉妄動,尤其是犯這種將致命把柄拱手奉上的低階錯誤。

退一步講,即便王皇后恨極了武則天失去理智,要報復也應拿李弘開刀,而不會報復一個剛出生連封號還沒有的女嬰。即便王皇后想報復小公主,她身邊宮女、太監那麼多,又怎會親自動手呢?

再有王皇后是武則天死敵,她來探視小公主,小公主身邊的奶媽、宮女能不多加提防嗎?除非人為避開以留給王皇后可乘之機。所以王皇后去探望過小公主不假,但其離開時,小公主應該還活著。

武則天真的殺死親生女兒嗎?或許真相很簡單

第二,小公主自然死亡的可能性很小。

小公主身份尊貴,一出生就深得唐高宗李治寵愛,其身邊的宮女、奶媽生怕稍有差池獲罪,遂天天圍著小公主轉不敢有一絲疏忽。可想而知小公主如果身體出現丁點異樣,這些宮女、奶媽早就向上稟報了。可見王皇后前來探望時,小公主身體應該一切正常。

而王皇后離開到李治到來這段時間,應該很短暫,即便古代嬰兒夭折率比較高,小公主在此期間突然自然猝死的可能性也很小,而其遭人為迫害,非自然死亡的可能性比較大。

武則天真的殺死親生女兒嗎?或許真相很簡單

第三,武則天具備弒女的動機、性格與條件。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但凡殺人都要有一個動機,而最大的動機就是能獲得某種利益。所以人們破案時,總要先從誰會從此案獲利入手。那麼按照這種思路,武則天在小公主死亡事件中就有最大嫌隙。

因為當時武則天想上位的最大障礙就是王皇后,當時外廷重臣大多站隊王皇后,李治又一直從中和稀泥兩不相幫,這種膠著狀態對於王皇后有利,而對武則天卻極為不利。所以武則天就急於結束這種不利局面,遂就有了弒女以嫁禍王皇后的動機。

武則天想速戰速決無可厚非,但其卻拿親生女兒的生命做籌碼,總令人感覺不可思議。其實我們縱觀武則天一生波詭雲譎的經歷,不得不慨嘆其確實是個非凡女人,不僅自帶家族遺傳敢於冒險的基因,而且在危急時刻還善於創造條件逆襲,可以說為了權力真的有些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了。

武則天真的殺死親生女兒嗎?或許真相很簡單

武則天祖籍山西文水,武氏家族在當地是介於世族大家與平頭百姓間的小姓,家中人做過一些小官,但沒有太高社會地位。

武則天父親武士彠是家中老四,其他三個伯伯也都是老實巴交之人。武士彠不甘心現狀,就抓住商機販賣木材一夜暴富。可是中國古代是身份制社會,按照士農工商四個等級排序,商人處於末尾只富不貴,雖然有錢卻沒啥社會地位。

武士彠不甘受歧視,遂為改變身份又走上從軍之路,並因緣際會巴結上了李淵。隋末天下大亂,武士彠看出李淵野心勃勃,決定力挺李淵舉事,不僅獻兵書協助李淵發展勢力,甚至傾盡家資舉族加入李淵麾下。

武士彠此舉不僅需要識人頭腦,更要有孤注一擲敢於冒險的勇氣。因為李淵如果失敗,武氏一族就有滅族之險。但武士彠賭贏了,他雖無戰功,但卻名列大唐開國17位太原元謀功臣,成功躋身上層社會。

武則天真的殺死親生女兒嗎?或許真相很簡單

武則天就繼承了父親這種喜歡冒險基因。父親武士彠去世後,母親楊氏帶著3個女兒飽受兩位繼子與武氏族人欺凌,14歲武則天進宮作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就成為改變命運的契機。

楊氏雖願女兒改變命運,但也擔心女兒無法得寵,遂事到臨頭又難以割捨,而日夜啼哭。反倒是武則天臨行前笑著對母親說:“見天子庸知非福!”只可惜武則天雖小小年紀就表現出非凡的見識與膽量,但其卻不是李世民喜歡的女人型別,終未得寵愛,也未能生下一男半女。

李世民死後,武則天被送往感業寺為尼。如果是一般女人身處人生最低谷,也就這樣認命了。但武則天不是一般人,她即便身處感業寺這樣不利情形,也要自創條件逆襲,以獲得在李世民那裡沒有得到的輝煌。武則天創造條件完成逆襲的獵物,就是李世民的第9子唐高宗李治。

武則天不顧父子關係的人倫界限,一路披荊斬棘,距離皇后寶座只剩一步之遙,所以不能退縮。可若想穩準狠一招擊中王皇后及其背後世族門閥要害,也許小公主的性命就是無敵利器。

雖說虎毒不食子,但以武則天為達目的不惜一切代價的行動力,弒女之行還真能做出來。我們就看武則天日後如何對待長子李弘,就足以窺見其為權力早已吞噬了人性與親情。我們只能慨嘆權力的誘惑太大了。

武則天真的殺死親生女兒嗎?或許真相很簡單

也許有人會質疑武則天雖具備弒女動機與性格,那又如何將時間差拿捏得恰到好處呢?因為稍有行差就錯就有可能遭遇反噬。其實武則天重回皇宮後,為站穩腳跟,不僅刻意討好李治與王皇后,甚至對宮女也伸出了橄欖枝。

武則天每日小心觀察,看到皇后刻薄哪位宮女,就去跟她結交。同時武則天出手大方,甚至皇帝賞賜的東西都毫不吝嗇,大把撒錢廣結姐妹情緣。

很快王皇后和蕭淑妃身邊的宮女都成為武則天眼線。也就是說武則天將宮女們都變成了“克格勃”,在宮內建立了一個廣泛、靈敏的情報網。

所以武則天可以精準掌握王皇后與李治探視小公主的時間,可以巧妙地打時間差,然後利用這個

空檔

弒女再嫁禍給王皇后。更何況武則天的母親身份,可以使其自由進出小公主寢室,而不被格外注意,更助力其陰謀得以順利實施。

武則天真的殺死親生女兒嗎?或許真相很簡單

雖然真相有些殘忍,但我們也不得不接受武則天擁有弒女動機、性格以及作案條件的事實。而事發後,武則天也確實獲得了想要的既得利益。

據《新唐書》記載,李治事後不僅對武則天“愈信愛”,甚至還為安撫武則天喪女之痛,追贈其父武士彠為幷州都督。而李治對王皇后也第一次產生了廢黜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的想法。

李治感情變化影響到了朝堂,王皇后的舅舅柳奭主動辭去宰相之職。自此王皇后在外廷的支援力量大為減弱,武則天的不利局勢陡然逆轉。

武則天真的殺死親生女兒嗎?或許真相很簡單

有人認為武則天弒女是其陰險毒辣的標誌,也有人認為這皆是武則天迫於形勢的不得已。但真的有這樣不得已嗎?武則天有一子一女傍身,即便失寵,將來也能依靠子女安度餘生,但武則天選擇了出手,將原該純潔深厚的母女情,演變成為權斗的籌碼。

這種膨脹的慾望與無盡的野心,也許對於一個母親來說很可怕,但對於像武則天這樣的政治家來說是必須的吧。

12年後,武則天已經成為皇后,她追封逝去的長女為“安定公主”,諡號“思”,並按親王規制舉辦隆重葬禮。

如果高規格的葬禮對於早夭的女嬰來說,是否太盛大了呢?也許這正彰顯了武則天對長女深深愧疚之情。只是不知武則天為長女取名“安定”,其內心是否得到了片刻安寧與平靜呢?無論什麼都未能阻住武則天踏著別人鮮血繼續前行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