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輔佐漢宣帝實現了“昭宣中興”,死後卻被滅族,這是為何?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是漢武帝臨終時選定的託孤重臣

。在他的政治生涯中,輔佐漢昭帝、廢立昌邑王劉賀、擁立漢宣帝即位,實現了西漢的“昭宣中興”。他這一生可以說是掌權攝政、權傾朝野,連帶著整個霍家也是聲名顯赫,但他死後,霍家卻因謀反而被滿門抄斬,這一切都是怎麼發生的?

霍光輔佐漢宣帝實現了“昭宣中興”,死後卻被滅族,這是為何?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官拜驃騎將軍,在出擊匈奴的途中,他於平陽侯國的傳舍中見到了自己的父親霍仲孺以及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此次出征凱旋歸來,霍去病將霍光接到了長安照顧,當時霍光只有十幾歲。

在霍去病的幫助下,霍光踏上了仕途,他做過郎官、諸曹侍中,而且年紀輕輕就做上了奉車都尉。“奉車都尉”,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類似於貼身保鏢和隨行秘書,每天跟在漢武帝身邊。

漢武帝看重霍去病,在愛屋及烏之下,也對霍光高看一眼

。可霍去病的英年早逝,讓霍光明白他失去了依仗,沒有了犯錯的資本,他只有變得更強,才能保全自己。

都說伴君如伴虎,跟在武帝身邊更需要小心謹慎。此時,霍光能做的就是用精準謹慎獲取漢武帝的信任。史料記載,霍光

“沒出入下殿門,止進有常出,郎僕射竊識視之,不失尺寸”

,就是說他每次出入宮門、上下殿階梯,都有固定的位置,每一步都尺寸不差。

用這樣彷彿機器一般精準的行為,霍光陪伴漢武帝二十多年,從未犯錯,獲得了武帝信任。

因此,漢武帝臨終之時,指定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讓他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起輔佐年僅八歲的漢昭帝,

從此開啟了霍光全權處理國家政務之路。

霍光輔佐漢宣帝實現了“昭宣中興”,死後卻被滅族,這是為何?

權傾朝野,仍忠於漢室

託孤重臣,聽起來很酷,但當時霍光面對的,可以說是一個爛攤子:

國庫空虛、政局動盪、民怨沸騰、經濟凋敝……

說得嚴重一些,當時的西漢政權在崩潰邊緣。漢昭帝即位時年僅八歲,皇帝年幼,國家重擔都落在了輔政大臣肩上,而四位輔政大臣中位列第一的,正是大司馬大將軍霍光。

1、君臣知遇,展露才能

自古以來,

但凡輔政大臣超過一人,就總有爭權奪位的事情發生

。儘管霍光與上官桀有殷勤關係,但是在權力和利益面前,姻親關係也得靠後站。

因為霍光多次否決了上官桀、桑弘羊想給親戚封官之事,兩位輔政大臣對於霍光開始心生不滿

。加之不滿霍光把持朝政的行為,上官桀、桑弘羊便勾結昭帝的姐姐鄂邑蓋長公主及燕王劉旦,意圖裡應外合、奪取霍光的權力。但十四歲的昭帝識破了陰謀,上官桀一黨的奪權行動宣告失敗,於是他們就密謀殺害霍光、廢掉漢昭帝、扶持燕王即位。

不過,這次密謀還是洩露了風聲,霍光得知此事後,迅速反擊、粉碎了此次政變。他毫不留情,將上官桀、桑弘羊滅族,燕王和長公主也因此自殺,由此,

霍光獲得了無上的政治聲望,成為了朝政實際上的決策者。

終昭帝一朝,霍光得到了皇帝的全部信任,獨攬大權:

對內,他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多次大赦天下、鼓勵農業發展,使得國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復;對外,他緩和了同匈奴的關係,恢復了和親政策。

霍光能夠在武帝窮兵黷武後,選擇休養生息的政策,是他政治才能的體現,他選擇正確的政策,對國家政治、經濟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和恢復,使得漢帝國重新回到正軌;而在另一方面,

漢昭帝的英明睿智以及信任,也給了霍光極大的支援,他們兩位在某種程度上,是君臣知遇的典範。

霍光輔佐漢宣帝實現了“昭宣中興”,死後卻被滅族,這是為何?

2、當機立斷,大忠大勇

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沒有留下兒子,霍光選擇迎立漢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即位。但劉賀從進京開始,就沒少幹荒唐事,即位後更是荒淫無道,於是在劉賀即位後僅僅27天,霍光就給他列了1127條罪狀,奏請太后廢除了他。

儘管霍光實際上把持了朝政,但他廢除昌邑王劉賀的舉動仍是有著破家滅族的風險

但在此種情況下,霍光仍然堅持廢除劉賀,這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忠誠,

霍光忠於漢室、忠於社稷、不顧小我,可以說是人臣典範,沒有辜負昭帝對他的信任。

霍光輔佐漢宣帝實現了“昭宣中興”,死後卻被滅族,這是為何?

接下來,

霍光選擇了曾流落在民間的漢武帝曾孫劉病已即位,他正是史書中記載的漢宣帝

。由於宣帝即位時已經十八歲,霍光曾表示要“歸政於帝”,因宣帝並未接受,霍光實際上仍然把持著朝政。

霍光雖然專政,卻一直對自己“定位準確”,他從未做過篡位之事,他一直盡忠職守、履行著自己作為臣子的職責,鞠躬盡瘁。

由於霍光出色的政治才能以及對於大漢王朝的忠誠,宣帝始終承認他對朝廷的貢獻、始終對他十分尊重,正因如此,霍光最終實現了“昭宣中興”,完成了他的政治使命。

霍光去世後,宣帝和太后親臨發喪,並下詔褒獎他“

功如蕭相國

”,可謂是極盡哀榮。

霍光輔佐漢宣帝實現了“昭宣中興”,死後卻被滅族,這是為何?

漢宣帝

能治國,卻不能齊家

霍光這一生,活著的時候權傾朝野,死後以皇帝級別的葬儀陪葬茂陵,可謂風光至極。但在霍光死後,

霍家卻迅速敗落,並最終被滿門抄斬,萬劫不復

,很顯然,這是因為霍光對於家族的管理出現了問題。

儒家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而霍光則是能治國,卻不能修身、齊家,因此失去了霍光庇護的霍家才會迅速敗落。

班固對於霍光的評價除了匡國家、安社稷之外,還有“不學無術,暗大於理”

,這正是指霍光對於家庭的管理不嚴格。

霍光輔佐漢宣帝實現了“昭宣中興”,死後卻被滅族,這是為何?

1、霍家門風,奢侈無禮

霍光對於家族的疏於管理、不講規矩法度,

從霍家的奢侈、無禮就能看出來

比如霍光的夫人霍顯,不僅把府邸造得極大,還要用黃金裝飾車廂,並且讓侍女拉著車、載著她在府中游玩。上樑不正,霍家子侄更是窮奢極欲。比如霍去病的孫子霍雲,經常在該好好上班的時候稱病不去,只派個家奴代替自己,自己則去打獵遊玩。

甚至連霍家的僕人都極為囂張,僅僅因為御史大夫的家奴與自己搶道,霍家的家奴就敢衝進御史大夫的家中,要求御史大夫親自向起磕頭賠罪。

2、縱容夫人,謀逆大罪

如果光是奢侈無禮,那霍家也許也並不會在霍光過世兩年後就迅速覆滅。

霍家的迅速覆滅,根源在於霍夫人一些大逆不道的犯罪行為,而霍光的縱容,則讓霍夫人在大逆不道的路上越走越遠。

霍夫人所犯下的第一樁大罪,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女兒霍成君當上皇后,勾結太醫,謀殺了宣帝的許皇后。

而霍光在得知此事後,選擇的不是讓其自首,而是利用職權將此事遮掩過去。有一就有二,當霍夫人發現宣帝立了許皇后的兒子為太子後,就

意圖謀殺太子

,雖然此事並未成功,但企圖謀害太子,依然是大罪一樁。

霍夫人之所以膽子越來越大,以至於在謀害太子的事情洩露之後,還敢密謀造反,就是因為霍光的管束不嚴。在封建社會、男權至上,以霍光的政治地位和能力權威,只要有心約束,怎麼可能讓妻子連犯大罪呢?

霍光輔佐漢宣帝實現了“昭宣中興”,死後卻被滅族,這是為何?

3、袒護家族,管教不嚴

霍光拙治左右,不僅表現在其對家族的縱容上,更表現在他對於家庭的私心袒護上。

霍光當權時,雖然霍光對於漢室的忠誠無可置疑,但他對於霍家的偏袒也是顯而易見的。

霍光這一生,權傾朝野,說一不二,掌握著生殺大權,大臣顯貴說殺就殺,但對於他的親信和家奴,霍光則讓他們無功受祿、平步青雲。

但霍光的子侄輩大都驕橫跋扈、目無法紀、胡作非為,除了依靠霍光的庇護之外,一無是處。

霍光在時,牢牢掌握著尚書檯,控制著皇帝獲取訊息的渠道,霍光去後,

霍氏一族名義上仍然是尚書檯的負責人,卻已經無法控制皇帝的資訊源

。因此,在霍光去世之後,面對宣帝溫水煮青蛙般削弱霍氏權力的佈局,霍家喪失了警惕;在試圖奪回的權力時候,又因為缺乏霍光的權威和能力而無力反擊。

霍光輔佐漢宣帝實現了“昭宣中興”,死後卻被滅族,這是為何?

霍光這一生,治理天下的能力有目共睹,但他沒有認真治理家庭,只是一味依靠自己的權力庇護家族,而沒有教會親信子孫真正能用以立身的能力。

其實,漢宣帝還在民間時,已經對霍家滿門貴盛感到不滿,等他登基後,

發現滿朝都是霍家門生,更是心懷恐懼厭惡,他希望除掉霍家的想法並不是一朝一夕之內誕生的

。只是出於對霍光的畏懼,才一直隱忍不發,霍光去世後,疏於管教的霍家子孫不僅不知收斂,反而變本加厲,最終導致了霍家的迅速敗落。

總結:

霍光的個人能力毋庸置疑,“昭宣中興”是繼“文景之治”後漢朝的兩大治世之一,他對於自我的定位也十分準確,他忠於漢室,從未有過謀反之心,但他對於家族的疏於管理,導致了霍氏一族在他過世後迅速沒落,可見對於家族的管理、對於家庭成員的約束有多重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稍有不慎,帶來的就是滅族的反噬。

文/扒拉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