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長期實行科舉制,也分鄉試、殿試,但他們的進士含金量很低

明清兩朝各藩屬國中,朝鮮無疑是最鐵最親的,同時朝鮮由於與中國交往最多,受我們的影響也最大。尤其是在諸多國家制度方面,朝鮮基本上就是一個微縮的中國。以科舉考試為例,朝鮮基本沿襲了明清時期的做法。

朝鮮長期實行科舉制,也分鄉試、殿試,但他們的進士含金量很低

朝鮮的科舉歷史很長,公元958年,高麗王光宗效仿中國的科舉制首次在國內開科取士,此後一直沿襲到20世紀初,時間長達近千年。

那麼朝鮮時期科舉考試是如何進行的呢?

朝鮮的科舉考試與中國的相差不大,也分文科、武科,而且一直以來也是秉持重文輕武的國策,重文科而輕武科。根據朝鮮相關史料的記載,考生參加科舉也是有種種身份限制的,並非所有人都可以報考,而且這個限制比中國還要嚴格。

估計很多讀者對古代朝鮮的歷史尚不是那麼瞭解,古代中國的統治階層為士大夫,但朝鮮沒有士大夫這一說法,而是叫“兩班”。

“兩班”這個詞彙出現於高麗時期,用來指文官和武官,即在朝官員。朝鮮時代初期也沿用了高麗時代兩班的本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詞彙被賦予了一種身份上的特徵。

朝鮮長期實行科舉制,也分鄉試、殿試,但他們的進士含金量很低

換句話說,在朝鮮時代前期,即使是兩班的後代也要去服兵役。而16世紀之後,兩班的後代慢慢享有免服兵役的特權,這種身份上的特徵由此逐漸得到強化。再往後,兩班也不僅僅是特指在朝官員,而是他們的子孫後代都歸入了兩班的範疇,說白了官二代、三代都是兩班。我們也可以將兩班理解為朝鮮出身最好的一群人。

明清時期的科舉,規定除了賤民以外都是可以報考的,其中自然也包括四民之末的商人。但在朝鮮,商人的子孫是無法享受這一待遇的。此外,其他賤民同樣也被堵在了科舉的大門之外。

從科舉的具體程式來看,朝鮮與中國也有一些區別

以文科為例,中國的科舉考試分為多個階段,即童試、鄉試、會試、殿試。所獲得的功名分別為生員、舉人、進士。下面分別來講:

朝鮮長期實行科舉制,也分鄉試、殿試,但他們的進士含金量很低

童試:

童試屬於資格考試,只有透過考試獲得生員功名後才能參加下一階段的考試。朝鮮的資格考試叫“生員試”、“進士試”,考中的考生稱為生員、進士。

從錄取名額來看,中國的童試最終會錄取大約3萬人,而朝鮮僅有200人。此外明清時期的生員是不能擔任官職的,朝鮮的生員、進士則有任職資格,但一般都是基層的官員。

鄉試:

鄉試屬於進階考試,朝鮮也叫鄉試。在中國透過鄉試的考生叫舉人,每屆鄉試錄取的名額大致在1000人左右,而且一旦考中了舉人,就等於拿到了入仕的資格證。

朝鮮的情況則不同,錄取的人數在240人左右,但透過鄉試的考生沒有任何頭銜,通俗地講就是沒有學位證書。不過有一點是相同的,錄取的名額都是按照地區分配的。

朝鮮長期實行科舉制,也分鄉試、殿試,但他們的進士含金量很低

會試:

會試是高階考試,中國的會試每屆大概會產生240名貢士,所謂的貢士其實已經是準進士了。朝鮮沒有貢士這一說法,但性質是一樣的,透過會試者也沒有淘汰率,可以參加下一階段的殿試。

殿試:

中國的殿試是一次重新排定名次的考試,所有考生按照成績被分為一、二、三甲,其身份都叫進士。朝鮮殿試也是排名次考試,但考生的身份則叫“文科及第”,一般每三年會產生33名文科及第者。

中國的考生取得進士功名後,除了要例行參加朝考甄選庶吉士外,再也沒有其他的考試,進士這個身份將會是終生制的。朝鮮的文科及第者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們日後還要參加很多的考試,官方稱謂“別試”。比如國君登基、世子出生、國家慶典等,都會舉行考試,要是通不過,就要被廢除文科及第的身份。

朝鮮長期實行科舉制,也分鄉試、殿試,但他們的進士含金量很低

透過以上的介紹,還是能發現兩國在科舉考試方面存有不小的差異。而其中最顯著的就是,中國的科舉制度十分開放,朝鮮的科舉則較為封閉。因此,中國的寒門學子通往上層社會的道路是暢通的,而在朝鮮時代,社會身份的上升會受到極其嚴格的限制。

這是因為中國計程車大夫不是世襲的,僅限於本人,如果去世他的子孫後代必須依靠自身的努力透過科舉才能重新跨入士大夫這一階層。

朝鮮的情況很奇葩,起初規定兩班的身份是可以保留三代的,但到了後來基本成了世襲,兩班出身的家族中,其男性子孫中任何人都有資格世襲兩班身份。至於兩班之外的寒門子弟,要想透過科舉進入仕途,幾乎是痴人說夢。

朝鮮長期實行科舉制,也分鄉試、殿試,但他們的進士含金量很低

朝鮮時代有一個重要的制度,即16歲以上的男子一律要佩戴腰牌,上面記錄著詳細的個人資訊。腰牌的材質就代表個人的身份,比如二品以上官員的腰牌使用象牙,三品以下使用牛角,普通百姓則是木牌。所以當時只要一看腰牌便知富貴貧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