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真的在歷史上存在過嗎?主要的成員都有哪些呢?

“楊家將”真的在歷史上存在過嗎?主要的成員都有哪些呢?

楊家將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

這楊家將的成員都有誰呢?

主要是三個人:楊令公、楊六郎、楊文廣。

這三個人是爺孫三代人,英雄事蹟各有千秋。

下面分別說一下。

先說楊令公。

楊令公的名字有怎麼複雜。

他本名叫楊重貴,幷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父親楊弘信曾為後漢的麟州刺史(今陝西神木),後周代漢的時候,據麟州自立,後歸附後周。

由於在後漢時代,楊弘信為結交河東節度使的劉崇,曾派年少的楊重貴到太原為劉崇效力。

後漢滅,劉崇繼位,史稱北漢。

楊重貴得到了劉崇的重用,先擔任保衛指揮使,後以佔功升遷到建雄軍節度使。

劉崇收楊重貴為養孫,給他改名為劉繼業。

劉崇死,先是其子劉鈞繼位;劉鈞無子。劉鈞死後,由其外甥同時也是其養子的劉繼恩繼位。

劉繼恩死,劉鈞的另一個養子劉繼元繼位。

注意,劉繼恩和劉繼元都是皇帝,都有“繼”字。所以,劉繼業(即楊重貴)為避諱,就拿掉了中間的“繼”字,名為劉業。

北宋滅北漢,劉業跟隨劉繼元降宋,恢復了本姓“楊”,名為“楊業”。

當然,也有很多評書演義仍稱呼他為“楊繼業”,甚至無視其曾經改名易姓的經過,把他從出生開始的名字就稱為“楊繼業”。

補一句,因為楊業歸宋了,他父親的名字“楊弘信”為避趙匡胤之父趙弘殷之諱,在史書中被改成了“楊信”。

“楊家將”真的在歷史上存在過嗎?主要的成員都有哪些呢?

楊業歸宋後,任三交駐泊兵馬部署,鎮守代州,曾擊潰從雁門大舉進攻的遼軍,殺死遼國節度使駙馬侍中蕭咄李、生擒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誨,繳獲很多兵甲戰馬,因功升雲州觀察使。

楊業威名大振,此後,遼國望見楊業的旌旗,不戰而走,稱之為“楊無敵”。

“楊無敵”死難於雍熙北伐。

北伐之初,宋三路大軍征討遼國,其中潘美為西路軍主將,楊業為副將。

楊業表現神勇,一路過關斬將,奪取了遼國的寰、朔、雲、應四州。

但主力軍中路曹彬失利。

宋太宗只好下令各路人馬班師,後又命潘美等率領大軍將收復四州的民眾遷移到內地。

遼國十餘萬大軍展開反擊,攻破了寰州。

潘美留楊業拒敵,承諾自己在陳家谷部署步兵強弩接應。

楊業信以為真,力戰盡日,但轉戰到陳家谷時,才發現自己被潘美放了鴿子,悲憤莫名,死力再戰,長子楊延玉,以及部將王貴、賀懷浦全都力戰而死,楊業力盡被擒,寧死不屈,絕食三日而終。

楊業有多個兒子,但到底是六個還是七個,各種版本的史書記載不一,名字不同,次序也很亂。

這裡取《宋史》中的記載,共是六個兒子,長子楊延玉,次子楊延朗、三子楊延浦、四子楊延訓、五子楊延瓌、六子楊延貴和七子楊延彬。

長子楊延玉在陳家谷口戰鬥中犧牲,其餘六子俱因此而升遷。

其中次子楊延朗為崇儀副使;三子楊延浦和四子楊延訓併為供奉官;五子楊延瓌、六子楊延貴和七子楊延彬併為殿直。

楊延朗就是楊六郎,明明排行老二,為什麼被冠以“六郎”之名呢?

原來,楊延朗鎮守邊防二十幾年,遼國對他害怕到了極點。

“楊家將”真的在歷史上存在過嗎?主要的成員都有哪些呢?

遼人迷信,相信天上北斗七星中,第六顆星是專克遼國的,他們認為楊延朗是那第六顆星轉世,敬稱楊延朗為“楊六郎”。

楊六郎英雄一世,但死後也得不到“安寧”。

因為,宋真宗封財神爺趙玄朗即趙公明為其聖祖。所以,楊六郎的名字“楊延朗”為避諱被改成了“楊延昭”。

按照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記載:楊延昭有三子,長子楊傳永,次子楊德政,三子楊文廣。此三子中,只有楊文廣大器晚成,名垂青史。

特別要說明的是,在評書和演義中,楊文廣是楊宗保與穆桂英之子,但楊宗保與穆桂英都是虛構人物,並不存在。

楊文廣以班行討賊張海有功,授予殿直。

後來又隨狄青南征討儂智高,調任為廣西鈐轄,後又升任為宣州知州、邕州知州及左藏庫使。

在對西夏的防禦作戰中,楊文廣先後擔任過成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遷興州防禦使,秦鳳路副總管。死後被追贈為同州觀察使。

歐陽修曾在《供備庫副使楊君墓誌銘》中寫:“父子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裡兒野豎,皆能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