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廳話竹|源遠流長的民族竹文化之苗族和彝族

竹與苗族

在浩瀚的中華竹海中,苗族人民如魚得水,創造出的竹文化可圈可點,最精彩的當為“一笙一拜一俗”。

蘆笙,苗族文化的象徵。

蘆笙是苗族人民的知音,無論盛大節慶、婚嫁喜慶還是勞動之餘,苗族人民總喜歡吹奏蘆笙,跳起蘆笙舞,有時數十支、上百支蘆笙齊鳴,響徹十里八鄉;蘆笙是苗族青年的“紅娘”,風清月夜,後生傳出了婉轉悠揚的蘆笙情曲,姑娘心領神會和以清脆甜蜜的呢喃;蘆笙是苗族人、神溝通的的法器,如在葬俗的整個過程中,無論是發喪送靈,還是驅鬼祭祖,都會吹奏起特定內容的蘆笙“語言”。

為什麼蘆笙的功能和文化能被苗族演繹如此完美?《周禮》記載《笙師》“掌教龡竽、笙、壎、籥、簫、篪、篴、管”,《詩經》寫到:“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可見笙在商周已經流行了。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了6支戰國初期的古匏笙,簧片為竹製。日本奈良東大寺現存著中國唐代的吳竹笙和假斑竹笙,皆為17管。清人陸次雲的《峒溪纖志》描述了苗族“(男)執蘆笙。笙六管,作二尺。……笙節參差。”傳統的苗族蘆笙由笙鬥,以及笙管、簧片和共鳴管構成,其中後三者均為竹製。也就是說,歷史悠久和竹製簧管是蘆笙的顯著特徵,也是蘆笙成為苗族文化象徵的重要原由。

藍廳話竹|源遠流長的民族竹文化之苗族和彝族

蘆笙舞

竹崇拜,苗族先民的精神寄託。

苗族集中分佈在以楠竹為主的竹區內,生產和生活也就深深留下了竹的烙印。人們對竹的感恩之情,漸漸把竹靈物化、神聖化,成了祖先圖騰神和部族保護神。在苗族的精神世界裡,竹子是神的化身,於是蘆笙所發出的聲音就是竹神的聲音。苗族中的花苗、紅苗和黑苗支系分別自稱“仡蒙”“仡熊”和“仡佬”,都有竹族的含義。蒙正苗族成家後,要殺母豬來祭竹王,舉行供竹王儀式;各家族每年臘月都有供竹王偶像的習慣;部族每年舉行“竹王節”,隆重祭祀祖先夜郎竹王;喪葬習俗中用竹片陪葬以示迴歸祖宗。湘西臺江苗族的“淋花竹”,青年男子各拿一把連枝帶葉的竹子,演繹出以繁衍生息為目的的祭祀生殖神活動。貴州雷山麻料苗寨認為全寨人是一根竹子,每一竹枝即是一房人家,竹子是全村寨人的根。因而他們用花竹作為龍的化身舉行招龍祭龍儀式,祈求全寨平安、子孫滿堂。

藍廳話竹|源遠流長的民族竹文化之苗族和彝族

婚俗,展現苗族竹文化的舞臺。

在眾多的少數民族婚俗中,苗族的婚俗與竹的關係最為緊密。主要有以下“五竹”:送禮插竹。結婚送禮隊伍前面往往有兩個童子各舉一杆竹枝“花樹”,禮盒上也插著竹“花樹”:彩禮刻竹。不少苗族婚姻的彩禮多少,是用刀刻在竹片上,以刀痕傳遞彩禮數目:接親送竹。貴陽烏蘭苗族結婚時,新郎要用紅紙包一對竹子到女方家,才能接到新娘:嫁女送竹。竹是湘西苗族的一種獨特嫁妝。新娘離家時,其兄弟會挖掘兩蔸連根帶葉、完整無損的小竹子交由管親郎,並轉交交新郎,由新郎將竹子栽於房前屋後的空隙地裡;出門扔竹。貴州德望、麻山等地苗族結婚時,新娘的手裡握著兩把筷子,一把扔進屋內,另一把扔到屋外。透過這“五竹”,苗族期望得到祖先的庇護,人丁興旺,家庭美滿。

藍廳話竹|源遠流長的民族竹文化之苗族和彝族

竹與彝族

彝族先民長期與與竹林和諧相處、共生共榮,他們在衣食住行中食筍用竹,生產生活中育竹護竹,更在心靈深處崇竹敬竹,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悠久而且博大的竹文化。其中,竹崇拜是彝族文化最主要的特徵,突出體現在彝族生於竹而又歸於竹的思想觀念,而金竹則是最神聖的竹種。

生於竹。彝族認為族人為竹所生,或祖先被竹所搭救,從而將竹作為本民族的祖先和保護神。彝族的洪水神話大都涉及到竹,有說彝族為竹所生,有說彝族祖先被竹搭救,有說彝族祖先躲進竹叢免遭仇人冤家或敵人殺戮,還有說竹子被火燒的爆裂聲使祖先會說話等。如《竹的兒子》說古時候發洪水,一女子報住一棵竹子得以脫險,後竹子開裂,竹節內蹦出五個孩子,彝族從此繁衍生息。廣西西部的彝族傳說太古時代,有一節楠竹筒中爆出一個人來,面貌似猴但會說話,名叫亞搓。彝族創世神話《開天闢地》中的八哥,用天神種子育地上的竹林。彝族的《敬竹詞》說:“不讓畜吃竹”,即認為竹子神聖,不能讓牲畜踐踏。記載彝族古代氏族系譜及其偉業的《支及族譜》《娥眉山經》等典籍中,信仰竹圖騰的氏族第一代祖先名字之前,要冠以竹的名稱,以此稱為該氏族的圖騰標記。彝文文獻《洪水滔天史》記載老三和妹妹由此得救了,以後繁衍出七家人。這七家人為了不忘祖先,便到處尋找祖先,最後找到竹節草是祖先。

藍廳話竹|源遠流長的民族竹文化之苗族和彝族

生於竹而又歸於竹。彝族還認為竹是生命之源,又是生命的歸宿,故竹能夠儘快使死者的靈魂迴歸到祖宗靈魂的歸宿地,進而投胎轉世。彝族古歌謠《敬竹詞》中說:“人死魂附竹,竹魂要找著,拜你為祖靈,祖死變竹去,挖竹回家來,挖竹拜家堂,竹祖請回來。”

傳說古時候四川涼山有位彝族老人,去世後變成了熊蜂,飛落在了竹葉上。後人便把竹子連根挖回家,作為祖靈祭奠。從此,便有了“制竹根祖靈”“送竹根祖靈”的習俗。長老去世,要到竹林裡選一棵挺拔且根系發達的竹子,祭祀後再把竹挖到火葬墳地上,男轉九圈,女轉七圈。最後把竹搬回家,由畢摩邊唸經書邊用刀將竹根製成小人狀做祖身。

確實,以竹製作祖靈是滇川黔桂彝區共有的一種習俗。竹質祖靈彝語稱“瑪都”或“拍拍”,製法大同小異,形式上主要分為竹根、竹條、竹筒、筍芽和蔑籮等,有的甚至是竹架抬棺或者是竹編“幹欄”竹房蓋棺。如雲南紅河南岸彝族竹祖靈用的是竹根、大理市彝族用的是筍芽,而宣威落水鄉彝族用的是竹根、寶山鄉用的則是竹條和竹筒,滇北武定和祿勸一帶彝族的竹祖靈與《宣威州志》“以竹葉根……置竹筒中,插蔑籃內”記載十分相似。

藍廳話竹|源遠流長的民族竹文化之苗族和彝族

彝族特別敬重金竹,甚至認為金竹才是真正的竹子。“峨山”,彝語意為“長有竹子的山川平壩”。峨山彝文史詩《洪水氾濫》記載了彝祖阿樸篤慕,在洪水過後與金竹之間的親緣恩澤關係。廣西那坡縣者祥的彝族傳說祖先起源於中空的金竹節蹦出的仙女,那坡的白彝則傳說是噼噼啪啪爆響的金竹救了他們的頭人,雲南的青彝認為他們是從金竹蹦出的五個孩子中專務編織竹器的一支。《敘族譜》是廣西那坡彝族吟唱最普遍的儀式歌,歌詞說:“阿谷是我彝家的始祖……阿谷後代是阿列,阿列掌的是竹片,莫說竹片小,圍得籬笆種金竹。金竹不斷根,金竹不落葉,年年祭金竹,年年敬阿列。”《金竹通》祭辭也有: “金竹往上長,竹梢通天體,竹節進天室,神姑看見了,蔭發金竹緣……秉告金竹爺,我要學金竹,我要尋竹根,我在竹節裡寄身,我隨金竹下凡塵/託得金竹福,拖得金竹身,從此有人群,最先是彝祖。”

農曆四月,是金竹筍出土的季節,也是彝族歡慶的日子。廣西那坡的彝族要歷時三天三夜,舉行一盛大的跳弓節。跳弓節,也稱祭金竹節,以祭神和歌舞為主要內容。傳說古時候,彝族先民用金竹製作弓箭等兵器,抵禦外敵入侵,成功擊退敵人。為感恩金竹,彝族先民築竹技宮,設跳弓場,種植金竹,敲宣揚笙,歡歌起舞,慶賀抗敵勝利。年復一年,逐漸演化成了今天的跳弓節,金竹也成為彝族最崇高的崇拜物。那坡彝族每個村落都有一個跳弓場,旁邊是竹技宮(“族祭”諧音),場中是一片生長旺盛的金竹林,它代表了祖神的棲身地,盤根錯節的竹根象徵了彝族的支系。平時圍以石塊和柵欄,禁止進入和砍伐。新生兒出生後,要立即將胎衣胎血放進竹筒裡,懸掛竹枝上,以表示母嬰都是竹的血裔。雲南澄江松子園的彝曾將“金竹”視為祖神,並稱其為“金竹爺爺”。不妊娠之彝婦,須前往竹山向金竹求子。

藍廳話竹|源遠流長的民族竹文化之苗族和彝族

文字丨藍曉光 圖片丨網路 編輯丨鵬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