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安十二時辰”的右驍衛、姚衛率說起,聊一聊唐朝的府兵制

唐太宗貞觀十年(636年),經過多次整頓,府兵制進入全盛時期,一直到8世紀初年,府兵在宿衛和征戰當中,都起著重要作用。

完備時期的府兵制度,其組織結構、分佈範圍、主要職責、訓練供給等方面,都有一套具體的規定。從組織結構看,全國府兵在皇帝總領之下,統領於諸衛。府兵的調發屬於尚書省兵部。折衝府雖分佈在全國各縣,但受十二衛領導,不受地方長官管轄,折衝都尉也不干涉地方行政。

從“長安十二時辰”的右驍衛、姚衛率說起,聊一聊唐朝的府兵制

所謂十二衛,完整的應稱為“南衙十六衛”,其中左右監門衛(“長安十二時辰”的大宦官郭利仕就是右監門衛的頭兒)和左右千牛衛,這四衛不遙領府兵,單純負責宮廷守衛。其中左右監門衛掌諸門禁衛,左右千牛衛統率千牛備身等為皇帝侍從、儀衛。

從“長安十二時辰”的右驍衛、姚衛率說起,聊一聊唐朝的府兵制

剩下十二衛是指左、右衛,領武安、武成的五十餘府;左、右武衛(又稱鷹揚衛)領風亭等49府;左、右候衛(又稱金吾衛),領同軌、寶圖等五十餘府;左、右領軍衛(又稱戎衛),領萬年、萬敵等六十餘府;左、右屯衛(又稱威衛),領宜陽等50府;左、右驍衛(又稱武威衛),領永固等49府。

從“長安十二時辰”的右驍衛、姚衛率說起,聊一聊唐朝的府兵制

十二衛外,還有太子左、右衛率(“長安十二時辰”的姚汝能就供職於此),領廣濟等各5府;太子左、右司御率,領郊城等各5府;太子左、右清道率,領絳邑等各3府。

從“長安十二時辰”的右驍衛、姚衛率說起,聊一聊唐朝的府兵制

因為貞觀十年府的長官改稱折衝都尉,所以軍府一律稱折衝府。總計當時全國的折衝府為657府(包括十二衛和太子衛率所領府)。折衝府下,又有團、旅、隊、火等建制,各分上、中、下三等。上等折衝府一般轄6團,1200人左右;中等折衝府一般轄5團,1000人左右;下等折衝府一般轄4團,800人左右;另有特等折衝府,一般轄5團,1500人左右。

從分佈情況看,具有明顯的“內重外輕”的特點。全盛時期的兵府總數為657府,其中首都附近的關內、河東、河南三道共有626府,佔折衝府總數的80%,京兆府就有131府,佔總數的20%。這充分體現出當時統治者“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基本國策。故當時著名的政治家陸敬輿說,這是“舉天下不敵關中,則居重馭輕之意明矣!”意思是:集中關中以外的天下兵力,也敵不過關中的兵力,以優勢重兵駕馭天下的含義十分明顯。

從“長安十二時辰”的右驍衛、姚衛率說起,聊一聊唐朝的府兵制

從府兵的職責看,主要有兩項。一是上番宿衛,就是定期到首都護衛皇帝和中央政府。具體辦法是:距京城500裡內的府兵一年之內5番,即分5個組輪流入京值班。500至1000裡每年7番;1000裡至1500裡8番。每次上番時間都是一個月,這是指在京城實際服役時間,不包括旅程往返時間。另一項任務是徵防,即與地方兵或邊防兵一起,出征作戰,保衛邊防。

從府兵的訓練與供給來看,帶有更為明顯的兵農合一色彩。訓練分為兩種,平時分散練兵,冬季集中校閱,地方刺史有檢查督促之權。府兵所用馬匹的補充與淘汰,也由刺史和折衝都尉共同處理。

府兵上番宿衛或奉公徵防,由刺史和都尉共同發給“食券”(由府兵自己收穫的糧食兌換)。府兵的資糧自備,自備物品包括弓1支,矢30,胡祿(載矢器)、橫刀、礪石、大角觿(解結錐)、氈帽、氈裝、行滕各1件,麥飯9鬥,米2升。

府兵由縣令在上報的籍帳丁口中直接揀點,揀點的標準雖然有資財、材力、丁口3項,但以資財為主,原則是揀點6品以上官員子弟和地主、富裕農民。但急需兵力時,貧民也常被迫點兵。

唐朝3年一次核定戶籍,與此相應,府兵也是3年檢點一次,主要是補充缺額。由於揀點的3項標準均要依據戶籍,而戶籍的管理屬於地方政府,故揀點屬於地方政府職責,只有確定名單之後,才名隸軍府,因此3年一定戶籍與3年一點兵自然結合在一起。

唐中葉後,由於土地兼併的加劇和戶籍制度的紊亂。特別是“安史之亂”的嚴重破壞,均田制和府兵制均名存實亡,被“兩稅法”和募兵制取而代之。

從“長安十二時辰”的右驍衛、姚衛率說起,聊一聊唐朝的府兵制

題外話:唐代長安城駐有“北衙六軍”、“東宮十率”和“南衙十六衛”等幾支軍隊,構成可謂相當複雜。上面大致介紹了“南衙十六衛”和“東宮十率”,下面簡單說一下“北衙六軍”:

唐時禁衛軍分南北衙。南衙兵指*十六衛所領諸衛兵。北衙兵指禁軍,其中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左右神武軍,號為北衙六軍,簡稱六軍。其後又與左右神策、左右神威合稱左右十軍。肅宗、代宗時,六軍勢力頗盛。德宗以後,神策軍勢大,六軍地位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