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故宮如何防火?木牆改磚牆,雍正建起專業消防隊

3月30日,北京市文物局與中國消防救援學院共建“北京文物安全研究院”,齊心協力守護文物安全。北京地區古建築文物以木結構為主且數量豐富,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位於市中心的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包含古建築近萬間,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古代宮殿建築群,歷史上曾遭受火災近60次,人們和火災進行著不懈的鬥爭。

古代故宮如何防火?木牆改磚牆,雍正建起專業消防隊

“火燒連營”木牆改磚牆

太和殿東西兩側的卡牆是故宮防火牆的典型形式,為磚砌牆體,可阻斷火勢蔓延。

《康熙起居注》記載,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二月初三凌晨,太和殿發生火災。火災因紫禁城西北位置的御膳房內太監用火不慎而誘發。火勢趁著西北風向南竄,跨過了乾清門廣場,依次穿過後右門、中右門,然後又趁西風拐了個彎兒,沿著太和殿西側的木質斜廊蔓延至太和殿,燒燬太和殿及其東側的木質斜廊。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太和殿復建工程啟動。工程負責人梁九認為太和殿歷史上的多次火災均由建築兩側的木質斜廊引燃,因而向康熙皇帝建議,把木質斜廊改為磚砌卡牆。這一建議得到康熙批准。太和殿兩側的防火牆,有利於阻隔建築兩側的火源向東西蔓延,對太和殿的防火起到了重要作用。

故宮內防火牆的另一種形式為封后簷牆,又名封護簷牆或風火簷牆。封后簷牆的做法始於雍正五年(1727年),主要特點是建築的後簷牆不開設門窗,且屋簷位置的檁枋、椽子等木質構件均用磚牆封砌,不露在外面。

據乾隆年間大學士鄂爾泰等人所撰《國朝宮史》記載,雍正五年,雍正帝頒佈詔令,說“宮中火燭最要小心”。他認為日精門、月華門以南的圍房有做飯的值房,火星常常會竄到房簷上,很容易引發火災,並危及其他建築,因而下旨:“可將圍房後簷改為風火簷,即十二宮中大房有相近做飯小房之處,看其應改風火簷者,亦行更改。”

雍正建起專業消防隊

康熙十八年的大火給年幼的胤禛留下了深刻印象。雍正帝當政之後,很快就組建了一支職業化的消防隊。這支消防隊由年輕體壯、性格穩妥、操演技術嫻熟的八旗官兵、皇宮侍衛組成,稱“防範火班”。到雍正七年(1729年)時,防範火班人數達到了1288人。37個侍衛值班點都配備全套消防工具。雍正皇帝還規定,駐紮在防範火班附近的官兵,也應該在夜間失火時,加入到滅火行動中來:“凡夜間遇有傳集之事,火班處附近居住之官員兵丁,即令赴該救火班之大臣處呈遞名牌,聽其指示遵行。”

故宮的消防水源主要來自內金水河和大水缸。內金水河為故宮裡的河流,河水由故宮西北筒子河水關進入,從故宮東南角水關出宮,蜿蜒曲折,為故宮提供了豐富水源。明代天啟四年(1624年)六科廊(位於午門以南)火災、天啟六年(1626年)武英殿西油漆房火災,均得力於內金水河的水源,使得火勢被撲滅。

故宮中軸線及內廷區域的部分建築,距離內金水河、水井等水源較遠,建築前則會安放水缸。清代史料中,“缸”通常被稱為“海”,寓意可儲存很多水。

光緒朝《欽定大清會典三》記載:清光緒時期,紫禁城內有鍍金銅缸18口、大銅缸22口、中銅缸152口、小銅缸8口、大鐵缸4口、小鐵缸104口,共計308口;每年十一月初一至第二年正月三十日,宮裡會安排蘇拉(宮廷雜役人員)在缸底燒炭燻缸,避免缸中的水凝結;每年二月初一至十月三十日,這些蘇拉每月兩次往缸內加水,以保證有充足的水源。大銅缸的口徑約1。6米,燒造時需費銅上千公斤,如此大體積的銅缸,為消防用水提供了較為充足的保障。

古代故宮如何防火?木牆改磚牆,雍正建起專業消防隊

清宮造辦處製作的水龍模型

消防水龍“西洋激桶”

火災的撲救離不開滅火工具。明清時期,紫禁城的滅火工具除了雲梯、鉤子、水桶等普通工具外,還有一種藉助機械作用的“滅火槍”,稱為激桶。紫禁城裡的激桶有兩種形式:唧筒和水龍。

唧筒在清宮檔案中又被稱為“岔子激桶”。故宮博物院現藏唧筒多為銅製,呈下粗上細的中空長筒狀,由內外套筒、噴水頭、支腳、閥門等部件組成。內筒被抽出後,整個唧筒的長度可達2米。最裡層內筒的頂部固定了噴水頭,最外層套筒底部有數十個小孔,用於汲水。支腳用於架立唧筒。閥門一般有兩個,為銅片或軟皮,分別控制進水和出水。唧筒往往與水桶配合使用。建築失火時,救火人員將唧筒支腳張開立在水桶中,將噴水頭對準火點,透過手動前後推拉底部內筒,即可產生噴水效果。

水龍(水銃)是一種利用拉壓槓桿方式取水及噴水的滅火裝置。德國傳教士鄧玉函口授、明代官員王徵筆譯的《遠西奇器圖說》中,展示了其滅火示意圖。清中期起,水龍逐漸取代了唧筒。水龍在清宮檔案中被稱為“西洋激桶”,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內務府堂呈稿》載有嘉慶二十年(1815年)六月初五“宮內各等處安設西洋激桶三十一架,叉(岔)子激桶一架,共計三十二架”。

故宮博物院現藏清宮內務府造辦處製作的水龍模型,是當時成批製造水龍前的小樣。水龍在構造上主要由水箱體、銅缸、活塞、閥門、鐵桿、壓梁、將軍柱、出水管等構件組成。其中水箱體相當於水龍的“外殼”,且底部有抬槓,便於搬運。銅缸為圓柱形,位於水箱體內,數量為四個,相互間有軟管及閥門相連;兩個銅缸用於存水,另兩個銅缸內有活塞,用於吸水。活塞由圓形銅塊與數層軟皮擠壓而成。活塞被固定在一根豎向鐵桿端部,而鐵桿的另一端則與壓梁固定。壓梁為一根長木樑,功能相當於人力擠壓活塞的槓桿。將軍柱位於水箱體中部位置,底部與水箱體固定,頂部與壓梁鉸接連線,相當於槓桿的支點。出水管位於將軍柱旁邊,為豎向銅管,管底有軟管與吸水缸相連,管頂可再接自由轉動的水平管,以利於朝各個方向噴水。

《遠西奇器圖說》評價水龍:“火力正勝,人不可近,但有此器,則五六人可代數百人之用,又不空費一滴之水,不拘多高、多遠,皆可立到。”足以說明其優越性。

古代故宮如何防火?木牆改磚牆,雍正建起專業消防隊

《遠西奇器圖說》中的水龍

故宮內外的石室鐵亭

防火效果最好的,莫過於石室金匱了。位於東城區南池子大街南口的皇史宬正是這一模式的遺存。皇史宬佔地8460平方米,建築面積3400平方米,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皇家檔案庫。殿內大廳無樑無柱,南北牆厚分別為6米,東西牆厚分別為3米。地面築有1。42米高的石臺,其上排列152個外包銅皮雕龍的樟木櫃,存放著皇家的聖訓、實錄與玉牒。

故宮內也有幾處石頭房,採用石材代替木質構件部分,建築的外觀則與其它建築無異。內廷後三宮即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的兩側,有四間房為此做法。這四間房分別位於鳳彩門、龍光門、增瑞門、永祥門四座門廊的南側,每間房的北牆即為門廊的南牆,南北向長約1。6米,東西寬約7。7米。

以鳳彩門南側的石頭房為例,這間石頭房可謂“實心房”,因為四面均為牆體,牆體內部填滿碎磚。牆體之上的外部用石材雕刻出柱頭、梁頭、斗拱等木構件的形狀,並飾以油漆彩畫,使其外觀與其它房間完全一樣。牆體正上方用磚砌築成拱高約1。5米的圓拱磚券(其它房間是木質樑架做法),磚券之上的屋頂做法又與其它房間相同,使得整座建築的瓦頂呈現統一的外觀樣式。由於部分構件表面漆皮掉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暴露的石材。

另外,故宮內還有一座未完工的防火建築,名為靈沼軒。宣統元年(1909年),隆裕皇太后聽從太監小德張的建議,要在延禧宮遺址蓋一座“不怕火的建築”,且還能滿足皇宮休閒娛樂的需求,取名為“靈沼軒”。其設想構造為:地下一層、四周建有條石壘砌的水池,計劃引金水河水環繞;地上兩層,底層四面各開一門,四周環以圍廊;殿中為4根盤龍鐵柱,頂層面積縮減,設5座鐵亭;四面出廊,四角與鐵亭相連。如果真的建成,這宛然是一座水晶琉璃世界,帝后閒暇之時可徜徉其中,觀魚賞景。

然而由於清政府國力空虛,再加上辛亥革命爆發,靈沼軒開工3年後即停工,一直擱置至今。如今公眾看到的靈沼軒,就是百年前未完工的狀態。靈沼軒以石材做牆,鋼框架作為核心受力體系,並引入水源來隔火,上述做法從防火角度考慮,是有積極作用的。不僅如此,靈沼軒採用了鋼結構框架體系,是我國較早的鋼結構建築。

故宮古建築的傳統防火方法,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防火智慧,對我們今天守護北京文物的消防安全,仍有極其重要的借鑑意義。

(作者單位:故宮博物院)

(原標題:

宮牆高 防火巧

流程編輯:u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