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青銅器的製作方法與文化價值分析

引言

古代青銅器冶鑄技術,是我國科技史研究上的一個重要課題。這個課題雖已有不少學者探討。

仍有若干疑難問題有待解決。這裡只能根據已有成果,試作簡單的概括。青銅器的製作過程,應該從青銅是怎樣生產的說起。

生產青銅,首先是從銅礦中提煉出銅,然後加入適量的錫(有時還有鉛),熔成合金。我國很早的時候就有了較大規模的銅礦開採。《尚書》中的《禹貢》曾記述一些地區以金(銅)入貢,如揚州、荊州所貢都有“惟金三品”。《山海經》和《管子》中都說到天下有“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座,反映了東周時的情況。

近年考古工作中已發現一些古銅礦,最著名的是湖北大冶銅綠山。這處礦冶遺址長2公里,寬1公里,已清理出幾百座豎井和近百條平巷,發現了大量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

在礦井附近有規模較大的鍊銅作坊,發現有煉爐,初步估計,光是煉渣就超過四十萬噸。

銅綠山古銅礦的時代,大約是從西周到漢。期學者推算,這裡先後生產的制約有十萬銅料冶煉出來之後,便送到鑄造青銅器的作坊中去。鑄銅作坊大多數不在銅礦及鍊銅作坊附近,因此銅錠必須經過有組織的運輸。

中國古代史:青銅器的製作方法與文化價值分析

這種銅錠,在考古工作中曾發現過。

商周時期的鑄銅作坊,有的規模很大。例如河南安陽殷墟苗圃北地、孝民屯兩處商代作勢達址,面積都在一萬平方米込上,平方北會這些遺址都發現有爐壁、煉渣、木炭、陶範以及殘存的青銅器等等。鑄銅時的熔銅裝置,以股墟為例,有大型的和小型的。大型的有直徑達1米左右的熔爐,如在苗圃北地所見,其爐壁內而已被燒熔,沾有木炭和銅渣。小型的則是種陶容器,俗稱“將軍盔”,其內壁燒熔得更為嚴重。這兩種裝置,都是將銅料和木炭相雜,放在裡面,然後鼓風燒熔。

在鄭州的商代前期遺址中發現一種陶大口尊,內壁燒熔並有銅渣,圖一 坩鍋顯然也是一種熔銅裝置。

(“將軍盔”)剖面圖熔化而得的銅水,就用來澆鑄。澆鑄青銅器要用範。已經發現的範,有商代以前的,如山西夏縣東下馮“東下馮型別”遺存中出土的四塊石範,是用以鑄造銅斧的。“東下馮型別”接近二里頭文化,有的學者主張是夏文化。石質的範,在商周時期仍有沿用。象江西清江吳城的商代遺址便出土了不少石範,其中製造禮器、兵器和工具的都有,是用紅砂質岩石刻成的。不過總的說來,用石範鑄造青銅器的是少數,多數還是用陶範。

中國古代史:青銅器的製作方法與文化價值分析

製作陶範要經過制模、制型、合範這三道工序。制模是用泥塑成要鑄造的器形。在殷墟曾發現這種泥模,上有硃筆畫的花紋。

花紋的凹入部分用刀雕刻,凸起部分則用泥琢好貼在模上。泥模完成後烘乾,塗以油脂,用以制型。

制型是先在模外敷泥,隨後將模外敷的泥切割成若干部分,取下修飾燒烤,成為外範;同時按照所鑄器壁形狀的要求,製成內範。各地發現的陶範,相接處每每做出接榫或子母口;有的還劃有標記,以便在接合時對準位置。

有些範的內壁還塗有石墨粉之類的物質。最後是合範,就是把各範拼合在一起。內外範間夾以支釘,形成型腔。

拼好後,範外敷泥加固,做出灌注銅液的澆口和排出空氣的冒口,即可進行澆鑄。這樣的鑄造方法,稱為合範法。較大的範,還有用夯築做成的。殷墟苗圃北地發現有這樣製造的大範,長達1。2米,是用溼土層層夯打而成,做法很象後世的翻砂。我國的合範法鑄造技術十分發達,早在商代便能用來製作非常精細複雜的器物。以湖南寧鄉出土的四羊尊為例,尊腹四隅有突出的羊頭,上面有捲曲呈蝸形的羊角,器上還有好多繁複的扉稜和紋飾。

中國古代史:青銅器的製作方法與文化價值分析

這樣細緻的青銅器,是用合範法分鑄而成的。所謂分鑄,是預先分別鑄出一定部件,再將這些部件插在範中,澆鑄時便聯為一體。上面說的四羊尊的卷角,就是預鑄的部件。鑄作形體龐大的青銅器,也要分鑄。例如現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後母戊方鼎,其鼎耳就是分鑄的。

東周的有些青銅器,上面用另一種金屬鑲嵌。製造這種器物的方法之一,也是分鑄。

先鑄出將要嵌在器面上的紋飾,再將它巧妙地放置在範的型腔裡。

在山西侯馬的晉國鑄銅遺址中,曾見有預製紋飾的陶範。

青銅器上鑄出的文字,也是先在範上做好的。過去收藏家曾藏有一件西周期卣蓋的內範,上面有突起的兩行文字,即其例項。中國古代青銅器又有用失蠟法鑄造的。失蠟法是用蠟做成內模,古稱蠟樣。蠟樣可以做得極為精細,受熱後蠟即熔化流出,從而避免取模的困難。此法便於製造形狀複雜的器物。長期以來,學術界以為先秦沒有失蠟法。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一號墓出土一組盤尊,上有立體鏤空的蟠虺紋附飾,細得好似絲瓜絡子。經鑑定,確定此為失蠟法的標本。

中國古代史:青銅器的製作方法與文化價值分析

這座墓是戰國早期的。1979年,在河南淅川楚墓中又發現了一些用失蠟法鑄造的青銅器,時代為春秋晚期偏早。

可見失蠟法在我國也有悠久的傳統。現在我國還有少數技師精於失蠟法鑄造的工藝。附帶說一下,銅器不都是鑄造的。商代以前的早期銅器有冷鍛製成的,東周銅器有錘鍛成形的,不過其質料都是比較柔韌、易於延展的紅銅,而不是青銅。青銅器是一種珍貴文物。漢代人已知青銅器的寶貴。宋徽宗動機《宜和博古圖》後,在皇帝的推素和提倡之下,青銅器更成為珍異的收藏品,有的一件值幾十萬錢,其至百萬錢。

解放以前,如1924年。端方舊藏的·組酒器出售海外,代價是二十餘萬元。今天我們認為青銅器珍貴,自然不是看其價格,而是講其在科學和藝術上的研究價值。青銅器銘文,即所謂金文的重要意義,早為眾所周知。現已發現和著錄的金文數以萬計。其時代自商朝以迄兩漢,有不少是長篇銘文。

我們知道,古代典籍傳流到現在的不多,特別是商和西周的更少,金文正好補充文獻的不足。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傳世古籍由於經過長期傳抄遞刻,不可避免有一些改竄訛誤,引起種種爭論。

而金文保持原來面貌,使人們可以直接接觸古代的資訊,很多地方能夠對文獻起到印證和訂正的作用。

各時期金文內容繁多,對於歷史研究是非常豐富的寶藏。已有許多學者利用金文探索古代歷史和社會,取得優異的成果。一些重要金文,例如商紂時的“四祀邲其卣”記祭祀典禮;周武王時“利簋”記牧野之戰;成王時“皇方鼎”記周公東征薄姑;康王時“何尊”追述營建東都成周;大小“盂鼎”記對方國的征伐;昭王時“令簋”等記南伐楚荊;穆王時“班簋”記毛公伐東國;共王時“史牆盤”記周開國以來史事;厲王時“多友鼎”記對儼狁戰爭事蹟等等。

用前人的話來說,這些金文的價值足抵《尚書》一篇。還有不少金文,內容記載禮儀、制度、分封、冊命、土地轉讓、商賈貿易、法律訴訟等,也是十分珍貴的。有些金文,文字雖然較短,可是與其他金文聯絡研究,卻能揭示出重要史實,有助於認識當時的社會發展。

金文另一方面的價值,在於古文字學的研究。考察商代文字,自應以甲骨文為主。但甲骨文基本是卜辭,內容受占卜範圍的侷限,又是直接契刻在甲骨上的,結體與書寫文字畢竟有差異。

而商代金文是先書寫好、經刻琢制範後再澆鑄成的,比較接近書寫的風格。商代金文數量較多,可與甲骨文及其他文字材料互為補充。

中國古代史:青銅器的製作方法與文化價值分析

研究西周和春秋時期文字,就必須依靠金文,因為這段歷史時期還沒有太多發現其他的文字材料。戰國秦漢的金文,在當時古文字材料中佔的比例雖不很大,但也有一定的特色。研究金文,不僅可以瞭解漢字如何發展演進,還能看到書法的流變。今天書法家不少人精於摹寫金文。除文字形體結構外,對研索古代的音韻、訓話、語法,金文也是不可缺的。

認為只有帶銘文的青銅器才重要,這是過去的一種偏見。由於這種偏見,歷史上曾有無數青銅器出土後被損毀,又造出了許許多多的偽器。

實際上,沒有文字的青銅器 也相當重要,在某種情況下和有字的一樣珍貴。絕大部分青銅器,不管是有字還是沒字。的,都是藝術品,是我國美術史上的瑰寶,是勞動人民心血的結晶。製作青銅器的匠師,是古代傑出的藝術家,遺憾的是,他們大多數只給我們留下了作品,而沒有留下姓名。

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青銅器,有的巨大龐偉,象著名的商代後母戊大鼎;有的小巧玲瓏,如一面銅鏡或一柄短劍。

這些青銅器年代不同,風格各異,其形制都是勻稱的,花紋都是調諧的,給人以美的感受。無怪乎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都要以中國青銅器作為傑出的藝術品來陳列。

青銅器的紋飾,並不單純是美觀的圖案。細心觀察分析,不難體會紋飾是當時思想意識的曲折反映。從上古到周初盛行的饕餮紋,莊嚴肅穆。特別是商代器物上,於饕餮紋間加飾各種奇禽異獸,富於神秘氣息,顯然與當時的神話和崇拜有關。青銅器的神秘色彩,自西周中期以後逐漸減弱。

到春秋中晚期,新盛行的蟠螭紋已完全圖案化,再加上多種裝飾技術,使青銅器面目一新,表現出文化思想的新潮流。

戰國中期起盛行雲氣紋,則與新興的昇仙思想有關。由此可見,青銅器既有美術史的意義,又有思想文化史的價值。

中國古代史:青銅器的製作方法與文化價值分析

至於青銅器冶鑄工藝在科學技術史上所處的地位,我們在前文中實際上已經作了回答。

在考古工作中,青銅器也有特殊意義。青銅器易於推定其絕對年代,人們對其又有較多的研究成果。因此,在遺址或墓葬的分期中常可用青銅器作為斷代的標尺,其應用範圍相當廣泛。在這種情形下,即使是殘破的青銅器,有時也能發揮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