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不能及時處理內心的痛苦,就會變得越來越壓抑

心理學:不能及時處理內心的痛苦,就會變得越來越壓抑

不能及時處理內心的痛苦,就會變得越來越壓抑。

成年人總是以壓抑的方式處理內心的痛苦,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看上去很壓抑的樣子。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總是在第一時間來處理內心的痛苦。當他們內心感到痛苦的時候,就會立刻尋求幫助,或者立馬大聲哭出來。對他們來說,哭泣就是一種緩解內心痛苦的方式。對於成年人來說,似乎已經失去了第一時間處理內心痛苦的能力。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之所以變得越來越壓抑,就是因為他沒有能夠及時地處理內心的痛苦。今天的文章,將對壓抑的心理邏輯進行深度分析。

心理學:不能及時處理內心的痛苦,就會變得越來越壓抑

一些壓抑內心痛苦的行為

忍受

對於大多數成年人來講,在面對內心的痛苦時通常是以忍受的方式。我們這裡講的所謂成年人是年齡層面的成年人,並非指的是心智上的成熟。在我們成長過程中,被一些既定的觀念所束縛,比如“成年人要學會忍耐”。在這種錯誤的觀念之下,一些人變得越來越刻板、僵化。內心感到痛苦的時候不是第一時間解決問題,而是任由問題存在置之不理。一些常見的痛苦往往來源於關係層面,不能妥善處理與家人或者他人的關係就會產生各種痛苦。面對這些痛苦時,不應該忍受而是以問題為中心去解決問題。

心理學:不能及時處理內心的痛苦,就會變得越來越壓抑

投射

所謂投射,指的是個體內心感到痛苦時,選擇將這種痛苦投射到他人身上的做法。比如,一個正在發脾氣的人,可能會沒有緣由的對身邊的任何人大吼大怒。我們都知道,這就是所謂的“踢貓效應”。從認知心理學層面來講,這種做法就是在壓抑內心的痛苦。此時個體並沒有想著怎麼以合理的方式解決內心的痛苦,而是單純地以投射的方式將這種痛苦轉嫁給他人。他們自己沒有處理內心痛苦的能力,就好像是小孩子生氣的時候會打罵父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