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小山城竟支撐了南宋36年的半壁江山,還成了元朝軍隊的噩夢

在蒙古軍隊的鐵騎之下,歐亞兩個大陸的國家紛紛迅速淪陷、滅亡,南宋朝廷也搖搖欲墜,但在國民的頑強抵抗下仍然殘喘著不肯倒下,而其中就有這麼一個奇蹟——釣魚城保衛戰。

釣魚城不僅獨自支撐了南宋王朝半壁江山長達36年之久,沒讓蒙古軍得逞由西向東的迅速滅宋策略,故有“魚臺一柱支半壁”的美譽;甚至宋軍還在這裡擊斃了蒙古首領蒙哥,使蒙古陷入內部混亂傾軋中,南宋得以能喘息的機會,差點改寫了歷史。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這場被世人驚歎為“上帝折鞭”的偉大戰爭。

一個小小山城竟支撐了南宋36年的半壁江山,還成了元朝軍隊的噩夢

釣魚城遺址

釣魚城在今天的重慶市合川區城東北的釣魚山上,北、南、西三個方向分別被嘉陵江、涪江和渠江環繞,懸崖峭壁、山勢險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

自公元1235年蒙古大舉攻打宋國以來,四川就是戰爭的第一線,雙方交戰多年,死傷無數,但蒙古軍一直攻打不下。1243年,四川安撫制置使兼重慶知府餘玠奉命抵抗,他上任後立即精心挑選了10座全川最險隘的山築建城防,其中在釣魚山上建造的釣魚城就是整個四川山城防禦體系最為堅固也最為核心的堡壘。

一個小小山城竟支撐了南宋36年的半壁江山,還成了元朝軍隊的噩夢

釣魚城城牆

餘玠在建造釣魚城時,充分利用了釣魚山的地理優勢,建成了一個集行政機構、水陸軍事、農業生產於一體的城池:四周陡峭的山崖阻擋了人馬透過,可以進行很好的防禦;城中充足的農田耕地可以保障全城糧食給養的自給自足;宋軍控制的嘉陵江與渠江作為進出重慶的交通要道,不僅便於聯絡援軍和保障運輸物資,而且也能防止蒙古軍隊的水上進攻。

一個小小山城竟支撐了南宋36年的半壁江山,還成了元朝軍隊的噩夢

釣魚城地形

公元1253年蒙古滅掉大理國後打算迂迴包圍南宋,1257年蒙古新任可汗蒙哥繞道西南,意圖攻破四川再順江東進一舉滅宋,一路勢如破竹,川西北府州相繼被攻破。1259年,蒙哥派人勸降新的釣魚城統帥王堅,王堅嚴詞拒絕並殺了勸降使者。

蒙哥大怒,率軍駐紮在距釣魚城5裡的石子山上,隨即大舉進攻釣魚城。但是一連四個月都被釣魚城軍民擊退,王堅還親自率領精兵夜夜騷擾偷襲蒙古軍營,搞得蒙古軍隊人心惶惶、軍心渙散。恰好又趕上蒙古軍中發生疫病,士氣更加低落。

久攻不下一座小小的釣魚城,蒙哥非常急躁惱火,命人築起一座可以望見釣魚城內動靜的高臺,並親自到現場指揮。王堅看到後立即命令炮轟,並組織投石射箭,蒙哥當場被石頭擊中受了重傷,退回蒙古軍營後,又收到王堅的嘲諷信,一氣之下傷病發作掛了,終年52歲。

一個小小山城竟支撐了南宋36年的半壁江山,還成了元朝軍隊的噩夢

蒙哥之死

蒙哥死後,蒙古軍撤退,並陷入了奪權的內訌中,一直沒時間打仗,直到1260年忽必烈奪得汗位後再次舉兵滅宋。

忽必烈在勢如破竹的全面攻城略地後,釣魚城已經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1263年,釣魚城新任統帥張珏一面加固城防,一面訓練士卒,一面生產武器,帶領全城軍民打退蒙古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1276年,元軍主力攻破臨安,宋恭帝出城降元,並下詔各地放棄抵抗。張珏堅決不從,誓死守衛抗戰。第二年,元軍集合數十萬大軍於釣魚城下,而此時的釣魚城已經連續兩年大旱,糧食耗盡,孤立無援之下軍民只能易子而食,但他們仍然頑強抵抗,元軍還是不能靠近半步。

一個小小山城竟支撐了南宋36年的半壁江山,還成了元朝軍隊的噩夢

釣魚城軍民誓死抵抗

看到滿城軍民的慘狀,新任守城的主將王立於心不忍,在忽必烈答應了絕不傷害城中百姓後才棄城投降,然後和另外35位將軍一起拔劍自刎殉國,轟轟烈烈的釣魚城保衛戰到此結束。

其實,在釣魚城軍民殺掉蒙哥後,在東路作戰的忽必烈著急忙慌回蒙爭位,無心再戰;南路的兀良合臺軍在潭州被宋軍截斷後路,士氣低沉;其他各路蒙古軍也是軍心大亂,開始潰逃。不久,蒙古就陷入了內部奪權的傾軋混亂中,局勢開始朝向有利於南宋的一面發展。

一個小小山城竟支撐了南宋36年的半壁江山,還成了元朝軍隊的噩夢

宋軍英勇作戰

可惜朝廷卻已經滿足於僥倖逃過一劫,又開始歌舞昇平,白白浪費了反攻元軍、統一中原、改寫歷史的大好機會。當戰不戰,反受其害,等忽必烈削平了內亂,登上皇位、重新南下滅宋的時候,再想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南宋王朝只能坐以待斃。實在可惜、可嘆,也可悲、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