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被慈禧鉗制的悲劇人生,用慘烈的方式對抗,結果英年早逝

儘管他出生帝王之家,衣食無憂,擁有至高無上的尊榮,可惜卻是清朝最悲慘的皇帝。

因為他身上有五大不幸:幼年喪父、童年無樂、婚姻不幸、英年早逝。

而這所有的不幸,源頭都來自他的母親。

同治帝:被慈禧鉗制的悲劇人生,用慘烈的方式對抗,結果英年早逝

同治帝:被慈禧鉗制的悲劇人生,用慘烈的方式對抗,結果英年早逝

用“不幸福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這句話來形容同治帝最適合不過了。

說到同治帝的童年,還得補充一下他的父親:咸豐帝。

咸豐帝即位之初還是個熱血青年,很想擼起袖子幹出一番事業的。

可惜此時的大清帝國,經過了嘉慶和道光的二代敗落

已經是內憂外患,岌岌可危了

他就算累死自己,也是難以實現“中興”這個抱負了。

於是,

乾脆破罐子破摔,每天不是喝酒就是看戲,

在醉生夢死的日子裡自我麻痺。

有這麼一位成天喝得醉醺醺的父親,同治帝別說學做帝王了,就連父愛都是難以得到。

同治帝:被慈禧鉗制的悲劇人生,用慘烈的方式對抗,結果英年早逝

直到咸豐十一年七月,咸豐帝的身體每況愈下,眼看大限將至,咸豐交代了兩件事:

一是把皇子載淳冊(同治帝)封為皇太子。

二是 任命八位顧命大臣來輔佐他的兒子。

如果說父親是不負責任的話,母親就親手把兒子送進了火葬場。

咸豐帝就這麼一個活著的寶貝疙瘩,都不用經過奪嫡,順理成章地就當上了小皇帝。

按照常理來說,她應該對同治帝百般寵愛才對。

可惜,慈禧就不是個安分守己的女人,她想要的絕不是身居後宮當一個頤養天年的太后。

為了獲取更多的權利,慈禧聯合慈安與顧命八大臣正面交鋒,並且獲得勝利。

同治帝:被慈禧鉗制的悲劇人生,用慘烈的方式對抗,結果英年早逝

這場交鋒的關鍵就在誰能把年幼的天子掌握在手裡,所以在同治帝的童年裡

母親的形象是這樣的:

父親咸豐帝剛去世,母親慈禧就利用兒子爭權。

跟著這樣的母親長大,同治帝的心理陰影相當大。

同治帝:被慈禧鉗制的悲劇人生,用慘烈的方式對抗,結果英年早逝

同治帝:被慈禧鉗制的悲劇人生,用慘烈的方式對抗,結果英年早逝

名義上是皇帝,實際上,過連個普通孩子都不如,

因為他的童年是沒有快樂的。

同治帝年幼就成為了皇帝,每天需要學習大量的功課。

他天生不怎麼愛讀書。

再加上他的那些老師,雖然個個都是飽學之士,但填鴨式的教學,小皇帝根本就學不下去。

為了防止外戚專權,清朝的祖制是皇帝不可以由生母撫養。

所以同治和慈安的相處時間更長,也更親近一些。

而慈禧望子成龍,每次見面,總是詢問同治的功課,如表現不好就嚴厲訓斥一番。

對於本該處於玩樂天性的一個孩子來說,無疑是最枯燥最厭倦也是最殘忍的事情,

小皇帝厭學情緒與日俱增。

對慈禧也是畏懼大於親情。

同治帝:被慈禧鉗制的悲劇人生,用慘烈的方式對抗,結果英年早逝

童年的同治帝過得既不幸福又不自由,小小年紀登上大寶,根本就不知道權力意味著什麼。

等成年之後,慢慢開始懂得權力的力量,以及自己作為帝王的職責的時候,

才發現晚了,所有的權力都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母親慈禧太后手裡。

慈禧為了牢牢掌控權利,甚至把同治帝的大婚拖延到了17歲。

要知道,同樣是少年天子,順治和康熙可是14、12歲就大婚了的。

同治帝在當時都算是大齡晚年青年了。

在人選上,同治帝第一次自己拿了主意。

慈禧看中活潑外向的富察氏,但是同治卻更喜歡端莊穩重的阿魯特氏皇后。

但是阿魯特氏皇后和慈安太后有親戚關係,這讓慈禧很不爽。

同治帝:被慈禧鉗制的悲劇人生,用慘烈的方式對抗,結果英年早逝

最終,同治帝還是頂著壓力,堅持立阿魯特氏為皇后。

嚐到翻身做主的甜頭,同治帝開始飄了,成天翻皇后的牌子冷落了富察氏。

他不知道的是,就連這一回,同治帝也只是表面做了主,

更悲慘的人生還在後頭等著他呢!

#FormatImgID_9#

同治帝:被慈禧鉗制的悲劇人生,用慘烈的方式對抗,結果英年早逝

慈禧雖然移交了大權,

暫時不垂簾聽政了,但是霸道的作風沒有改變,後宮還是得管著。

看著皇帝和皇后你儂我儂,她又開始插手了。

首先以“皇后年少,未禮節”不讓同治到皇后宮裡面去 ,建議同治帝多去富察氏宮中。

同治帝一開始不聽,照樣成天和皇后在一起。但慈禧是誰?論手段誰能鬥得過她?

於是她開始想各種辦法,把皇后支開,讓皇后陪自己去看戲,逛園子。

總之,就是讓同治帝見不到皇后。

同治帝:被慈禧鉗制的悲劇人生,用慘烈的方式對抗,結果英年早逝

光緒一看,這是逼我就範,就乾脆誰都不找,自己獨自住養心殿。

慈禧太后極強的控制慾導致同治帝相當的叛逆,也導致了二人關係越來越不融洽。

慈禧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霸道行徑,直接把兒子推向了一個無底的深淵,讓同治帝悲慘到了盡頭。

儘管已經大婚,同治帝但仍然被慈禧拿捏得死死的,慈禧雖然不再垂簾聽政了。

但是要求光緒帝在一些朝廷上的事情還是需得向自己彙報,由她自己做決定。

大事說了不算,自己的皇后想見一面都十分困難,

對未來不抱希望的同治帝,開始和他老爹咸豐一樣,放棄自我了。

恭親王奕訢長子載是同治帝的陪讀兼玩伴,他看出了同治帝心裡的壓抑和無奈。

於是,偷偷帶著同治帝溜出宮外消遣,一起出入煙花柳巷。

在宮外,沒有了約束,同治帝更加放飛自我,而慈禧呢?對此也是聽之任之。

只要不影響她掌權,別的都不重要。

#FormatImgID_12#

同治帝:被慈禧鉗制的悲劇人生,用慘烈的方式對抗,結果英年早逝

長期的尋歡作樂掏空了同治帝的身體,這位年輕的皇帝,很快就面色萎黃,油盡燈枯了。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同治皇帝駕崩於養心殿,年僅19歲。

正因為當年清朝風雨飄搖,宮廷關係錯綜複雜,因此,同治帝的死至今成謎。

官方的說法是:出天花。

但也有一些著述和筆記中,還提到不同的說法,到了後來更還載入了一些戲說演繹的成分。

有的說他死於天花,有的說是死於梅毒,有的說是死於疥瘡,總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同治帝:被慈禧鉗制的悲劇人生,用慘烈的方式對抗,結果英年早逝

在民間的野史中卻更傾向於花柳病,因為慈禧覺得這個病說出去太丟臉,就讓太醫宣稱是天花。

總之,只要還能夠儲存皇家顏面,還能重新把持朝政,慈禧已經無所謂兒子的生死了。

那麼來看看:同治帝病重期間,慈禧幹了什麼?

眼看同治帝是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已經病入膏肓,就把所有的王公大臣都召集起來。

宣佈說:皇上現在已經不能上朝了,我得重出江湖,垂簾聽政。

兒子病重到這個地步,她絲毫不關心兒子死活,也不關心皇位繼承問題,而是率先提出我要想繼續垂簾聽政。

可見,慈禧對權力的渴望遠遠超過了親情、人性、甚至江山社稷。

#FormatImgID_15#

同治帝:被慈禧鉗制的悲劇人生,用慘烈的方式對抗,結果英年早逝

同治帝只活了十九歲,這短暫的十九年在整個歷史長河中,確實是微不足道的。

可是對同治帝來說何其悲慘。

我們只能怒其不幸,哀其不爭。

同治帝十二年之後,慈禧撤簾歸政,同治帝大權獨攬,完全有能力乾綱獨斷。

可惜他缺乏一個帝王應有的魄力和殺伐決斷。

不懂得如何培養自己的勢力,在面對慈禧的阻力時,他想重新修繕圓明園。

想透過和慈禧搬家來掌控權利。

可惜,那時的大清朝國庫空虛,根本無法實現這一願望。

同治帝:被慈禧鉗制的悲劇人生,用慘烈的方式對抗,結果英年早逝

重整旗鼓失敗的同治帝就開始成天流連忘返於煙花巷柳,最終英年早逝。

這是他自己的錯,抵賴不得。

結果成全了貪權的慈禧太后,使她對權力的追求與日俱增,再次朝綱獨攬。

這不能不能說是同治帝的無能。

慈禧的強勢掌控加上同治帝的不爭氣書寫了他自己的悲情人生。

這就是同治帝,一個讓人搖頭的 嘆息的君王。

同治帝:被慈禧鉗制的悲劇人生,用慘烈的方式對抗,結果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