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勇:在位27天的海昏侯劉賀,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撰文 | 肖赫曦

漢武帝之孫劉賀為何只當了27天皇帝?在被廢黜之後為何又被冊封為海昏侯?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辛德勇認為,要真正把握劉賀跌宕起伏的命運,必須要從歷史的大處著手,從歷史發展的脈絡著手,不能只將問題侷限在劉賀本人身上。這也是他在《海昏侯劉賀》一書中,對劉賀本人的著墨不多,而將大量篇幅用在梳理劉賀之外的歷史人物和歷史發展脈絡的原因。

8月4日,在建投書局,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辛德勇為我們講述了海昏侯劉賀和西漢中樞政權的背後故事。

辛德勇:在位27天的海昏侯劉賀,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海昏侯劉賀》,辛德勇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10月

漢武帝如何選擇繼位者

辛德勇認為,劉賀跌宕起伏背後的根本政治原因是,太子劉據對他的父親漢武帝施行巫蠱之術,並由此引發了未遂的政變,也就是著名的“巫蠱之禍”。所謂的巫蠱之術,也就是透過種種儀式,來詛咒對方儘快死去。

以巫蠱之術來詛咒自己的父親,顯然是一件極其不仁不義的事,很多研究者都認為,衛太子劉據沒有這麼做。但辛德勇對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因為所謂的道德仁義並不是絕對的。漢武帝在晚年時變得殘暴不仁,又獨攬大權,沒有人能制衡他。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只能盼著他早點死,只有他死了,人們才能好過一點。

太子劉據對漢武帝施行巫蠱,在事情暴露之後,劉據只得發兵反叛漢武帝,最後兵敗自殺。漢武帝由此對身邊所有人都產生了更加深重的懷疑,而且,在專制體制下,漢武帝作為一個集權者,對任何人都不可能充分信任。如衛太子劉據,即便已被立為太子,最後依然走上了反叛的道路,那麼其他的人更是可想而知了。

對於漢武帝而言,其他幾個兒子都不能讓他放心。漢武帝一心祈求長生不老,渴望能永遠當皇帝,一旦立了太子,就有了接班人,就意味著他可能把權力傳給接班人。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力越強的兒子,反而越不被漢武帝喜歡,因為能力越強,就越有資本向漢武帝的權力發起挑戰。在漢武帝的幾個成年兒子中,燕王旦能力過人,史書稱其“為人辯略”且多“招致遊士”,劉閎早逝,廣陵王劉胥“動作無法度”且行為“多過失”,漢武帝根本就瞧不起他。

辛德勇:在位27天的海昏侯劉賀,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海昏侯新論》,辛德勇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6月

只有昌邑王劉博,為人規規矩矩,也沒做什麼惹漢武帝不高興的事,是最有希望的人選。而且在衛太子兵敗自殺的七個月之後,他的舅舅李廣利和當朝丞相劉屈氂,已經準備向漢武帝舉薦,讓劉博來做太子了。

但劉博時運不濟,就在李廣利和劉屈氂準備舉薦、還沒有舉薦的時候,他們被人舉報“祝詛主上,有惡言”,而且“共禱詞,欲令昌邑王為帝”。這就是說,他們不僅用巫蠱之術來詛咒漢武帝早死,而且還擁戴新的主子。

本來,作為當朝丞相,劉屈氂舉薦太子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但一旦和巫蠱沾上關係,試圖動搖漢武帝的性命和權力,那就直接觸犯了漢武帝的大忌。因此,他們二人最後都沒有好下場:劉屈氂最後被處死,李廣利一看大事不妙,就領著兵投降匈奴了。原本最為希望成為太子的劉博,也由此失去了希望。

於是,在帝位的繼承上,只有漢武帝年幼的兒子劉弗陵,可以作為太子而不受漢武帝的猜忌。劉弗陵年紀尚幼,沒有能力,也沒有想法去用巫蠱之術來詛咒自己的父親。因此,漢武帝表現出想要立劉弗陵為太子的意象,“上心欲以為嗣,命大臣輔之”。

當然,漢武帝並沒有馬上將劉弗陵立為太子,因為“他幻想著自己能夠生命永存,帝位永在,不願意把可能的繼任者看作是實際的太子”。直到在去世前兩天,漢武帝可能感覺到死亡的迫近了,才不得不把劉弗陵立為太子。

由此,辛德勇總結道:“劉賀其人榮辱浮沉的經歷,都是基於這樣一個緣由;或者說,他的人生大戲,就是這樣拉開了帷幕。”

登上權力頂峰的霍光

劉弗陵被立為太子,進而登上皇位,這和劉賀的榮辱浮沉,又有何關係呢?這得從劉弗陵本身的特點說起。漢武帝去世時,劉弗陵只有八歲,如此年紀的小孩,連基本的人事尚且不通,更不用說治理一個國家了。

一般而言,年幼的皇帝,在面對實際的權力運作時,不是依靠母親,就是依靠當朝的大臣。如果要依靠母親的話,需要母親和母系的親屬在老皇帝去世前就有一定權力基礎,掌握著一定的權力資源。劉弗陵的母親趙婕妤出身寒微,而且漢武帝也沒有拔擢她的家人,令其可以有權力來作為奧援。

在談到這一點時,辛德勇指出,在褚少孫增補的《史記·外戚世家》中,漢武帝在確定劉弗陵繼位後,有意殺掉趙婕妤,以防“主少母壯”而導致女主專權。而後來在北魏時,當政者還發揮此說,以為“子貴母死”是漢家家規,兒子當了太子,就要把母親殺掉。今日,也有不少學者推衍此說,如北京大學的田餘慶教授,曾專門論述“子貴母死”的問題。

但辛德勇並不認為“子貴母死”這一制度真的存在,而具體到趙婕妤身上,據班固所撰的《漢書》,趙婕妤是因為犯了錯被譴責後,過於憂傷而死亡,並非被漢武帝所誅戮。

不過,雖然漢武帝沒有殺掉趙婕妤,但是他擔心劉弗陵年齡太小,會引起母后的家庭干預朝政,他沒有任用趙婕妤家裡的人入朝,可能也是因為這一原因。因此,在即將離開人世時,考慮到漢家江山的穩固傳承,漢武帝就不得不對劉弗陵登基之後的政治運作進行合理的安排,安排的辦法只能是選擇一些可靠的大臣,讓他們來輔佐劉弗陵。

在漢武帝可以考慮的人中,霍光是首選,但把權力都交給一個人,那無異於改朝換代。因此,漢武帝一共安排了五位顧命大臣來輔佐劉弗陵,另外四位分別是車千秋、金日磾、上官桀和桑弘羊。這五個顧命大臣又可分為內朝和外朝兩組,外朝有宰相車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以及太僕上官桀,內朝則是奉車都尉霍光和駙馬都尉金日磾。

其中,上官桀還身兼騎都尉,帶有近侍之臣的性質。而且,他還明確宣佈,要輔助霍光處理內朝事物。也就是說,上官桀實際上身兼內外兩朝。

辛德勇:在位27天的海昏侯劉賀,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霍光像

在這兩組臣僚之中,按照法定的地位,車千秋應是級別最高的官員,但霍光作為“領尚書事”,相當於皇帝的“秘書長”,而八歲的皇帝當然在政治上沒什麼主動權,因此霍光實際上成了皇帝的代言人。當然,霍光不能直接施行政令,政令需要經過外朝的車千秋和桑弘羊才能實際施行。但漢武帝最信任的臣僚還是霍光,為了保證霍光有足夠的權威和地位來主導朝政,漢武帝任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賦予霍光最高的統兵之權。

如此一來,這幾位臣僚之間就形成了相互制衡的關係,車千秋具有最高行政權力,霍光則有最高軍事權力。當然,為了防止霍光兵權太重,漢武帝又賜給上官桀左將軍的頭銜,賜給金日磾車騎將軍的頭銜,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兵權。

辛德勇指出,“這一顧命班底的設計,看似內外平衡,誰的權力都受到制約,難以獨斷專行,但問題的實質是西漢王朝和它所繼承的秦王朝一樣,其政治體制本身就是專制的。在這一實質性因素的主導下,不管是權臣的控制慾望,還是實際行政運作的需要,都必然要打破這一‘五臣共和’的局面,將全部權力集中到一位強臣手上。”

這一位強臣,就是漢武帝最為信任的霍光。霍光為了進一步掌控權力,採取了一系列的辦法,第一步就是試圖和上官桀、金日磾聯姻,這三個都有將軍頭銜的人結成了一個政治利益同盟。當然,雖然結成了同盟,也不意味著盟友就可以由你擺佈了,彼此之間依然有著博弈關係,三人之間也並非完全齊心。這時候,對於霍光來說,一件相當幸運的事發生了,金日磾去世了。

上官桀的情況,則不怎麼順利。一開始,霍光和上官桀二人合作無間,相當融洽,但兩個人都想獨攬朝政,結果發生了嚴重衝突,“上官桀後來設法活動,讓自己的孫女,也就是霍光的外孫女入宮,成為漢昭帝劉弗陵的皇后,於是轉而公開與霍光爭權,最終發展到聯合燕王旦和桑弘羊等,試圖發動政變。”

但是,這些試圖政變的人反而被霍光一網打盡,上官桀和桑弘羊的宗族全被誅滅。在這個時候,離五位顧命大臣受詔輔助劉弗陵,只過去了八年時間,但除了霍光本人之外,就只剩下車千秋一人。

一年多之後,霍光又找到了時機,將車千秋的女婿徐仁處以“棄市”的刑罰,也就是殺了之後,陳屍市場。這樣一來,車千秋的威信被大大削弱了。透過這樣的手段,霍光使得所謂的“丞相”,變成了“承命辦事”的吏員。

由此,霍光掃除了政治舞臺上所有的競爭對手,登上了權力的頂峰。

劉賀如何當上皇帝?

霍光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他好不容易才得以不受制約地操控漢昭帝劉弗陵之後,過了沒多久,劉弗陵就在22歲的年紀去世了。對於霍光來說,劉弗陵是個非常理想的皇帝,從他八歲繼位開始,就一直很馴服,聽從霍光的話。

他去世後,霍光不得不另行尋找新的傀儡皇帝,霍光最初找到的,就是劉賀。本來,因為劉弗陵沒有留下子嗣,所以新皇帝應該從他的兄弟中選,而廣陵王胥就是群臣最認可的選擇。但劉胥已經成年了,身邊有自己的勢力,也頗有主見,對於霍光來說沒那麼容易控制。所以,就像漢武帝捨棄燕王旦、廣陵王胥一樣,霍光出於對有能力、有勢力的皇子的排斥,沒有選擇廣陵王,而是選擇昌邑王二世劉賀。

辛德勇指出,根據相關的情況推斷,霍光選用劉賀,主要是基於這幾點考慮。“第一,劉賀是漢武帝的孫子,輩分比廣陵王劉胥低,更便於利用外孫女上官太后的名義來加以彈壓。第二,劉賀當年還不到二十歲,雖已成年,但政治經驗很淺,比較容易控制。第三,從《漢書》的記載來看,劉賀的神志不夠健全,被人稱之為‘清狂不惠’,所謂的‘清狂’,也就是‘白痴’的另一種說法”。

劉賀從進京路上開始,就做出了一系列奇奇怪怪的舉動,完全符合他“清狂”的名聲。本來,這些應該是霍光意料之中的事,但在劉賀登上皇位27天之後,霍光就以“行昏亂,危社稷”的罪狀,將其廢黜。在丞相出面上奏的罪狀裡,其實無非是一些不夠檢點的生活瑣事。這對於皇帝來說,算不上什麼。而且,當時霍光宣佈廢黜劉賀時,“群臣皆驚愕失色”,這都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霍光廢黜劉賀的背後,其實另有隱情。

根據漢書的記載,劉賀在當上皇帝之後,沒有做好傀儡皇帝的本分,而是真的開始發號施令,像模像樣地做起皇帝來了,“受璽以來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節詔諸官署徵發,凡千一百二十七事”,二十七天內就釋出了一千多條詔令。而且,除去尋常的政務之外,劉賀還開始著手調整宮廷禁衛的兵馬,這對於霍光來說是無法容忍的,因為宮廷禁衛直接關係到漢昭帝劉弗陵的皇后,這是霍光手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張牌。

於是,霍光先下手為強,把劉賀從昌邑國帶到長安城的兩百多名隨員幾乎全都殺了。被廢黜之後,劉賀被禁錮在昌邑國的故宮裡,與之前不同的是,這次是以平民的身份居住其內。

辛德勇:在位27天的海昏侯劉賀,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海昏侯墓

那劉賀後來為何又被封為海昏侯了呢?在發動政變廢黜劉賀之後,霍光選中了劉據的孫子劉詢。劉詢深知自己處境的危險,決不會像劉賀那樣魯莽行事,但又不會永遠接受霍光的擺佈。終於,登上帝位七年之後,他等來了時來運轉的一天——霍光去世了。

當然,即便霍光去世了,霍家人的勢力依然樹大根深,劉詢沒有立馬對霍家作出清算的舉動。直到後來,當霍家人做了一系列動作之後,漢宣帝劉詢才採取手段,把霍光宗族幾百人全部處死。

雖然統治日漸穩固,在對待廢帝劉賀上,漢宣帝劉詢還是很不放心,因為霍光廢黜劉賀,選中劉詢,本身是不正當的,無法獲得旁觀者的真心認可。在霍光去世五年之後,劉詢還特意指令張敞前去察看劉賀的動向,防止他東山再起。同時,為了進一步穩定局勢,籠絡人心,劉詢必須要更為妥善地處置劉賀。經過一番審慎的思考,漢宣帝在元康三年,下詔冊封劉賀為海昏侯,讓其移居豫章郡的彭蠡澤畔。

這既是一種善意的安撫,能夠籠絡人心,也表明了一個事實:隨著漢宣帝對朝政控制的穩固,已經不必再對劉賀有所顧忌,於是改變其變相囚禁的狀態,恢復正常生活。

劉賀就如此這般地經歷瞭如過山車一般的政治生涯。

撰文丨肖赫曦

編輯丨徐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