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詐楚,楚懷王不思變至死,劣幣驅逐良幣,這個世界會好嗎?

該變得變,還是堅持信念?

張儀出使楚國,對楚懷王說,秦楚兩國世代交好,而齊國不過是個外人,不若我們結盟,你與齊國斷交,我們共同討伐齊國;同時秦國會割六百里土地和至上的美女獻給楚懷王。楚懷王一聽非常動心,立即與齊國斷交。但斷交之後,張儀所說的禮品並未悉數奉上,反而不斷延緩上朝時間。

楚懷王心想,是我斷交的不夠徹底吧,於是,他這次乾脆派出了使者到齊國的都城進行國罵,這一罵不要緊,齊楚兩國徹底崩壞了。齊宣王立馬與秦國建了交。而此時,張儀恢復了上朝,且對楚懷王說,我有秦王賜封的六里封地,願將之獻給楚王。由是如此,楚懷王再怎麼樣也知道事情不對了。

他大怒之下,發兵征討秦國,無奈兩戰兩敗,還割了兩座城池給秦國。這下他知道大事不妙了。張儀此舉,是為一詐。而此後,在戰國的戰場上,楚懷王還有數次,始終不思變,最嚴重的一次,他被秦昭王以立盟約之由騙進武關,要求割地放人,而楚懷王最終死在了秦地。楚懷王不思變至此,戰國風氣之壞,由是而已。

張儀詐楚,楚懷王不思變至死,劣幣驅逐良幣,這個世界會好嗎?

楚懷王的不思變當然是他的個人選擇,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如果此時有一個選擇機會,或者背信棄義獲得成功,或者不思變如楚懷王直至死亡,你要怎麼選擇?我們該怎麼選擇?

要了解這一點,我們應該瞭解到,在戰國時代,競爭規則已經變成了非死存亡。那意思是,也許今天你一息尚存,但明天你就可能被兼併吞併。那麼,在這種利益涉及生死攸關的時候,該變,不得不變。逐利,禮崩,是因為此時已經不死就生,為了這個生死存亡的利益,只有無下限,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張儀詐楚,楚懷王不思變至死,劣幣驅逐良幣,這個世界會好嗎?

劣幣驅逐良幣,這個世界會好嗎?

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就是說,如果我們能用下限獲勝,那為什麼要用上限呢?資源是有限的,當所有人都用最低的成本去獲勝的時候,禮必崩樂必壞,沒壞的人,都像楚懷王,仙去了。

張儀詐楚,楚懷王不思變至死,劣幣驅逐良幣,這個世界會好嗎?

讓我來舉一個透徹的例子。搶座位。當你坐地鐵的時候,地鐵的座位是有限的,每班地鐵開的時間是有限的,要想趕上這班地鐵,勢必要有競爭。這個競爭就是競爭有限的上車資格。而這個車,就是歷史。今天只要有一個人不排隊,排隊的資源獲取方式必敗,對應著禮崩樂壞。而此時,獲取資源的方式就會變成弱肉強食。如果以這個為原則的話,只能這樣做,只有這樣做。那最後的勝出就是歷史的必然,歷史還會帶著這批人,走向下一個終點,直到再換一批乘客。所以其實好壞不由他們定義,他們只是特定歷史時期的歷史人物參與者而已。

但是有一個問題,這樣勝出的“劣幣”能確保歷史就這麼順遂地發展下去嗎?獲得了入場券,可以走好嗎?其實,跟走好沒關係,因為能夠勝出,本身就是最強王者了啊。說劣幣,是劣幣代表了勝出的那股力量,這個劣是相對於信義而言的。那歷史已經做出了能做出的最好選擇。但是,只有這樣才能勝利嗎?是的,這是這個時代的規則決定的。在牌桌上的我們,只有遵守而已。不能違背歷史限制和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