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建文帝壞了規矩,朱元璋的分封制其實具備積極意義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剛去世,明朝就爆發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內戰

——這就是歷史上上的靖難之役。說不大不小是因為,這場戰爭屬於朝廷和燕藩的區域性戰爭,規模不大。但這場戰爭的結果是明朝正統朝廷被推翻,明朝的帝王世系遭到了變遷,所以,這場戰爭也不能說規模太小。

如果不是建文帝壞了規矩,朱元璋的分封制其實具備積極意義

關於建文帝被推翻,後世詬病,認為如果不是朱元璋搞分封制,建文帝不至於倒臺。但個人認為,如果不是建文帝壞了規矩,那麼,朱元璋的分封制,其實具備一定的意義。

殘元隱患

雖然朱元璋的大軍攻克元大都以後,元朝對內地主體的統治基本上結束,但是不可否認,北元以及北元的後繼勢力(包括瓦剌、韃靼)依舊具備扣邊的能力。這對明朝皇帝來說,絕對是個隱患。

蒙古人準備二次入主中原,朱元璋該怎麼辦?朱元璋在世的時候,明朝或許能夠壓制北元,但是朱元璋可不敢保證自己過世後的情況。而且,朱元璋面臨兩難選擇:

如果給邊將一定的權力,讓其可以自主調配地方物資和民力,很可能導致唐朝節度使制度重現,到時候朝廷可能受影響;

如果不是建文帝壞了規矩,朱元璋的分封制其實具備積極意義

但如果不給邊將權力,學習兩宋模式?朱元璋十分清楚,那明朝肯定成兩宋第二。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朱元璋思前想後,決定設立藩王制度:那就是把他的幾個兒子封為藩王,由朱家人事實上來扮演節度使的角色。同時朱元璋還注意控制朝廷和藩王的勢力對比,保證了朝廷的強勢,同時也可以透過各個封國作為緩衝,抵禦蒙古人南下。

事實上,這還真是明朝當時局勢的最優解:既可以保證了割據大權不落入外人手裡,又能防止蒙古人直接威脅朝廷。

當然這個制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典型就體現在,對於藩王的降爵以及土地的回收及再次分封,沒有考慮周到

——要知道,當年西漢朝廷對於遠支藩王,就採取了降低爵位,以及回收土地的策略,而後進行重新分封。

建文帝的壞規矩

建文帝登基後,擔心藩王勢力太大,危害朝廷。於是建文朝廷剛開張,就不斷迫害藩王。最終,勢力並不強燕王朱棣深深知道橫豎都是一死,所以,索性起來造建文朝廷的反

——其實如果事情按照正常方向發展,建文朝廷不論是人力、物力、還是財政,都碾壓朱棣。但是在平定朱棣叛亂期間,建文帝昏招不斷,最終導致自己被推翻。

而朱棣篡位上臺後,開始改變明朝的分封制度,把坐鎮邊關的藩王,變成了浪費社會財富的閒散群體。最終,這部分無所事事的藩王,在明末,拖垮了明朝的財政。最終還得勞駕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兩位人民英雄,來進行

“殺豬運動”。

朱棣的無奈

朱棣叔侄等於事實上廢除了朱元璋的分封制度。但是,明朝需要面對的外患依舊存在。為此,朱棣只好遷都北京:這樣,朝廷可以第一時間調集邊塞各地的軍隊、民力和財富,防止蒙古各部南下。

如果不是建文帝壞了規矩,朱元璋的分封制其實具備積極意義

雖然天子守國門說起來很爽,但是,其實這種情況隱患巨大:比如明朝景泰帝在位時期,也先就一度包圍京城;明朝嘉靖帝在位時期,蒙古人再度包圍京城;到了崇禎時期,皇太極也曾兵臨京城

——而這些意味著,一旦京城防務有一絲一毫的閃失,明朝的朝廷就可能被外患連鍋端,導致靖康之變重演。

所以,比照朱棣的天子守國門,朱元璋的分封,反倒更積極和安全一些。其實,這也是朱棣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