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一生為國征戰,晚年流亡他國,真的是因為小人郭開的陷害嗎?

清梠凜凜,壯氣熊熊。各竭誠義,遞為雌雄。和璧聘返,澠池好通。負荊知懼,屈節推工。安邊定策,頗、牧之功。——司馬貞

前言

廉頗是戰國時期的名將,與李牧、王翦、白起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他的一生戰功赫赫,許多事蹟都被當作典故流傳了下來。

在漢朝文帝時期,面對著北方不斷前來進犯的匈奴,漢文帝劉恆仰天長嘆道:“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時為吾將,吾豈憂匈奴哉!”

不過廉頗雖然名震七國,一生為國征戰的他在生命的最後兩年卻不能在故土安享晚年,而是流亡他國鬱鬱而終,究其原因,許多人都認為是趙國的奸相郭開陷害導致的。究竟是不是如此呢?

廉頗一生為國征戰,晚年流亡他國,真的是因為小人郭開的陷害嗎?

為國征戰六十餘年

廉頗在趙惠文王時期就已嶄露頭角。

公元前284年,廉頗與名將樂毅同時擔任燕、趙之相,聯合秦、韓、魏,形成五國聯軍伐齊,大敗齊軍。

公元前283年,廉頗又帶領趙軍長驅深入齊境,攻取了陽晉,威震諸侯,班師回朝之後便官拜上卿。

關於廉頗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那就是負荊請罪。公元前283年,廉頗剛被拜為上卿,位高權重。此時藺相如也在趙國聲名大噪。藺相如先是用智謀完璧歸趙,取得了對秦國外交的勝利,後來在“澠池會見”中又立下大功,亦官拜上卿,地位卻在廉頗之上。

廉頗一生為國征戰,晚年流亡他國,真的是因為小人郭開的陷害嗎?

廉頗十分不忿,揚言道:“我是趙國將軍,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藺相如本來是個布衣平民,只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豈不是在羞辱我?等我遇見他,一定要羞辱他。”

藺相如知道後,不肯和他相會。每到上朝時,常常推說有病,不願和廉頗去爭位次的先後。外出之時,遠遠看到廉頗,也會掉轉車子迴避。

後來廉頗透過一位門客得知藺相如是一心為了趙國安寧,避免將相不和,十分羞愧,於是就脫去上衣,露出上身,揹著荊條,由賓客帶引,來到藺相如的門前請罪。廉頗說:“我是個粗野卑賤的人,想不到將軍您是如此的寬厚啊!”二人終於重歸於好,成為生死與共的好友。

廉頗一生為國征戰,晚年流亡他國,真的是因為小人郭開的陷害嗎?

廉頗驍勇善戰,不僅大敗齊軍,連魏軍和秦軍都吃過他的虧。

公元前275年,廉頗伐魏,攻陷防陵,築城而還,隨後又攻取了安陽。

公元前269年,秦昭襄王不滿趙惠文王違背盟約,出兵進攻趙地閼與。趙將趙奢率兵增援閼與,大破。不甘失敗的秦王又發兵攻幾,廉頗救幾,再破秦軍。

到了趙孝成王登基之時,趙國的名將樂毅和趙奢都已經去世了,廉頗成為了趙國軍中資歷最老的名將,公元前262年,長平之戰爆發,廉頗第一次在引以為傲的戰場上受挫了。

當時廉頗受命帶兵阻擊秦國大將王齕,受戰局影響,廉頗固壘堅守三年以挫敗秦軍速勝之謀,這引起了趙孝成王的不滿。

秦國看速勝不行,便使反間計,讓趙王相信秦國最擔心、最害怕的是用趙括替代廉頗。趙王求勝心切,終於中了反間計,認為廉頗怯戰,強行罷去廉頗軍職,任用趙括為將。

廉頗一生為國征戰,晚年流亡他國,真的是因為小人郭開的陷害嗎?

趙括只會紙上談兵,他代替了廉頗的職務後,完全改變了廉頗制定的戰略部署,撤換了許多軍官。而秦國也暗中用白起代替了王齕率兵攻趙,白起用計引趙括上鉤,大敗趙軍於長平,射殺了趙括,坑殺了趙軍四十餘萬人,使得趙國元氣大傷。

後來在邯鄲之戰中要不是有楚、魏兩國軍隊前來救援,趙國險些就此亡國。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丞相慄腹同趙國交好,慄腹回國後向燕王提議:“趙國的壯丁都死在了長平,遺孤還沒長大,可乘機進攻。”燕王於是出動了兩支軍隊,兩千輛戰車,命慄腹率軍進攻鄗城,卿秦率軍進攻代地。

趙孝成王派廉頗領兵反擊,在鄗城大敗燕軍,殺死慄腹,俘虜了卿秦、樂閒,之後又包圍了燕國都城,直到燕國割讓五座城請求講和,趙王才答應停戰。經此一戰,廉頗受封信平君,並擔任代理丞相。

廉頗一生為國征戰,晚年流亡他國,真的是因為小人郭開的陷害嗎?

自邯鄲圍解五年,而燕用慄腹之謀,曰“趙壯者盡於長平,其孤未壯”,舉兵擊趙。趙使廉頗將,擊,大破燕軍於鄗,殺慄腹,遂圍燕。燕割五城請和,乃聽之。趙以尉文封廉頗為信平君,為假相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這一場戰役,趙軍在名將廉頗的指揮下,利用了燕軍的輕敵和疲勞,同仇敵愾,對來犯之敵予以痛擊,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為小人所害,晚年流亡他國

公元前245年,趙孝成王去世,其子趙悼襄王即位,廉頗的名將之路也在這一年戛然而止。

廉頗一生為國征戰,晚年流亡他國,真的是因為小人郭開的陷害嗎?

當時廉頗正在奉命率軍攻打魏國的繁陽,趙悼襄王卻在即位之後解除了他的軍職,並派燕國的降將樂乘去接替兵權。

樂乘曾是廉頗的手下敗將,讓他來接替廉頗,使得廉頗倍感屈辱,他一怒之下,率領私屬軍隊攻打樂乘。樂乘被迫出走,廉頗在心灰意冷之下也離開趙國投奔了魏國。

趙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樂乘代廉頗。廉頗怒,攻樂乘,樂乘走。廉頗遂奔魏之大梁。——《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廉頗在魏國的都城大梁住了很久,魏王雖然收留了他,卻並不信任和重用他。後來趙國因為多次被秦軍圍困,趙悼襄王便起了重新啟用廉頗的心思,廉頗也想再次為故國征戰沙場。

廉頗一生為國征戰,晚年流亡他國,真的是因為小人郭開的陷害嗎?

趙悼襄王派遣了一位使者,帶著一副名貴的盔甲和四匹快馬前往魏都大梁看望廉頗。廉頗為了展示自己依然身強體健,特意一頓飯吃了一斗米,十斤肉,還親自披甲上馬,向使者表示自己老當益壯,還可上陣殺敵。

使者回到趙國後卻向趙悼襄王稟報道:“廉將軍雖然已經白髮蒼蒼,但飯量還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一頓飯的功夫就上了三趟廁所。”於是趙偃便認為廉頗年紀大了,不得用了,就沒有再啟用他。

趙以數困於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廉頗亦思複用於趙。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廉頗之仇郭開多與使者金,令毀之。趙使者既見廉頗,廉頗為之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還報王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王以為老,遂不召。——《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廉頗一生為國征戰,晚年流亡他國,真的是因為小人郭開的陷害嗎?

廉頗沒再得到為國征戰的機會,他在魏國不受重用,又被楚王接到了楚國,可是他一心思念趙國,再也沒有軍事方面的建樹,最後便在楚國鬱鬱而終了。

楚聞廉頗在魏,陰使人迎之。廉頗一為楚將,無功,曰:“我思用趙人。”廉頗卒死於壽春。——《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暮年悽楚究竟因何所致?

後人常認為廉頗會被趙悼襄王如此對待,是因為被奸臣郭開給陷害了。

郭開是趙悼襄王的伴讀兼發小,為人品行不端,瑕疵必報。他曾和廉頗有過節,在趙悼襄王即位後便迫不及待地進讒言鼓動趙王罷免廉頗。後來趙王想啟用廉頗時,郭開懼怕廉頗會再次得勢,又重金賄賂了使者,讓其暗示趙王廉頗已經年老不中用了。

廉頗一生為國征戰,晚年流亡他國,真的是因為小人郭開的陷害嗎?

但是筆者認為廉頗晚年會有此一劫,郭開只是一方面原因,更深層次的原因在廉頗自己身上。

首先,廉頗生性衝動,趙悼襄王一開始只是罷免廉頗的軍職,廉頗如果按耐住自己的脾氣回到邯鄲,未必不能重新謀劃,再不濟也能在故鄉安享晚年。但是他大怒之下直接帶兵反了,把自己的後路給斷了,流亡別國無法面見趙王,即使想要挽回也是千難萬難了,更何況還有小人在背後捅刀子。

其次,廉頗戰功顯赫,所以難免會居功自傲,由“將相和”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在趙惠文王時代,廉頗還年輕,對於君主亦十分恭敬,當時君臣關係十分融洽。趙孝文王時期,很明顯君王對於廉頗的信任就打了折扣,到了趙悼襄王即位時更是直接罷免了軍職。這是由於廉頗在年輕的君王面前難免居功自傲,偶爾可能還會倚老賣老一番,在上位者眼裡自然好感度就很低了。

廉頗一生為國征戰,晚年流亡他國,真的是因為小人郭開的陷害嗎?

其三,俗話說“寧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

據說在早年間的宮廷宴會上,郭開曾大力恭維廉頗,可是廉頗看不起郭開,竟當眾呵斥,讓郭開十分下不來臺。兩人因此結下了樑子。

郭開是沒什麼真才實學,但卻是趙悼襄王信任之人,廉頗此舉當然會引來小人的報復了。

馮夢龍曾說:“士大夫不幸而與此輩同官,遜而避之,不失為厚,何苦與之較而自取辱哉!”

這句話是說士大夫如果十分不幸地在官場上遇見了小人,那麼就應當對其避而遠之,何苦與小人較勁而降低了自身的格局呢?

廉頗一生為國征戰,晚年流亡他國,真的是因為小人郭開的陷害嗎?

漢朝的名臣汲黯對周陽由敬而遠之,唐朝的名將郭子儀對盧杞處處忍讓,都是這個道理。

結語

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有無數的風雲人物沉浮期間,每一個人的成功或失敗,有看似命中註定的,也有看似偶然發生所致的。究其根本原因,總是能在自己身上發現一些端倪。

廉頗的一生為趙國四代君主征戰沙場六十餘年,晚年卻只能流亡別國,鬱鬱而終,究其原因,實在是引人深思自省。

參考文獻:《史記》

歷史上的郭開,無才無德卻身居高位,為一己之私禍害趙國

《大秦賦》趙偃歷史上本可中興趙國,可惜做下兩件錯事,趙國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