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往事:校園民謠《青春》《歲月》《對鏡梳妝》不再,別了 沈慶

“週末去你的家鄉樂山感受下,一是你的家鄉,二是受《巨流河》的影響想去看看,有什麼推薦的嗎?”

樂山往事:校園民謠《青春》《歲月》《對鏡梳妝》不再,別了 沈慶

幾年前在WePeople的群分享裡和沈慶問答,也讓我醞釀已久的樂山之行得以啟程。雖然好些年前曾經匆匆去過一次樂山大佛,但樂山到底長成什麼樣,我還是沒有留下一點印象。

“樂山的話,其實最主要是要去吃吧。我覺得你可以去試一下,牛華的黃氏麻辣燙啊,在樂山大佛下面,有一個新建的景區,叫嘉州長卷,裡頭有一家店,環境啊味道都很好。也可以試一下甜皮鴨,推薦你去新村買趙鴨子,還有很多很多好吃的。另外就像我的一個朋友王小山講的一樣,你可以到大佛的頭頂那一帶去看一下很壯觀的三江合流的樣子。”

樂山往事:校園民謠《青春》《歲月》《對鏡梳妝》不再,別了 沈慶

順著沈慶的問答和齊邦媛《巨流河》中的點滴,我在幾年前一個週末的下午來到了樂山:

人民南路的趙鴨子甜皮鴨,海塘廣場的缽缽雞,張公橋街的蹺腳牛肉,我一直吃到傍晚才依依不捨打道回府;

下午的大渡河畔,我坐在河水中喝著清茶,看著三江匯流處的大佛迴歸平靜;傍晚的樂山師範學院,我跑跑停停,不經意之間跑到了山頂找到“國立武漢大學西遷”的紀念碑,又在一個教室裡看到“距離考研還有X天”的字樣和很多年輕人奮戰的身影;

晚上的大渡河邊,沫若廣場上放起了露天電影,勇士們則跳進河裡順流而下,為納涼的人們增添了一道風景;

……

不遠處的大佛就這樣靜靜地看著周圍的一切,而我則在不同的角度凝望著大佛,也許我是在尋找著什麼。

樂山往事:校園民謠《青春》《歲月》《對鏡梳妝》不再,別了 沈慶

樂山往事:校園民謠《青春》《歲月》《對鏡梳妝》不再,別了 沈慶

二十多年前,我經常會端著飯碗,在《新聞聯播》前守在電視機前看四川臺的《音樂漫步》,沈慶的《歲月》就那樣聽了一遍又一遍:

戴紅領巾穿白襯衫的少年,穿連衣裙留兩個小辮翩翩起舞的小女孩,那樣的畫面和旋律一直留在心底很多年;

“藍藍的天,在紅紅的豔陽上面,曾經的笑臉,到如今還不曾改變”,直到今天還朗朗上口。

樂山往事:校園民謠《青春》《歲月》《對鏡梳妝》不再,別了 沈慶

“活出態度,不被左右”,偶然又和老同學小米聯絡上,才在她們所做的人物影片中又接觸到了沈慶。“不被左右,一個拒絕流行的民謠老炮”,20多年後,這樣的標籤放在了一個當年對於校園民謠舉足輕重的人物身上。 Youth have no age ,提到沈慶,繞不開的總是《青春》那首他20多年前大學畢業前夕去實習的長途車上寫下的歌,而他6月的中國農大演唱會上,主題也是“詩與歌的青春”。

樂山往事:校園民謠《青春》《歲月》《對鏡梳妝》不再,別了 沈慶

“後來我去想為什麼會有這樣一首歌曲產生,其實你每天在一個道路上去看見的窗外的恆定的風景,你每天都在那個地方走,其實它既有行進感,也有那種枯燥的感覺。所以《青春》的整個的旋律,它並不是特別展開的,特別張揚的,它實際上就是一段主歌。如果一定要說有副歌的話,只是中間一個小的過門的哼唱而已。不過,可能是運氣。我覺得有時候創作不僅是靈感的問題,還有運氣的問題,就是這樣的一種,在搖擺的公交車上寫出來的歌,恰恰可能符合了在我們很多人的成長年代裡頭的那種淡淡的東西,心靈深處的一些東西啊,碰一下它會癢,不碰呢它就會忘。”

對話裡的沈慶,提到《青春》時這樣說。海明威說人生最大的遺憾,是一個人無法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感受, 沈慶少了這樣的遺憾,也把青春變成了一種態度。而更多的我們,則一邊感慨“美好的過往總是在痛失之後才美得驚心動魄”,一邊期望著“如果我是神,我希望把青春安排在生命的最後”。

樂山往事:校園民謠《青春》《歲月》《對鏡梳妝》不再,別了 沈慶

“那是一直走在的路上,那是日升月落的尋常,那些糾纏心中的牽掛,無法 無法回答”,跑在樂山師範學院,跑在大渡河和岷江邊,那老掉了牙的憂傷會徘徊心間,而我在樂山的大佛之城尋找那片寧靜。

我在大渡河邊撿了三塊頑石,在夜晚的“小屋裡”書店找到了大佛明信片,背面偶遇了一段文字,“石頭的硬度,猶如我對你的信心,堅定不移”,我記住了這樣的堅定。

樂山往事:校園民謠《青春》《歲月》《對鏡梳妝》不再,別了 沈慶

有人說沈慶總是特別著急的去想在歌裡結束他的一段時光,我不這麼看,我只是覺得我們從歌聲裡出發,在歲月變遷中一次次體會這人生無常,然後少了遺憾多了圓滿!

昨夜,驚聞沈慶在北京的交通事故中猝然離世,悲痛不已!

“開始是我們相遇,後來是我們分離,天空都一樣美麗”,記住這樣的無常,沈慶,一路走好!

樂山往事:校園民謠《青春》《歲月》《對鏡梳妝》不再,別了 沈慶

樂山往事:校園民謠《青春》《歲月》《對鏡梳妝》不再,別了 沈慶